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上文)
(9).左安门:1953年将城楼、城台、箭楼、瓮城全部拆除。
(10).右安门:1956年拆除箭楼、城台及瓮城,1958年又将城楼拆除。
. (11).广安门:1957年拆除城楼。
. (12).地安门:因交通问题拆除。
. (13).西便门:1952年将城楼、箭楼、瓮城一并拆除。
. (14).东便门:1958年修北京火车站拆除城楼。
其实,除了这些古城墙,北京城还有更多的古建筑,在这些年也消失了……
中华门
中华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时称「大明门」。因为是皇城的正南门,所以享有「国门」的地位。清朝顺治元年改名「大清门」,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又改名「中华门」。
. 1954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中华门」被拆除。1976年,***逝世后,在其原址上修建了现在的「***纪念堂」。
. 现在的「中华门」仅剩一个模型,收藏在故宫,共大家观赏与缅怀。
北上门
明朝时的「北上门」是紫禁城外的禁门之一,清朝时的「北上门」逐渐改变成为了景山万岁门(清朝称景山门)南面的「景山外门」。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1931年,为了拓宽道路,设立了景山前街,北上门成了「故宫博物院外门」。
. 1956年,在拓宽景山前街时「北上门」被拆除。大家对比一下下面两张图,不难发现之前「北上门」的位置。
. 大高玄殿习礼亭及牌坊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御用道观。在它的门前有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牌楼,三座牌楼所围之内还建有东、西两座「习礼亭」。
. 1955年,东、西牌楼被拆除。1956年,在拓宽景山前街时,南牌楼与两座「习礼亭」均被拆除。
. (未完待续)
来源:搜弧网. 原作者:旅游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