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大阅兵

        阅兵式,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国家或军队进行的仪式。往往这样的阅兵仪式,都是为了庆祝某某节日或某某纪念日而举行的,很有喜感和节日的氛围。

       去年的九月,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和蔚为壮观的阅兵式,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相信会有许多的中国人会因为那一次耀武式的大阅兵而热血沸腾、津津乐道和回味无穷……

       不过,以个人之见,类似这样的阅兵式,更似一次我军炫耀先进武器的“肌肉”展,除了赋予之庆典与庆祝的内涵和内容的意义之外,更多的是一种集体的机械秀、独门高端的装备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我个人对中国1984年的那次国庆大阅兵的印象十分深刻,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电视直播“大阅兵”。算下来,在那次阅兵式之前的所有阅兵式,都是在我出生前的事情了。在这之后,好像中国在每隔五年、十年的“纪念日”里,都会有一次规模不小且劳民伤财的阅兵仪式的。此所谓之“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是国家领导者们的意思,与老百姓并没有太多的关系。

       其实,国力与军力的强大与否,跟秀不秀兵种与装备是无甚干系的,重要的是敢不敢于出拳与出击。在现实的国际形势中,我们身边的一些弱邦与强邻们,如菲国、越国和宿敌日本,还有那个总是要充当世界警察的美利坚,常常会对我国的主权、领土、领海和领空进行无端地挑衅,而我们却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只“敢”在记者招待会上发出一点毫无意义和威慑力的“警告”或“严重警告”而已。我们虽然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武力,却从不会也不敢用于对付那些以弱辱强的黄口小国,更不会用于回应那些根本不尊重你的大国沙文主义者。不仅如此,我们的外交部或军方的发言人,甚至包括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还多次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上发出了“决不轻言动武”的猫言猫语。这样的示弱讨好,会让哪一个故意欺负“贵国”的别国胆寒收敛呢?所以,如此以阅兵式来“秀秀”我们藏在衣服袖子里的“军肌”,并不会起到什么样的好效果。对于那些从来没有被中国真正威胁与打击过的邻邦们来说,中国的军备,就是一堆聋子的耳朵~摆设。

       在我小时候常常背诵过的“最高指示”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是怎样的豪情与霸气!想当初,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豪言壮语,曾让如美帝苏修这样的超级大国都会退让三分,那些黄口小儿国们,根本就不敢造次,确保了新中国的红色江山稳固了好几十年!如今,我们的政府总是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彰显我泱泱大国的“仁心与仁义”,难怪连一个全国人口不如我们一个市级城市人口多的比邻小国,都敢张牙舞爪地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呈强示威,还理直气壮、目中无人,岂不悲哉!

       其实,举行阅兵式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示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来凝聚国家军队的精神和力量。这样展现军武的结果,是要为战争以及战争胜利服务的。反之,要不要举行什么阅兵仪式也都罢了。

       历史上的前苏联,曾有过一次大阅兵的仪式,其意义与结果是与如今的阅兵式不能同日而语的。那是史上最悲壮的一次大阅兵,发生于历史上的明天:1941年11月07日。  

       这是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红场上举行过的一次“盛况”空前的大阅兵,被永记于史册。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苏德战争(也称为苏联卫国战争)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武装到牙齿的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机械化部队已经逼近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市郊,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即将在莫斯科的城外展开。

       当时,由于是德国法西斯单方面撕毁了与苏联互签的所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对苏联发起强大的攻势。前苏联政府和军民们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侵略战争毫无准备,只能仓促应战。德国的法西斯党首阿道夫.希特勒,对这头硕大无朋的“北极熊”苏联,一直都是虎视眈眈的,他认为只要吞并了这头“北极熊”,整个世界就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了。于是,他准备偷袭苏联的计划酝酿了很久,最终在1941年的时候,希特勒实施了他的“巴巴罗萨计划”(即闪电奔袭战)。当背信弃义的德国佬,用偷袭的卑劣手段打得苏联军队措手不及、晕头转向、落花流水、全线溃败时,德国人周密的闪电突袭计划似乎也取得了极佳的预期效果。他们在苏联的国土上如入无人之境,在广袤的俄罗斯土地上横冲直撞,不但击溃了貌似强大的苏军武装,似乎还击垮了苏联人的精神和斗志……

       在那一年刚刚入冬的十一月初,法西斯德国的装甲铁蹄将180多万的军队、1700多辆先进的坦克战车、1400架战机及14000门火炮推进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城外,他们距离莫斯科红场只有25公里之遥,可以说近在咫尺。在他们眼里,只要攻下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也就意味着苏联被彻底占领和击败了。

       正在此时,前苏联传统中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阅兵式的日子也临近了。与往年完全不同的是,城外的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城内的军民人心惶惶。在这个时候还要不要再举行传统的阅兵式问题,摆在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面前。很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搞大规模的阅兵式,是极不明智的。一旦被德国人抓住了机会进行空袭或炮击的话,那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然而,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和苏军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元帅认为,如果这个时候照常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式,将会大大提高苏联人民的斗志,激励着苏联军民同仇敌忾与纳粹德国的来犯之敌决一死战!于是,他们最终决定将在那一年的11月07日这一天,照常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据史料记载,朱可夫元帅为了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阅兵,特别从前线征调回来了两个空军师来保卫莫斯科红场。朱可夫元帅向斯大林统帅保证,在红场阅兵式的那天,决不会让任何一架德国的战机飞临红场的上空!而且,他真正做到了,这是一个战争中的奇迹。

       史上最悲壮的这次红场阅兵式,在苏联人民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这一天如期举行了。这一天,初冬的莫斯科下了一场沸沸扬扬的鹅毛大雪,白皑皑的大雪将红场装点得白色肃穆和无比庄严。斯大林在这里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他说:“我们将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所有入侵者统统消灭掉 ”。那一刻,莫斯科红场的上空,响起了惊天地泣鬼神、震耳欲聋的“乌拉”(俄语:万岁)呼声。与此同时,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名曲《神圣的战争》适时地奏起,一队队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苏联军队,随着这慷慨激昂的音乐声,迈着正步通过了莫斯科红场!他们向最高统帅行着注目礼,然后就直接开赴了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苏德战场(这恐怕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实弹”阅兵式,而且再也不会有了)。从这里接受检阅的所有苏军部队,直接奔赴了苏德战场。在这些优秀的俄罗斯战士中间,许多人再也没有活着回到过莫斯科红场,他们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莫斯科的郊外,永远留在了那个与德国侵略者殊死搏斗的晚上……

       有一首前苏联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将苏联首都莫斯科郊外的美景表现得寂静、美丽和令人神往!但是,在历史上今天的这个晚上的莫斯科郊外,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无数的苏联勇士为了祖国、为了正义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个晚上,一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惨烈……

       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是以牺牲两千五百万优秀的俄罗斯儿女生命为代价,才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的。在这两千多万牺牲在战场上的苏联战士中,许多人就是从这次红场大阅兵中,直接走上战场的,他们将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苏联卫国战争时的这次在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阅兵式,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成为了苏联红军的骄傲。以至于在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无数的人前来莫斯科红场,纪念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和这次悲壮的大阅兵。

       从前苏联留下来的部分影像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一次红场受阅的苏联红军部队里面,还有许多穿着各式各样的军装,手持杂牌武器的苏联军人和民兵战士,他们可以说是军容不整,甚至是有些邋遢的,完全不像是精心准备好的受阅服装和装备来参加最高统帅检阅的。但是,他们在莫斯科红场上接受国家最高统帅的检阅之后,视死如归地开赴了残酷的战争前线,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是历史上最可敬可佩的受阅部队和军人,没有之一。

       1941年11月07日的苏联红军受阅仪式,不是一次作秀式的阅兵,那时的莫斯科红场也绝非秀场。这样的大阅兵可谓是空前绝后,永载史册,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历史已成为了住事,11月07日苏联莫斯科红场大阅兵,是一个值得人们纪念的大阅兵式。然而,往事如烟,许许多多的往事已经成为了回忆,那场永载史册的大阅兵也只能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如今,莫斯科红场一如往昔,苏联却已解体多年。现在的莫斯科,已经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首都了,这里若再举行阅兵式,是要挂着俄罗斯三色国旗的,那上面是不会再有镰刀斧头图案的。

       向那次悲壮的受阅苏军部队致敬!向牺牲在苏德战场上的红军受阅战士们致敬!向历史致敬!无论时间将过去多少年,1941.11.07这个难忘的日子和这一次史上最悲壮的大阅兵式将永远被怀念和纪念……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96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