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所在,又结缘了太极拳明师之后,就要开始学习太极拳了。但是在具体讲述我对于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一些建议和方法之前,我还想跟大家再分析明确一个现象:太极拳还是太极操?
这个现象在如今的太极拳圈里经常会被提起,不要说在公园里的老人家们打的拳,就是很多年轻的,拜师习练了多年太极拳的习练者,常会被一些信奉太极拳真功夫的武者笑讽称他们的拳为“太极操”,这个现象常惹得很多太极拳学习者不明所以,甚至因此受困扰而失去继续学拳求进的兴趣和信心。
以我近几年来对于太极拳的认知和感悟,我认为太极拳也好,太极操也罢,只要是结合正确的拳理,正确的练习方法而用心坚持练习的,都是太极拳,所谓拳和操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用于实战。但是请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结合正确的拳理,运用正确的方法”并且用心坚持习练的拳。事实上,现在很多被取笑为“太极操”的所谓太极拳根本连“太极”两个字都称不上,因为这些人练的拳不符合太极拳的基本原理,说这些人的拳是“太极操”是对太极二字的亵渎!这些不是太极的“操”,不在我分享交流的范围内。
太极拳的实战技击的掌握需要大量单一的、重复的、枯燥的身体练习,再结合擒拿格斗的技巧,经过很多次的实战演练才有可能。在现代和平的社会,太极拳的实战技击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意义,成为专业武者的追求和一种尚武精神的象征,而太极拳特有的“静、松、柔”的特征,以及蕴含的阴阳哲学思想和经络气血医理的内涵有益于人的身心双修而成为养生方式的热门。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太极拳既是自古就有的功夫拳,也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可以身心俱养的养生拳,而这是很多传统外家武术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在我看来,没有太极拳和太极操之分。事实上,也正因为太极拳技击和养生双重效用的特点,我一直觉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这样的主管机构,应该做点事情,比如对太极拳归纳分类,在太极拳总的纲目下,按照不同效用分别定义为“太极养生拳架”,“太极功夫拳”,“太极竞赛拳架”,修订不同的习练和检验方法,武术段位制也应该根据不同定义的太极拳而有不同的评定标准,这样至少可以让用心苦练追求功夫的武者们和只求太极养生的爱好者们各安其求,各得其所。说到这,似乎有点跑题了,但是我还是考虑下来借“如何入门太极拳”的话题稍微多说几句,虽然我人微言轻,尚在太极拳求进的路上,我还是愿以我所知所悟希望初学者们未来不要受旁人嘲讽的困扰,坚持用正确的拳理和方法习拳来实现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我也殷切希望在如今渐显混乱的太极拳文化产业里,能够有更多有识又有能之士挺身而出为传统太极功夫拳正名,让太极养生拳架和竞赛拳架规范和良性发展。
回到“如何入门太极拳”的主题,如我上面所述,如果初学者能够理解我所说的太极拳可以分为功夫拳、养生架和竞赛架,那么我说起来就可以相对清晰简单了。因为大多数朋友是为了养生而来,所以在之后篇章里我所讲的一些入门方法和建议也主要基于养生拳架而言,暂时不涉及太极真功夫和实战的话题。
今天第二篇的分享先写到这,我想经过第一第二篇的分享,应该可以让有兴趣入门太极拳的朋友从概念上对于太极拳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大家将来开始练“明白拳” 是有助益的。
其实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如果大家能够借鉴我未来篇章分享的太极拳入门习练方法,并保持一颗持续求真又专注求进的心,那么无论是为了太极养生的目的,还是为了追求太极功夫的目的,经过岁月勤练的沉淀,大家会发现,功夫会随着是养生的追求附加上身,而养生也会是真功夫追求的必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