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汝窯

中國宋代文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國宋代造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國宋代汝,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誰可比擬宋代蘇軾辛棄疾的詞句?誰可比擬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誰可比擬沈括的《夢溪筆談》?又誰可比擬蘇、黃、米、蔡的書法呢?在中國古陶瓷的歷史上,哪朝哪代與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相比美?天下名窯,汝窯為魁。又有哪朝哪代的任何窯口包括歷來的官窯禦窯可與宋代汝窯相提並論呢?宋代文化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高峰期。宋代造瓷是中國造瓷的黃金時代,宋代汝是窯人類造瓷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宋代汝窯何以成為諸窯之呢?

中國宋代汝窯,因產于宋代首都東京汴梁的京城附近汝州而得名。汝窯,即汝官窯,其窯址在今天中國河南寶豐縣清涼寺村,宋代寶豐清涼寺歸汝州管轄。以地而命名,故名汝窯。1987年經著名考古學家趙青雲科學考證,並經中外古陶瓷專家學者的一致確認,通過新華社、人民日報向全世界宣佈:宋代汝窯窯址終於找到了,長達多少年的尋夢被實現,珍藏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宋代汝窯器皿終於知道了自己的故鄉,就是今天的中國河南寶豐縣清涼寺村—神聖的汝窯窯址!於是,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中國宋代汝收窯藏者與愛好者、崇拜者,絡繹不絕的來到這裏朝聖!尋找汝窯碎瓷片,用99.99%黃金鑲到其四周,佩於胸前褶褶生輝,昂首闊步走在紐約的華爾街,洛杉磯的星光大道,巴黎的凱旋門四周,漫步於倫敦的白金漢宮,柏林的萊茵河畔……。雨過天晴,天青萬里晴空、汝窯瓷片的滋潤與光澤,輝煌燦爛奪目,勝過人間的鑽石、老坑翠、和闐玉、紅寶、藍寶,為這個繽紛的世界留下難忘的場景……。

中國宋代汝窯以盛產青瓷聞名於世。其胎為香灰胎,胎骨堅實緻密,土質細膩,造型典雅古樸,中規中矩。其釉色潤澤,瑪瑙為釉,寥若星辰。汝窯以釉色取勝,其色卵白、天青、豆青、蝦青,往往微帶淡黃色,還有蔥綠、天藍,尤以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亦有“雨過天晴雲破處”之美譽。其釉汁瑩厚,有如堆脂,視若碧玉,扣聲如磬,釉汁中沙眼(棕眼)顯露了蟹爪紋、魚子紋、芝麻花。汝窯多為滿釉支釘托燒器物,器皿底部留有芝麻狀的支釘痕跡,汝窯也有用墊餅進行墊燒的,如觀音瓶,比較大一點的器皿,其墊餅燒窯工具、三支釘與五支釘的燒窯工具,已經被汝窯考證者多次考古發掘現場的實物確切證實。只有天青釉水仙盆例外,是六個支釘,滿釉支釘托燒。據考證汝窯發掘者的考古報告中確認,汝窯不僅僅是全素面,也有刻花天藍釉者—如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已列入國寶,陳列於博物院,鎮院之寶。更為奇妙的是,考證者考證出土的兩件比較完整的汝窯天青釉盤口折肩瓶,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傳世汝窯紙槌瓶更是完全相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兩件紙槌瓶,因盤口早已殘缺,沒有辦法恢復原狀,只有將頸的缺口處鑲邊,呈小圓口,細長頸、折肩、直壁平底滿釉支釘托燒,故稱“紙槌瓶”。在寶豐清涼寺汝窯所發掘出的盤口折肩瓶,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紙槌瓶的原來面貌提供了確鑿的標本。數以萬計的各種類各色澤的汝官窯瓷片堆積如山,各類支燒、墊燒的窯具及試燒片、樣樣俱全,窯爐15座、作坊2座、大型澄濾池2個、大陶甕10個、大口缸4個、釉料坑1個、灰坑22個、水井1眼,瓷片琳琅滿目、堆積如山……歷史塵埃終於拂去,當年場景再現!現場發掘的窯爐、作坊、澄濾池、釉料坑、水井、灰坑等全套設施、確切證明寶豐清涼寺是宋代汝官窯窯址。發掘出土的窯址遺物豐富全面、製作技法多樣、燒造工藝除滿釉裹足支釘托燒外,也有墊餅燒造的燒制方法,從而開拓了人們對汝官窯器皿的全面認識。據發掘出土的“元豐通寶”銅錢幣,確定了汝官窯的燒造年代上限不會早于宋神宗〈西元10781085〉年間,其燒造年代應在北宋晚期,與已故的陳萬里先生“從宋哲宗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至宋徽宗崇寧五年(西元1106年)約20年間在汝州設窯燒造御用汝瓷”的推斷是一致的。


宋代汝窯燒造的過程極其講究,燒造工藝有嚴格的規範。汝窯使用火照及火照插座(即試燒片):火照一般為不規則的長方形、圓形或三角形,中間有孔,施釉後插入火照插座內,便於在燒制過程中隨時挑出來予以觀察。火照插座為長方形,上有兩排整齊的插孔,這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很少見到,為人們研究火照的用法及其放置的方法,提供了實物依據。也充分說明,宋汝窯御用品燒制過程中,工藝控制極其嚴格,火照是隨時檢驗火候溫度以及釉的成色所不可缺少的一種檢驗工具。

宋汝窯從選料、配方、胎體成型、施釉燒制、皆有嚴格的要求。從寶豐清涼寺汝窯附近發現的瑪瑙礦及其從發掘出土的實物標本檢驗結果證明,古文獻中關於“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的記載是確切的。同時在發掘現場也發現了不少素燒片,足以證明汝窯為二次複燒所燒成。其成型也主要採用手拉坯、少數耳把、握手、乳狀足、或貼花則採用模印、雕塑之手法。根據窯爐的結構特徵,汝窯的燒制則採用還原焰燒成,也足以證明汝窯在鐵的還原焰的燒造工藝的運用在青瓷釉方面已趨於完善,在中國青瓷發展史上乃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汝窯的裝燒一般採用一匣一器,匣與匣迭放要用耐火泥條加以密封,以防串煙。特別在燒制過程中用火照隨時檢驗,是保證成品率的重要手段。由於汝窯還原氣氛要求嚴格,難度較高,儘管採取各種嚴格措施,以保成品率有理想的效果,但從發掘現場瓷片與殘器的堆積如山,可以窺見汝瓷的燒成是很艱難的!尤其是為宋宮廷燒制的御用品“唯供禦揀退,方可出賣,近尤難得。”按照宋殿堂的審美標準,把汝瓷視為皇宮殿堂裏的藝術瑰寶,從器物造型上要求典雅古樸、工藝精湛、中規中矩,從釉色上則為“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並富有玉色,似玉非玉而勝玉,在釉料中不惜成本,不惜任何代價,摻入瑪瑙為釉,因而出現特殊色澤與光彩,釉層滋潤蘊瑩,器表出現梨皮、蟹爪、芝麻花的絢麗效果。由於汝瓷香灰胎,加上瑪瑙為釉,釉內自然而然形成稀疏的氣泡,並伴隨著瑪瑙的結晶體的亮亮閃爍的光點,呈寥若星辰之奇觀。更令人心中讚歎的是:釉內佈滿神秘的紅斑,若隱若現,時亮時隱……若在陽光下折射,對準焦距,則奇跡出現:有如旭日出海……或呈夕陽晚霞……猶如春光大地……仿佛彩虹懸掛……乃天地鬼斧神工也!人間諸窯口豈有哉?

多少年來,人們心中思考一個困惑:汝窯窯址在寶豐清涼寺確鑿無疑,但宋廷何以要把汝窯建於此地?寶豐清涼寺汝窯窯址,位於中國河南寶豐縣城西20公里的大營鎮清涼寺村一帶,窯址北去汝州25公里。據《宋史》汝州條(中華書局版,2117)載:“汝州,輔臨汝郡,陸海軍節度,本防裕州,政和四年,賜軍額。……縣五:梁(後改為臨汝)、襄城、葉、魯山、寶豐。”按《太平環宇記》及《寶豐縣誌》的記載有宋時“慶臨汝入龍興〈寶豐〉”條目,證明宋代臨汝縣已不存在,故“臨汝南鄉”應是州之南,即寶豐、魯山等地之窯群。據《宋史》及《寶豐縣誌》記載,當時這裏置青嶺鎮,設巡檢司(在今寶豐大營鎮,距清涼寺3華里)專管坑冶。因青嶺界盛產瑪瑙,寶貨興發。蒙朝廷賜名興寶鎮、宣和二年〈西元1120〉改名寶豐。這些典籍足以證明宋廷對這裏坑冶技術發展非常重視。這是汝窑燒窯的前提。

汝窯窯址清涼寺附近盛產瓷土、釉藥、地下煤礦資源豐富、山上森林茂密,附近又有瑪瑙礦,且水源充足,已在此地多年燒制青瓷,且青瓷的品種多樣、製作技藝嫺熟、工藝精湛、品質上乘、不但自然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已經形成了青瓷的製造基地,其規模是當時其他各地窯口不可比的。至今當地還有:“清涼寺到店,一天進萬貫”的口碑流傳,當地人包括燒瓷的工匠製作者,以燒瓷謀生效益可觀。正是由於這些優勢,清涼寺原有窯口燒制的青瓷不僅僅廣銷各地,倍受青睞,更引起宋廷皇宮的高度重視。汝瓷是有麝自來香,不用大風揚!正如宋人葉寊在《坦齋筆衡》所記載的:“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另據陸遊《老雪庵筆記》載:“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陸遊南宋人,他說的“故都時”、是指陸遊見聞所及的北宋晚期。

多少年來人們心中還殘存著一個傳統的偏見:只承認海內外大博物館收藏的宋代汝窯器皿、而無視在中國大地之內與世界各地收藏家對宋汝窯器皿的珍藏,說什麼全世界只有74件。而事實果真是這樣嗎?20022月中國江蘇廣播電視總台(衛視)播放了長達90分鐘的《汝官窯瓷》專題,在此專題中持寶人所持的宋汝窯天青釉荷口碗(即蓮花碗),其天青釉竟然比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荷口碗(即蓮花碗)的釉色還要純正潤澤、蘊潤含蓄。所持宋汝窯天青釉裹足筆洗典雅古樸、精緻精巧,其瑪瑙釉寥若星辰。2006418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視臺新聞向全世界播送:“在今年北京春季的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宋汝窯瓷器觀音瓶以一億六千萬人民幣的成交價創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價的最高紀錄,這件宋代汝窯天青釉觀音瓶釉色發出寶石般的光亮、據專家介紹是釉內瑪瑙所致,其燒制方法為墊餅墊燒”。王留現收藏有宋汝窯天青釉筆洗兩件,其釉色古樸滋潤,絕不低於任何大博物館收藏的汝窯器皿!假如王留現沒有把那兩件天青釉筆洗出示于在西安召開的1987年中國古陶瓷研究會的年會,那以後的歷史不知道怎麼寫成!難道王留現收藏的這兩件宋代汝窯天青釉筆洗就不是汝窯器皿嗎?難道王留現不是民間收藏的大家嗎?在汝窯窯址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附近有一個蠻子營,考古發掘窖藏就有宋汝窯器皿幾十件之多,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人對這批窖藏的宋汝窯器皿持懷疑態度。不言而喻,蠻子營窖藏出土的宋汝窯器皿並沒有完全收回,自然而然的流入民間收藏者的囊中,因為在24年前的中國上海南京、西安重慶、北京天津、等地的民間收藏品市場上,像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出現一個又一個的宋汝窯器皿……。  記得在十多年前筆者參加宋代汝窯國際學術研討會期間,英國大衛德基金會、大不列顛博物館、東方陶瓷部主任柯玫瑰撰文:英國一收藏家在倫敦購買了刻有“壽成殿”銘文的宋汝窯天青釉盞托,經柯玫瑰鑒定此天青釉盞托為宋汝窯珍品,尤其是底部有“壽成殿”的銘文,更是稀有珍貴,在當今世界實為罕見,故柯玫瑰撰文專寫此事。筆者憑多年收藏鑒定宋汝窯之閱歷仔細察看,盞托釉色滋潤深沉、造型典雅、精緻精巧、香灰胎自然可見,釉色發出灰天青的深沉,認為這件天青釉盞托是宋汝窯珍品無疑。 無獨有偶,僑居泰國的古陶瓷收藏家也向我講述了在巴黎他買下了一個宋汝窯天青釉三足荷花筆洗的經過……。世界廣漠漠,但世界有奇緣,只是看你識別宋汝窯器皿的眼力魄力學力能力與洞察力罷了。十多年前筆者在加利福尼亞的三藩市亦獲得一件宋汝窯天青釉水仙盆,其形狀為橢圓形,底部與口沿微微露出香灰胎,其釉層滋潤、開片密佈、其光澤蘊潤如玉,在正午的陽光照耀下可看見時隱時現的閃爍的神秘的紅斑……。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歷史發展的滄海桑田,其中充滿了更迭與變化,舊時代的一座座巍峨的宮殿為廢墟,留下殘垣斷壁……。  宮殿尚且不能自保,宮中也不能自保,哪有宮中之品“傳承有序”的謬論?哪有“民間不可能得到的”奇談怪論?民間與民眾不但是歷史的主人,也是收藏珍品的真正主人。宮中歷經浩劫,金人製造靖康之難,元人製造南宋被侵,元大都多次被毀。明人建故宮。清軍入宮後,多次大火、多次自盜、多次被盜、多次流失、以至溥儀竟然在出宮時攜車輛載珍品出宮……。珍品多為宮中所毀。如汝窯器皿底部被亂刻成詩。從民間流入宮中的珍品再度被流入民間。宮中人不可以宮中自居,更不可以宮中人身份色厲內荏的去妄作鑒定自欺欺人!

靖康之難、汴京陷落、徽欽二帝被掠,山河破碎,舉國悲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金人是遊牧民族,只知南下而牧馬,根本不懂得宋代的文化與文明,更不懂宋汝窯的審美理念與審美情趣。據著名考古學家陳夢家考證:靖康之難,汴京宮中重器(包括宋汝窯器皿、宋汴京官窯器皿、宋鈞窯器皿)被金人裝載2300車,半數解上京,半數就地充賞中下級軍官及士兵。汴京開封人至今還流傳有金人用宋汝窯器皿換鹵牛羊肉、大口大口囊食的醜態……。流傳於民間以至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的宋汝窯器皿又何止百件?總有一天讓這些流落在世間的稀世珍罕的宋廷遺珍一個又一個地榮歸故里,回到自己的祖國,回到河南寶豐清涼寺宋汝窯窯址籌建中的中國宋代汝窯博物院!

讓我們以前人對宋代汝窯的鑒定與評價作為本文的結束吧。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有記述:“宋時汝瓷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佳,土脈滋潤,薄也甚難得。”明天啟年間出版的《博物要覽》稱:“汝窯色卵白,汁水瑩厚如堆脂,汁中沙眼,隱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細小紮釘。”張應文著的《清密藏》說:“汝窯較官窯質尤滋潤。”郭葆昌著《瓷器概論》中記述:“汝窯建于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在今河南臨汝縣,創立之人為蕭服。”又說:“汝窯質淺黃,細而堅,有天青、深青、蔚藍、卵青、粉青等色。”故宮博物院於1936年在倫敦參加國際展覽,並出版有圖錄紀念畫冊,在瓷器部分載有權伯華編著的《古瓷考略》中記述:“汝窯胎骨有薄厚之分,釉色近於雨過天晴,而釉質中不免有沙眼,有銅骨,無紋及魚子紋兩種,唯真宗所用禦瓷最佳,其器底有“景德年制”四字,此項禦瓷,在宋瓷中頗罕見也。”

宋汝窯的器皿造型有:碗、盤、洗、碟、尊、瓶、盞托、奩、爐、等。尊有三犧尊、奉華尊、觀音尊(或叫觀音瓶)、弦紋尊。奩有弦紋奩、中型弦紋奩、小型弦紋奩。筆洗有圓形洗、三足洗、裹足洗、深腹洗、橢圓洗、三足荷花洗、鴨蛋洗、敞口洗、淺腹洗、葵口洗、海棠洗。盤有敞口盤、斂口盤、平口盤。碗有:羅漢碗、蓮花式碗、蓮花深腹碗。水仙盆有海棠式水仙盆、橢圓型水仙盆。瓶有“紙槌瓶(實際為盤口折肩瓶)、小口細頸瓶、素面觀音瓶、盤口瓶、刻花鵝頸瓶。盞托。盞托底盤。器蓋。不同的造型,配以不同的釉色,更彰顯宋代汝窯的千古魅力。

眾地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潛心思考,終於理解了國學大師、考證大師、史學大師、陳寅先生:“華夏民族文化,歷時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的精闢論斷。宋代文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宋代汝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注〈1〉、趙青雲:《清涼寺汝窯的發掘報告》,1987年《文物》中國國家文物總局主辦。中國文物出版社出版。

     《汝窯的新發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出版

趙青雲, 1987年考證宋汝窯窯址在中國河南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

趙青雲,國際國內公認的宋汝窯權威專家。

         11-16-2011写于加州。(dedongren@hotmail.com

作者簡介:任德東教授,字靜俠,號昆侖,筆名寒江、伊人、山河、一侯。祖籍江蘇徐州,書香世家,客金陵、姑蘇,後客京都,定居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愛國華僑。著名學者,教授邏輯學、經院哲學、思辯哲學,著述頗豐,研究宋代文化、宋代造瓷,多次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收藏名家中华鉴定名家及中华书法名家。 书寒江体,别具一格。dedongren@hotmail.com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8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寒江

寒江

擅长 其它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