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并不伟大!!!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18年04月06日
一.霍金简述
霍金的过世了:
斯蒂芬·威廉·霍金(以下简称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葬礼将于3月31日在剑桥大学的大圣玛丽教堂举行。他的骨灰则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被安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又译西敏寺)内,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
他在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霍金早年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医生原本判断他只剩几年寿命,他却活得远比医生预估的时间久。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01】(海外网 张霓)
霍金的思想集萃:
霍金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时光机、时间缝隙、回到过去、飞去未来。
霍金对于未来生存的认知表现为:四度空间、外星人论、星际移民;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成果和一些科学命题,霍金还敢于挑战任何学术权威,并且针对哲学课题在学术层面与其他学者进行对赌。具体的打赌话题表现为:
1,能否发现希格斯玻色子;2,黑洞是否存在;3,裸奇点的存在;
当然,在针对宇宙空间的理论研究中,霍金提出了高维空间、宇宙理论以及地球灭亡这三大刺激性话题;
霍金的主要著作列表:
时间 名称 出版社
1973年 《时空的大尺度结构》(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1988年 《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年 《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1年 《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5年 《时间简史》《普及版》(及插图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5年 《上帝创造整数》(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2007年 (与女儿Lucy合作的少儿读物)《乔治的神秘宇宙钥匙》(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乔治的宇宙寻宝之旅》(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乔治与大爆炸》(George and the Big Bang) 《George and the Unbreakable Code》
2010年 《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
2013年 《我的简史》(My brief history)
《时间简史续编》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时空本性》
《未来的魅力》
《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
现实的问题是:
霍金一生充满了传奇,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研究宇宙、未来以及黑洞,并且著述,从而激发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但真是这样吗?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职位。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02】金陵晚报 传奇走了!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2018年03月14日 13:05
既然霍金那么厉害。为何他没能得到诺贝尔奖?
这也事实上回答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事实上作为霍金而言,其理论研究更多的处于设想以及猜测或假设的状态,并且在目前无法得到验证。或许要在若干年后才能得到验证,或许将永远得不到验证。
二.认知简述
理论探索的境界:
首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自然而然进入必然王国。
作为理论的探索在初级层面只是知道其现象,更进一步的话就是知道其变化的规律,再进一步的话就是知道问题的核心原因所在。也就是本质层面知道之后,才能达到必然的境界。
其次:论述的要求,大道至简;
在论述方面,基于对事物的认知境界。一般而言,能够化繁就简。用最简单的语汇将深奥和复杂的理论以最明了的象征语汇进行解释。从而让宏大的道理接下地气,由此针对现实和未来进行逻辑性以及常识性的解释。
最后:如何论述?
论述首先要求议论的话题具有学术性、科学性以及知识性;其次,论述的核心在于把握问题所在。也就是说什么是问题?什么不是问题?最后,当然,作为论述应该是以描述性质描述事理?还是程序性质展开抑或论证性质解析?最终就是要将问题揭示出来!!!
霍金理论的境界:
在认知的世界中,认知的规律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向着未知的世界不断的探索。这种探索既有着成功,也有着不成功,更有着悬而未决的持续状态。
作为认知的结果就是可以得到验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重大成果,需要经过其他学者的检验才能定论,也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形成学术上的共识状态,不然永远只是个人的见识。
在探索的初级阶段,可以提供各种假设。而各种假设在今后的探索历程中可能被论证,可能永远无解,当然也有可能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从霍金的目前理论境界来看,他的学术成就更多地体现为假设和猜想境况。
因此,在读者以及学术圈的感知,普遍的对其学术感到晦涩难懂。这也制约了其在社会层面形成常识的可能。
显然,作为霍金而言,无法将其理论用简明、通透以及象征性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其理论成果。这事实上也说明霍金的很多思想、理论在有效的传播上无法做到清晰明了的简单易懂,事实上也证明了其在论述时自身也遇到很多自己无法明晰和透彻问题。因此缺乏逻辑性。其现象就是晦涩难懂。做不到大道至简的传播原则。
三.霍金现象解释:
残疾引发的关注:
那么霍金为何又被人类广为推崇?
比起霍金的科学造诣,更令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他的病症了!
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渐冻症),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唯一能动的只有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所以,他感动人类的更是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霍金就是话题之王:
霍金更多的是在不断的制造话题。并且针对这些话题不断地与各个科学层面的专家进行争论和打赌,由此引发世人关注!!!
也就是说,霍金生来就是一个话题,连他躺在轮椅上,通过梦呓般的语音传递出的思想都是话题。因此在社会上不断的制造出关注的注意力,类似现在网红一样。只是网红们无法针对宇宙、黑洞、铉理论等等这些领域制造出不等的悬念。。。
对于未知的好奇心:
霍金知道的所有话题都在击穿了人类的认知底线,使得人类在其面前显得一无是处。因此作为常人甘愿承认无知,甘愿接受他的话题,而非接受他的知识。即作为常人而言有着不懂装懂或者试图装懂的心结。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工作和闲暇时间中会寻找有趣的话题进行无拘无束的闲聊。其实质在内心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在交流的同时又显现着时尚意识。但是在行为上实质就是附庸风雅。而且,因为霍金所有涉足的领域目前又是无解,因此在他的面前没有感到自己的无知。而是无尙光荣!!!
因为大家都很无知,无意中将不同层次的人打回到知识的起跑线上。
将霍金当作偶像或神一样的对待。在偶像或神的面前无知没有错!!!
结语:
霍金在学术上勇于探索其精神可嘉。换作常人的话没有人如此敬仰或崇拜他。但恰恰因为他是残疾人,人们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许多缺失。由此更多的寄畅着自己的怜悯情节。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认为霍金在学术上并不伟大!!!当然这要得罪很多人。但是在人格的精神上,霍金确实非常伟大!!!
因此,作为我们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自然而然的由衷敬仰霍金!!!
最次重复一下。霍金并不伟大!!!
伟大的是人类勇往无前的探索精神!!!
摘录:
【01】海外网 张霓
【02】金陵晚报 传奇走了!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2018年03月14日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