雪儿 丁酉鸡年正月
吉祥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的核心是辟邪祈福。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生肖为鸡。在十二生肖中,鸡与地支酉相配,顺居第十位。因“鸡”是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所以在民俗评论生肖时,更给酉鸡冠以“十全十美”之美誉,它能位居第十,确有其大“吉”之处。“酉鸡有吉”,万事如意。
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味蕾感受食物的味道,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幸福感。鸡肉作为万千美食中的一员,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热炒、烧烤、煎炸、炖汤、凉拌等多种烹饪方式,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人们对鸡肉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比如:东南亚椰香咖喱鸡、法国红酒烩鸡、墨西哥的鸡肉卷、意大利黑胡椒烤鸡腿、马来西亚沙爹鸡肉串、巴西鸡汤饭、美国蔬菜鸡肉派、叙利亚坚果鸡饭、俄罗斯基辅鸡卷……
鸡,天生鲜美,独自撑起一道菜那是小意思,来一桌全鸡宴也毫不怯场。纵观我中华全国各地,无论饮食习惯相差多大,都能用鸡做出自己的招牌菜。更神奇的是,各地口味一旦与鸡结合,就变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甚至能在不同菜系之间通行无阻。比如,宫保鸡丁诞生于四川,却成了北京餐馆里最常见的家常菜;三杯鸡来自江西,成了台湾菜的代表。据说有称霸全国的九只鸡,有图为证,你都吃过吗?可我觉得中华鸡霸远远不止这九只啊!比如还有河南道口烧鸡、湘西土匪鸡、重庆辣子鸡、广东盐焗鸡、海南文昌鸡……
今雪儿跟您聊聊北京的鸡,据说北京有最销魂的“八大名鸡”,那都是餐馆的噱头。华都鸡、正大鸡、百栗园油鸡,那都是生鲜的。我们只来聊聊快餐鸡。
不多日前,路过1987年开业的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前门餐厅,发了个朋友圈,引来了小伙伴们满满的回忆。第一次光顾前门肯德基是哪年?第一次吃肯德基是什么味道?对于生活在北京的60后、70后、80后,都有很多关于肯德基的美好回忆。
肯德基1987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落脚北京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从此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那时候,肯德基供应的食品虽然只有原味鸡、鸡汁土豆泥、菜丝沙拉和小面包,但那时这座三层小楼气氛却火热到爆棚,门口总是排着很长的队,那会儿还卖燕京听啤呢!最有趣的是,每个礼拜天在这儿都举办婚礼。在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举办婚礼,这大概是全世界都没听过的。不过那个时候能到肯德基办婚礼,在北京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儿。后来我也去排过很多次队,还请出差来北京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品尝过很多次。
当年第一家店开业和排队的景象(图片来自网络)
店门口那个笑容可掬的美国老爷爷,哈兰·山德士上校,他的一生是典型的美国传奇,他创立的炸鸡事业让中国人知道了肯塔基州,他用一只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世界。肯德基一直以炸鸡、菜丝沙拉、土豆泥作为当家品种,但老美为迎合中国人的口味相继推出了倍受中国人民欢迎的肯德基“辣鸡翅”、“鸡腿堡”、“芙蓉鲜蔬汤”、“老北京鸡肉卷”(老北京吃鸡肉卷吗?)等品种。与传统中餐“人治”不同的是,肯德基讲“法治”,把烹饪配方、制作过程和服务方式全部程序化、规范化,如今京城大街小巷已是肯德基遍布。现在的前门店还在餐厅内设立了“品牌文化墙”以纪念这些年品牌的成长历程,店门口还放置了一对北京传统风格的石狮子,俨然已经融入北京,成为前门大街一处最特殊的宅子,用博大的胸怀欢迎天下宾客光临。
现在的前门店门口
“过去吃肯德基,得骑着自行车去,在店里排长队;然后上大学了,电话叫宅急送送到宿舍,和室友分享;现在工作了,直接用App点餐,送到单位,还可以享受各种优惠,打开餐盒还是热热的美食。”这是个80后小伙伴的美好记忆。
据说,“不断为中国消费者而改变”的肯德基现在以平均每年推出20多款新品的速度服务着中国消费者,在快餐业不断上演着“新品秀”,不断创新融入本土文化。这不,中国鸡年,落户中国30年的肯德基,嘿!前几天放了个大福利:恭贺新春烤全鸡大礼盒。我家90后后小妞儿是伴随着洋快餐长大的,这个福利怎能错过?一定要和家人分享。她在征得全家人的同意后,熟练的下载APP,选择时间、店址……问题来了,我家和妞儿外婆家都不是免费送餐范围……!自提喽!哈,我,按时到点,带着妞儿和他爹,开着美国车把肯德基“大鸡大栗”的“恭贺新春烤全鸡大礼盒”接回了家,这个大礼盒成了正月十五的家庭聚餐,老妈为美国鸡准备好了配菜:乾隆白菜、凤尾翘、鲜味翡翠丝。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的是鸡,聊的全是回忆……
肯德基打开了快餐业进入中国的一扇窗,后来相继落户中国的麦当劳、必胜客(都有鸡食品),也都是从排大队吃开始的,很多人都还记得麦当劳王府井口上那家店(第一家店)的排队盛况,长安商场店(第二家店)闭店的时候,很多长大的80后带爸妈来吃最后一餐。必胜客,虽然当时很贵,但是几个店都是要排很长的队才能吃上,记得我们在西单、展览馆、复兴商业城几个店都排过很长的队,还延续了好几年都这样排队。妞儿小时候,最喜欢麦当劳里的儿童娱乐场,收集麦当劳的随餐玩具,我一出差,肯德基、麦当劳就成了妞儿和他爹的餐厅。我十几年前频繁出差上海,开始我吃不惯那儿的甜食,最后到肯德基、麦当劳才算能吃顿饱饭。
肯德基也掀起了国人吃鸡快餐的热潮,当年在东四路口,有一家上海荣华鸡,有一家肯德基,那场双方的肉搏大战,绝对可以写进MBA教材,最后上海荣华鸡输的裤衩儿都不剩了。现在想想当年国内餐饮业“光脚不怕穿鞋的”的勇气还是非常令人佩服的!
但凡九十年代初期常去逛西单的人,都应该在甘石桥吃过香妃烤鸡,烤鸡又香又嫩,皮的滋味最好;火烧外酥里软,层次分明;小米儿粥熬得稠;泡菜酸甜适口儿。这么一套下来吃得舒服惬意,那时候才十多元钱,比肯德基好吃多了,营养丰富,油不大。
香妃烤鸡是中国人自己创新、研制的中式快餐品牌,规模最大的时候在北京有好多家店。香妃烤鸡以中式烹调中烤的技法和药食同源的民族饮食食俗为本,兼有西菜中做的调味之长,制成的烤鸡清香爽口,回味悠长。在制作工艺流程中,加入了适量具有滋补功效的虫草,且渗于肉内,所以香妃烤鸡有滋补养身、化浊祛腥的作用。据传,香妃就是容妃,乾隆三十八位妃子中唯一一位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妃子。容妃叫香妃来源于一种沙枣花,叫七里香。她随身携带香囊,这可能就是香味的来源。
1991年,正值洋快餐大举进军北京餐饮市场之时,香妃烤鸡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几乎被“洋鸡”占领的快餐市场,托起了北京中式快餐市场的一朵红云。那些年,我跟他经常逛着逛着就去吃香妃烤鸡了,百吃不厌。好像自打有了妞儿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吃过了。前几天跟朋友一打听,同龄人中也有好这口儿的,说还有,我在网上一查,真是,还在老地界儿。于是试着邀妞儿一起去吃,她同意了。
有些时候,我们寻觅美食,吃的不仅是味道,还有一份情怀。熟悉香妃烤鸡的人大抵已经暴露年龄啦,那时候香妃烤鸡盛行一时,如同现在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倒退回二十来年前,能吃上一份香喷喷的烤鸡,烙得酥香的烧饼,再配上清粥小菜,那简直是人间美味,别无他求。如今香妃烤鸡虽然还存在,店面已经少了很多,人气也大不如前,但是西单华威后身的这家店开了好多年,我们决定前往这家店。
下班以后约着妞儿在西单图书大厦会面,沿着西单横二条一直往北,挡住街边的各种零食的诱惑,在妞儿快失去信心的时候终于发现了隐蔽在一个烟酒厅后面的这家香妃烤鸡店。因为不是周末,也还没到晚饭点儿,这里人并不多,前面几个都是不看菜单就熟练点餐或打包,一看就是这里的常客,或者就是老街坊。我和妞儿都点了大套,赶上一鸡腿、一鸡翅,美美的吃起来。娘儿俩眼大肚子小,都没吃完(我中午没吃饭)。这个不大的店面,陆续人都坐满了,年龄看着偏大,还有带小孩的,面相装束和口音感觉都是本地人。菜品方面除了经典的烤鸡套餐又多了包子等主食和叉烧一类的熟食,还有很多凉菜。现在好吃的东西太多了,再吃烤鸡已没有当年那么强烈的感觉,但是依然不影响对它的感情。多少年了,鸡还是那个味道,烧饼不是那么酥香了,粥的品种多了,四个凉菜还是那么爽口,特别是那个泡菜,妞儿说:“买一份打包回家吃吧。”我问妞儿:“跟肯德基比,哪个好吃?”妞儿的回答是:“不可比!”
再来这里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再寻找和回味一下那时的幸福感,那是一代人的记忆。从打包袋上看,目前香妃烤鸡在北京仅有5家店,支持国产快餐,希望能像老字号一样发展壮大起来。
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一个确实答案。往时传统大节日先会吃鸡,随着时代不同,人们可以日日吃鸡,令鸡的价值变得很普通。人们吃鸡开始更注重各种新潮“款式”,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做法,近年流行怀旧的同时,我们也试试寻找逝去的童年鸡味道吧。
注:本文图片除注明外为作者手机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