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上文)
(3)、保持乐观的情绪
情绪经常处于愉快状态,可以使脑部的血管也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得到良好的保养。情绪低落、性情暴躁或抑郁、心胸狭窄可引起神经内脏功能紊乱,失去对机体的血流量调节,同时使神经细胞的微细结构受到损伤,促进脑细胞的死亡,并使有益于健康的一些激素、酶类分泌减少,使整修机体的功能降低,抗病力减弱,还可导致消化系统不佳等。
(4)、适时用脑
一个人在最佳时间用脑,效率会大大提高,否则事倍功半。所谓最佳用脑时间是指人的精力充沛,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间。
就一天而言,记忆最佳时间曲线有几个高潮点。
第一个高潮点是清晨6时至7时。此时大脑已在睡眠中完成了前一天所输入信息的整理编码工作,由于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所以记忆清晰、条理性强。
第二个高潮点是上午8时至10时。经过几个小时的活动,脑的兴奋度大大提高,精力上升到旺盛期。此时思维敏捷,处理识记材料效率高,记忆量大。
第三个高潮点是晚上8~10时左右。这时基本不再向大脑输入新信息,因而不存在“倒摄抑制”的影响,此时脑思维活动的纵深性增加,加之在后继的睡眠中仍会无意识地进行信息整理编码工作,因而有利于材料的网络化、系统化及对信息材料做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利于对材料的保持和提取。
就各人而言,由于各人的“生物钟”不是完全一致的,医学上有"神鸟型” 和”貓头鹰型” 之区别。前者清晨时分是最佳用脑时间; 后者夜晚时分是最佳用脑时间,所以人们的最佳用脑时间也不完全相同。应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节律选择在最佳时间用脑,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 (5)、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用脑
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劳逸结合可有效调节流经大脑的血量,改善脑营养代谢,促进脑能源物质的合成,消除脑疲劳。
劳逸结合的主要方式有:学习与文体活动交替;学习与睡眠相互调节;学习方式和内容方面的变换;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济,等等。
2.在用脑方面,除了勤用脑之外,还要早用脑和强化右脑。
(1)、早用脑
早期增加对脑的刺激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测定:假定一个17岁的人智商为100,相比而言,如果到7岁开发,智力只能开发20%;从4岁开发,能达到50%;而智力更大潜能的挖掘却应在3岁之前。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早用脑会损伤脑,其实,小儿出生时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水平,虽然脑重仅390克,但两岁时便增加到一千克以上,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2%,6岁达到成人脑重的94%。
这说明小儿在出生时脑的发育已为接受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生理基础和可能,只要教育方法和内容适当,家长不必担心早用脑会使孩子脑受伤。
(2)、强化右脑
传统的教育方法偏重于阅读、书写、逻辑、运算等,这些活动多由左脑半球支配,因而左脑不断被强化,右脑半球却相对被闲置而处于弱势。右脑半球侧重于空间关系、艺术、情感等,并支配左侧肢体的运动。因此,为了活化右脑,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
专家建议:应加强左肢体的运动,重视艺术教育和情感教育。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对左右脑功能的全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家长对习惯左侧肢体活动(左撇子)的孩子顺其自然、不必强迫改正;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艺术爱好予以热情关注和支持;对孩子的直觉创造不因其“怪异荒唐”而横加指责;对孩子的广泛兴趣爱好悉心爱护和引导。
.(全文完)
.
来源:网易网. 原作者: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