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一首著名的中国男高音抒情歌曲。在我的音乐学院大学时代,这首歌曲是在二年级时演唱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曲目之一。

迪里拜尔

       今天的博客,我特别选取了由中国著名旅芬(兰)抒情花腔女高音迪里拜尔老师演唱的视频,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迪里拜尔老师,是如何用她那被誉为“中国的夜莺”的空灵抒情花腔女高音的美妙歌喉,来演绎这一首经典的男高音中国抒情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

点击进入视频链接:教我如何不想她-迪里拜尔

       这首男高音的抒情歌曲,曾经被许多人主观地认为,是一首不折不扣的爱情歌曲(主要是因为在歌曲名字当中,有一个代表女性的汉文“她”字。不过,此“她”非彼“她”,原意并不是用来指女性的。这个中的原委,请容我在文章的后面,再仔细向大家道来),殊不知这是一首怀念友人、思念祖国的歌曲。

        特别提注一下,这首著名的中国抒情歌曲词作者是刘半农先生,原曲作者为赵元任先生。

刘半农

        在上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刘半农”先生,因不堪忍受当时国内的政治环境,在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的帮助之下,远赴英国留学。当时,在清贫拮据的异国他乡留学日子里,刘半农先生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祖国和国内的老朋友们。据说,刘半农先生是因为得知了一位国内的男性友人,被当局羁押迫害牺牲之后,才写下了这首小诗的。特别有意思的是,他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汉字里,并没有现在通用的,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称“她”这个汉字,是刘半农先生首创了这个汉字,并归入了中国的汉文字典,成为了现在广泛使用着的一个中国文字。从这一点上来说,在充分尊重女性的立场和汉语文字发展与使用,刘半农先生是功不可没的。不过,刘半农先生“发明”的这个“她”字,原意只是为了回避中方的文字审查,才效仿英文中“she”(她)和“he”(他)的西式人称区别,创造出这个中文的“她”字的。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赵元任先生,也是当时的一位留英中国学者,同时,赵元任先生还是一位汉语文字方面的语言学家。当年,赵元任先生在为刘半农先生诗词谱曲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词曲的搭配,以及中文平仄音的使用,还有歌词的对仗和押韵,并进行了微调,使这首歌曲更朗朗上口。因此,这首由刘半农先生作词、赵元任先生谱曲的抒情歌曲,可谓是珠联璧合,被迅速地流传开来,成为了广受欢迎的中文新体抒情歌曲。

刘半农

      刘半农先生所作的这首歌词,唯美抒情,饱含着复杂情愫的纠葛元素,让人动情。在“半农”先生的这首歌词里,诗人将“思念”的情怀,表现得非常有意境,显得烈烈浓浓、愁思满满。他还将那身边静谧的夜景,结合遥想出来的远方“幻境”,表现出一股“精致”的情感“颤抖”,使人倍受心灵间的酥麻折磨,直到荡心回肠的白描嘶嚎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她”衷情悲念的心绪,让人感伤不已。赵元任先生为半农先生诗词所配谱的曲调,同样是舒缓动听,情丝纠结缠绕,绵润幽艾,苦思悠长,真实的思念情感跃然端显,将半农先生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充分表现了出来,还用音乐手段附带了景上添花式的修饰加推,使歌词与音乐完美结合,像两条不同颜色的彩绸互相纠缠结绕,相得益彰,让人欲罢不能。

       另外,在刘半农先生的这首歌词当中,他使用了“天上”、“地下”,“微云”、“微风”,“枯树”、“野火”和“冷风”、“残霞”,以及“水底鱼儿慢游”时的景物语言描画,表达了他对故土、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动。

       这首中国近代的抒情歌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抒情歌曲类音乐的代表作品。尽管这只是一首音乐歌曲的“小作”,却经常在高雅的音乐殿堂中演唱。因此,“她”也受到中国观众以及世界各国观众们的喜爱,成为了一首中国声乐的名曲,还纳入了音乐学院的教材之中,是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曲目之一。

迪里拜尔

       前面说过,今天博客视频链接的歌曲演唱者,是中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老师。迪里拜尔老师,是一位中国的新疆姑娘,她天生就有一个非常动听的美妙歌喉。迪里拜尔老师,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的声乐老师,是中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老师沈湘、李晋伟教授夫妇。在沈湘、李晋伟教授夫妇的一生中,曾培养过众多的中国歌唱艺术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俩所教过的声乐学生,如关牧村、殷秀梅、陈志、范竞马、段小毅等等,都是中国顶尖级的歌唱家。其中,旅美华人著名男歌唱家段小毅先生,是我的声乐主课老师,是他一手将我带入了艺术的海洋之中,使我一辈子都在从事于艺术类的工作。记得是上世纪的1987年,段小毅老师曾带着我,去北京参加了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沈湘教授教学四十周年”音乐会。那一次的音乐会,沈湘教授几乎所有的声乐学生,都前来参加了。当然,迪里拜尔老师也参加了那一次的演出。记得当时,我还曾与迪里拜尔老师比试过身高(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小少年郎,但还是要也比拜尔老师还高一些的。记忆中,拜尔老师很矮小,但身材比例很协调,而且长相非常甜美,她当时还穿着一双超高跟的女鞋,大约有七公分),让我记忆犹新。很难想像,像拜尔老师那样矮小的身躯,究竟是如何爆发出她那样高昂动听和极富穿透力的美妙声音的!算起来,迪里拜尔老师是我的师姨,这可真的不是本人高攀,因为,中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是我“正宗”的师爷。不过,令人惋痛的是,沈湘教授在上世纪九零年代时,因心脏病发作医治无效,已经驾曲西去了。当时,我还特别代表在美国留学中的段小毅先生,给沈湘教授的夫人李晋伟先生发去了一首擅自“代拟”的唁电。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我得知沈湘教授去逝的消息之后,因无法及时与远在美国路易丝安娜州立大学音乐学院当中国访问学者的段小毅先生联系(当年的电信与网络极不发达,而且资费极贵),就自作主张代表段小毅先生拍了一封这样的唁电给李晋伟教授:“惊悉恩师仙逝,学生万分悲痛,万望师母节哀,保重身体!学生:段小毅,转自美国”。时间真快,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沈湘教授已经离世多年。不过,他当年教下的学生们,个个出类拔萃,都是中国学院派歌唱家中的翘楚。沈湘教授的这些学生,都喜欢用一首抒情歌曲来怀念这位恩师,就是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

迪里拜尔

       前面还说过,迪里拜尔老师被国内外的友人们,称为是“来自中国的夜莺”。现在,她是芬兰国家歌剧院里的终身成就歌唱家之一,同时兼任着中国音乐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声乐教授。

       巧合的是,迪里拜尔老师在此视频中的演出地点,是著名的“北京音乐厅”,那是在上世纪八零九零年代时,中国最著名的”严肃”(高雅艺术)音乐厅。这里,还是我大哥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郑小英

       为拜尔老师演唱指挥交响乐队的,是中国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她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队的女指挥家、中国硕果仅存的女指挥大师。在我小的时候,就非常崇拜这位中国的艺术大师、女指挥家,曾经有幸多次亲耳聆听她指挥的大型交响乐的现场演出实况。在当时所有中国的指挥家当中,我最喜爱的大师级指挥家只有三位:李德伦、严良堃和郑小瑛。如今,郑小瑛先生已经是八十八岁高龄了,但她仍活跃在她所热爱的舞台上,为广大的观众们演出。前几天,我还看见她在湖北武汉指挥一场交响乐的晚会,她除了头发早已全白之外,精神和精力还与从前一样充沛,她才思敏捷,艺术大家的范儿十足,在舞台上根本看不出,她已经是一位年近九旬的高龄老者!说来很很巧,在前几日郑小瑛先生指挥的那场音乐会当中,担任小提琴独奏《梁祝》的小提琴演奏家,正是我亲爱的表妹,借此博客的空间,向郑大师和表妹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年,郑小瑛先生和她所指挥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与迪里拜尔老师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也是值得朋友们欣赏和收藏的。

        题外话。今天还是西方的“日记”情人节,特别为朋友们献上这首动听悦耳的美声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祝天下的“情人们”都有好心情,快乐收割爱情的果实。

       在今天博客的结尾处,特别科普一下所谓的西方“日记情人节”(Diary Day)的意思。

       在西方国家里,每年的1月14日的这一天,陷入了爱河的情侣们,会互赠记录了一整年恋爱故事的恋爱“日记本”,以此象征两人还将携手走过未来的一年,并会因此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实质上,这个“情人节”,就是促进俩人感情升温升华的一个流程。

       据说,在这一天里,单身的“狗狗”们,也会把想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和对以后的计划,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在心中撒下爱的种子。以期能在将来的某一天里,把这本记录自己“爱情”的私语小“红”本本,送给心爱的那个人。不知道这样的“日记本”,有没有朋友收到过呢?

       个人还认为,爱恋与思念的情思寄托,更符合于这首中国的抒情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55 +1

评论列表 写一个评论

伏尔加的鱼
01-14
明日博客预告:《明朝那“点”事儿》。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