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如诗如画壮美雁荡山(图)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的雁荡山山水奇秀,如诗如画,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2012年9月1日下午,“走进齐鲁 感受江浙”采风组从江苏同里古镇出发,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行程,于当晚冒雨抵达浙江雁荡山。雁荡山既是采风组在浙江省选定的唯一行程,还将作为重点景区,在此进行一次与中央台《文化之旅》节目的连线直播。

雁荡山石牌坊(摄影:冯赣勇)

    9月2日,记者一行开始了在雁荡山的采风之旅。在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经济发展处钱定海副处长的精心安排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叫何青飞的优秀导游担任讲解员。上午离开下榻的朝阳山庄,我们首先驱车前往雁荡山大龙湫风景区。途中,小何通过车载无线电向记者一行介绍起雁荡山的相关情况。

雁荡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雁荡山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相继荣获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地质公园”等一系列称号。

雁荡山晨雾景色(摄影:英增选)

    雁荡山,东濒浩浩乐清湾,北接莽莽括苍山,方圆450平方公里,分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景区内峡深谷幽,峰奇崖险,秀中有险峻,奇中有幽奥。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蟑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东南第一山”。

走进大龙湫景区(摄影:冯赣勇)

    雁荡山地势峥嵘,形态万千,景色丰富。峰、嶂、柱、墩、岩、洞等一应俱全、奇峰百二,怪石三十,名洞二八,门阙二十,以奇特的形态及巧妙的组合,构成了变幻无穷,气势逼人,妙趣横生的景色。并移步换形,昼夜相异,日景耐看,夜景销魂,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

雁荡山剪刀峰(摄影:冯赣勇)

    在前往景区的路上,望着车窗外绵延不断的山崖在晨雾的环绕中若隐若现,听着小何绘声绘色的介绍,犹如到了世外桃源一般。车子很快抵达了雁荡山著名的集峰、嶂、瀑、溪之大成,堪称雁荡山一绝的大龙湫风景区。

大龙湫瀑布(摄影:王立保)

    进入大龙湫景区沿锦溪缓行,先看剪刀峰,它位于大龙湫谷口,是雁荡山一景多变的典型之一。再往前走,便可观赏“雁荡山三绝”之一的大龙湫。大龙湫瀑布高197米,单级落差为全国之最。它从高高的悬崖飞流而下,似天外飞来的一条巨龙,腾空翻飞,时而轰然直捣潭底,时而婀娜旋舞。若遇暴雨过后,更是撼天动地。峡谷四周,是雁荡山所特有的巨嶂绝壁,人在谷底,闻瀑雷之声,观水之飞志,感由之高深,大自然的山水神韵尽在其中。

骏马图岩石景观(摄影:赵舒新)

    结束了大龙湫的观光,驱车顺着盘山路左转右转来到悬崖洞晓、景天湖风景区。这里也被称为方洞景区。主要景致有:皇榜岩,原名注金岩,又名黄岩、仙人榜。岩状壁削如纸,表色金黄,高丈余,阔十余丈,如张贴在那里的一张皇榜,故称皇榜岩。

从方洞景区俯瞰(摄影:英增选)

    在苍翠的群山中,忽见此景,令人耳目一新。沿栈道过去一点就是方洞,它原名黄岩洞,又称慧性洞;因洞形略呈方形,故改名方洞。洞内左侧有莲台峰、老寿星诸景;洞口顶上偏右有鸳鸯一景;仰望洞口,有岩如神鹏向外振翅欲飞。再过去有关刀洞、梅花洞、螺丝洞、花瓶洞、冲云洞、古洞、逃难洞和无名洞等景点。

仰望方洞空中吊桥(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步入景区就是依山而建的险峻的悬崖栈道,顺着石阶栈道向山上攀登,栈道的一侧是高高的山体岩壁,另一侧就是峭壁悬崖。岩壁上的“天根月窟”等摩崖石刻异常醒目。从方洞经栈道通至仰天湖,全长1100多米,其间奇岩、异洞、飞瀑遍布,与附近诸峰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山水画卷。景观大多处在海拔320至360米高程的嶂岩峭壁中,富有缥缈神奇的色彩。

方洞风景区(摄影:冯赣勇)

    行走在方洞栈道上眺望或俯瞰,奇形怪状的山峰、悬崖中的异洞及山下的农田、房舍等美丽的景致尽收眼底。蜿蜒曲折的方洞悬崖栈道一直由低向高延伸,经过方洞、倒侧孔雀、人面象身等景点来到东尧阀口,就是一座横跨于两山之间长达100多米,离地面高200米的空中索吊桥。

方洞栈桥(摄影:冯赣勇)

     就是这座空中吊桥,在前往大龙湫的途中,人们从山下向上远眺不乏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是望着高悬于两山之间的空中吊桥,多少有些恐惧的险峻之感。然而当你身临其境来到桥上,虽说不那么望而生畏,但没点胆量的人,走上去也未免心里有点打鼓。但当你走过长桥,又会像吃了天上的人参果那样感到一身畅快。

灵岩禅寺(摄影:王立保)

    据小何说,每逢节假日游客高峰时,这座桥的两头都有专人作为安全员值守,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上桥的人数是受到限制的。而眼前游人不多,只要没人在桥上故意搞恶作剧的摇晃,人在通行时既感到很刺激,好像多少还有一些有惊无险的感受。

小龙湫山涧溪流(摄影:英增选)

    当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雁荡山著名的灵岩景区。小何说:灵岩景区是雁荡山的三绝之一,被人视之为雁荡山的明庭。它不仅有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各种奇峰怪石、更有一种雁荡山少有的整体氛围和宗教肃穆。钟岩和鼓岩分列在灵岩人口的两边,格外醒目的“钟鼓齐鸣”四个大字,把游客导入了宗教氛围当中。沿溪听泉漫步前行,古木参天的林荫古道,巨嶂四合的双珠谷和仰天窝,拔地擎天的天柱峰,遮天蔽日的展旗峰,一一跃入人们的视野。

灵岩宝塔峰(摄影:冯赣勇)

    从两峰间走进去,门内却藏着一座千年古刹——灵岩寺。站在灵岩寺的塔台上环顾四周,右为双鸾峰、独秀峰,左有天窗洞、莲花峰,后为灿若云锦的屏霞嶂。人身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消。

空中采药表演(摄影:英增选)

   在灵岩景区,每天都有空中采药和灵岩飞渡的民间绝技表演。于是,在灵岩寺一侧山坡的茶社前,记者一行人在此边品茶,边观赏了令人为之惊叹的表演。只见一名身穿红衣的壮汉矫健的身姿,从高达260多米山上靠着两根绳子顺山向下而行,其间还在绝壁上游刃有余的做出各种惊险绝伦的动作。

采风组与采药人万成根(左四)合影留念

   接着,是一个在两山之间的长绳上表演的节目,这就是灵岩飞渡。只见在相距约256米的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顶拉起一根绳子,表演者的身体在绳子上不时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最后在即将到终点时,从天上散下了一簇簇花瓣,好似天女散花一般。据说,这两种表演脱胎于已有百年历史的高崖绝壁采米草药。

雁荡山断肠崖(摄影:赵舒新)

    当采药的壮汉下山后来到茶社,在这里观赏的游客们纷纷起身鼓掌,为他的精彩表演表示由衷的赞赏。小何介绍说他叫万成根,今年已经56岁了,每天都在这里表演。采风组的记者随即对万成根进行了采访,请他谈谈表演的感受。万成根非常朴实诚恳地说,虽然每表演一次都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爬上山很累,但是能给来雁荡山的游客们带来快乐,他感觉很值得。之后,采风组相继观光了龙鼻洞、小龙湫、玉女峰、卧龙谷等景点。灵岩的景致或古朴、或灵秀、或幽深。

灵岩合影(摄影:冯赣勇)

    傍晚前记者一行来到灵峰景区。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是雁荡山精华之地,方圆46平方公里,有大小景点161处。灵峰有着“灵峰日景美不胜收”、“灵峰夜景独一无二”的双重特点。可以说每位来雁荡山的游客,灵峰是必来之处。

灵峰景区门首(摄影:冯赣勇)

    白天进入景区后,东来的游客一抬头就能看到蒲溪西边那个叫做接客增的巨岩,它是雁荡山中形象逼真生动同时也具象征意味的似人景点。在接客增的旁边,还有石门潭,东石梁诸景也够玩味,特别是石门潭,面平如镜,深遂恬静。如果在滩中放筏逐波,或竹篙轻点,或放任飘荡,身心悠然,天旷地远。

灵峰双笋峰(摄影:冯赣勇)

    灵峰中心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畸穴称著。游客沿鸣玉溪信步前行,两旁峰峰石石高低参差,千姿百态如鬼斧神工,如汉墨丹青。其中合掌峰是灵峰景区的主题,也是雁荡山的代表,它如观音的巨手合掌,高入云天。在灵峰的周围,犀牛峰、金鸡峰、骆驼峰、五老峰、斗鸡峰、碧霄峰等奇峰自然组合在一起,不仅惟妙惟肖,而且与山涧碧水相映成趣,真使灵峰灵气万千。

灵峰果盒桥(摄影:赵舒新)

    灵峰除奇峰怪石外,还有很多古洞畸穴,雁荡山的石洞,完全不同于一般石灰岩溶洞,显得格外奇异空灵,且洞内大多建有庙宇、庵堂、道观,并留有历代的摩崖石刻,富有宗教气息和文化意韵。其中合掌峰内的观音洞,被称为雁荡山第一洞天,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依势建有九层阁楼,供奉观音,洞内洗心、漱玉、石釜三泉泉水均自洞顶洒入池内,甘芳而清冽,而且洞壁还有侧面观音、一指观音等形象极为逼真的景观,皆为造化所及。

雁荡山夜景(摄影:王立保)

    当夜幕来临,就可以观赏到雁荡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那就是灵峰夜景。奇特的是灵峰夜景并不是靠灯光打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天体夜色的自然光线衬托出景区山峰的剪影。当夜色徐徐降临,天色渐渐转暗时,神奇的灵峰夜景也随之凸显出来。

灵峰夜景(摄影:冯赣勇)

    灵峰夜景素以移步换形,一景多变,谐趣抒情,美妙如诗而称绝于世。白天的合掌峰、在夜色中朦朦胧胧,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在合掌峰前正面观之,看到的是一对高耸云天、披星戴月、相抱亲吻的恩爱夫妻。再往前走二十米,背夫妻峰仰首观望,则看到一只硕大无比的雄鹰,踞于夜幕峰巅。再往前转到夫妻峰脚下,举头观赏,刚才的夫妻峰顶上,已不见雄鹰,则成为一对曲线优美的乳房,挺秀在星光闪烁之中。只要你稍稍转动视线,夫妻峰又幻成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凝视星空仿佛在等待远方的情人。

三折瀑风景区(摄影:英增选)

    这就是灵峰夜景,它朦胧而不失逼真,冷艳又充满温情,夜景中还有牧童、婆婆、犀牛等形象生动的景观,并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神话,更使灵峰夜景蕴藏着无数的情趣。灵峰夜景,雁荡山是一块永远不倒的品牌。

雁荡山合影(摄影:何青飞)

    2012年9月3日中午,记者与时任温州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旅游行业管理处郑芝副处长在其办公室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文化之旅》节目,以《雁荡山的历史文化》为专题,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连线直播。直播中,郑芝女士不仅声音甜美,而且以她做过雁荡山散客导游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导游员的亲身经历及对雁荡山丰厚渊博的知识,将雁荡山的历史文化,绘声绘色地向香港的听众们娓娓道来,令在场的记者十分钦佩,直播节目也按计划顺利完成。至此,为期九天的“走进齐鲁 感受江浙”采风行也圆满结束。(图文:冯赣勇)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CNR赣勇

CNR赣勇

擅长 旅游 文章的撰写

男,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记者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