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黄霑,香港奇才音乐大师!-1-

.                                                                                                 

         黄霑,和他的表弟,还有李元鉴,年少时在一个学校读书。某天,黄霑表弟和某人有了一些摩擦,那人把黄霑的表弟狠揍一顿,黄霑得知表弟被打,非常生气,立刻去找那个混蛋讨说法要去帮自己的表弟出头。放学后操场见,得知原来打表弟的可是打遍校园无敌手的李元鉴。

         虽然大家都是小伙子,打架都是靠体力和反应而已,但黄霑心想,这次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了,硬着头皮还是得干吧。战况非常焦灼,最后黄霑沉着冷静奋力应战,而李元鉴气势凶猛,不停地大叫“哇奥!!”,“啊打~”,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击接近二十分钟后,黄霑被打败。 多年后,李元鉴认真学习了功夫,勇闯好莱坞,成为一代宗师和巨星,还改了名字,叫…李小龙。 黄霑吹了一辈子,“我可是跟李小龙干过架的人哦!!”                                                                 他的故事,从1941年开始,黄霑在广州出生,排行老六,8岁随父母迁居香港,从此他属于了香港。 黄霑本名黄湛森,年轻时参加业余歌手比赛,怕输了丢人,于是自己改了个名字参加比赛,霑其实是英文昵称JIM。                                                                                     

         他196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在天主教培圣中学教书,教学生学《圣经》。还记不记得《逃学威龙》里,那跟周星星讲耶稣的那个老师呢?不过,黄霑不喜欢做老师,两年后朋友介绍他去广告公司面试,面试官让他聊广告的优缺点,毫无广告经验的他,滔滔不绝,讲了1个小时,应聘成功。当时香港经济发展迅猛,他觉得自己虽然是平民,但是他看到了机遇,投身广告业。

        第一个发挥他才华地方的领域,就是广告业了。他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不仅把这个品牌打进香港市场,更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语。而且他不但只为商业广告提笔,而且还有不少公益性广告,如同家计会的广告歌:生女也好,生仔也好,两个已经够晒数。还有为旅行社所作的广告语:食得招积,住得舒适等,许多电视广告,或者路边海报上的标语,都是他所创作,多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家喻户晓。初出茅庐的黄霑把自己的粤语白话写进去,这样的妙处让他在广告业混得风生水起,成为首位获得广告界奥斯卡之称的“基奥奖”的香港人。                                                         能写广告词的人,那歌词呢? 最初的体验,是他为新电影《青春玫瑰》创作了三首歌曲,广受好评。从此江湖上有了“辉黄”组合。

       1976 年,黄霑为电视剧《明星》作词作曲,该曲后来不但成为了所有已故的艺人必用此曲作为挽歌祝福,也成为一首时代之歌, “当你见到天上星星,可会想起我……”。

        1979年,黄霑和顾嘉辉合作,为系列电视剧《狮子山下》创作同名主题曲,该剧讲述了香港“草根”阶层挣扎苦斗、逆境求强的故事,黄霑写的歌词积极励志:“在狮子山下相遇,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时至今日,这首《狮子山下》已超出时代的界限,成为代表香港精神的歌曲,多年来一直激励着香港人不断奋斗,所有的大型香港晚会几乎都用来作为最后的主题曲。                                                                         1980年,顾嘉辉打电话给黄霑,然后念了一遍曲谱后,黄霑挂了电话就去写了。那首曲子,他先从“浪奔,浪流”开始,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写完“仍然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搁笔,一共用时二十分钟。这首歌后来成为了周润发版《上海滩》的主题曲,也是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奖。他把词交给顾嘉辉后,忽然想起,糟糕,自己没有去过上海,话说黄浦江到底有没浪,他都没有深究过,然后回家翻出家中对于上海的藏书,看了一夜,直到天亮,有没浪已经不重要了,反正那一晚看书看得很爽快,把上海的风云历史都了解了一遍。                                                                                        1982年,中英开始对香港回归进入谈判,各种爱国与不爱国的舆论成为热话。永恒唱片老板邓炳找黄霑写首国语歌呗。黄霑很少写国语,觉得没市场,不写。但是邓炳说,这是爱国题材的东西,不要拒绝嘛,一想到政治时局的东西,心中澎湃,答应了。这首歌发行后,果然在香港没弄出什么火花,黄霑也没有在意。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香港回归倒计时。当年春晚导演正在四处找节目,搭车时偶然听到这首歌。他被震撼了!当时两岸还没有演艺合作的先河,但是春晚导演组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张明敏发出了邀请。一波三折的接触后,张明敏终于在除夕夜登上春晚舞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寥寥几句,漂泊的中华儿女的中国心,就在于此了。 这首歌引起全国轰动,央视被各地的粉丝信件塞爆。张明敏后来在香港的一个饭局见到了黄霑,描述了这首歌的火爆程度,黄霑都不太信,还笑说:那你记得把我的版权税给要回来哦。他的爱国心,总是隐藏在嬉皮笑脸之中。                                                                               (未完待续)

             .


来源:搜弧网. 原作者:娱乐栏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knowpia-南海闲人

knowpia-南海闲人

擅长 文化•教育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