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诺斯艾利斯流行着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咖啡的历史就是阿根廷的历史”,
第二种是类似不到长城非好汉,叫做“不喝马黛茶就不算来到阿根廷”。
这让人不免疑惑,马黛茶或咖啡,究竟哪一样才是这个民族的最爱?其实马黛茶、咖啡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人的关系, 就像老婆、情人和丈夫的关系一样。
众所周知,咖啡完全是由欧洲殖民者在南美洲建立起的产业与习俗,它是完全 异乡的、混血的历史。
随着阿根廷90年代大规模的移民政策的实施,咖啡加速融入这个民族的血脉,它的醇香与功效征服了人们。你会看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咖啡馆星罗棋布,简直每隔几步就是一间。
一杯现磨的咖啡、两只松软的羊角面包、一份展开的早报,揭开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优雅而从容的一天。
而在这不计其数的咖啡馆中, 最有代表性、最有名、最能代表阿根廷咖啡文化的老店,就是这家大名鼎鼎的:托尔托尼咖啡馆。
开张于1858年,这是一家饱经风霜的老店,光看大门前挂得密密麻麻的荣誉铜牌就知道它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
它开创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学咖啡馆的先河,在上世纪的20年代是 上流社会、知识分子与艺术家讨论天下大事和文艺发展的聚集地。
店内的每个座位旁都会有金属牌子 显示这里曾经是哪位大师的专座,同时还保存着昔日谈笑风生模样的名人塑像,其中最有名的是探戈大师卡洛斯?加德尔、诗人路易斯?博尔赫斯及传奇女作家阿尔芬西娜?斯托帝。
曾经到过这里的贵客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钢琴大师阿图尔?鲁宾斯坦,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人。
毫不夸张地说,托尔托尼咖啡馆就像一位沉默的证人, 见证了阿根廷近代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也体现了这个曾经被殖民多年的南美国家所特有的“混血”文化。
“日落将我带到露宿的地方,我喝了许多马黛茶,很快就搭好过夜的床。 虽然风又冷又强,我却从未曾睡得如此舒适安稳”——达尔文《小猎犬号之旅》1836年
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又怎能错过阿根廷的国饮马黛茶,传统的阿根廷式饮茶,都是亲戚朋友共用一根吸管,他们将这点视为彼此亲密关系的证明,如果有人请你用他的吸管喝马黛茶,说明他已经将你视为真正的朋友。
马黛茶和咖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绝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马黛茶是偏向传统的、家庭式的,而咖啡引导的是偏向现代化和快节奏的生活,它背后蕴含的是更深层的文化交融与冲突……
来源:搜弧网 原作者:楚鹏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