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音乐,致舒伯特

       在我曾专业学习过的古典主义学院派音乐中,十九世纪初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是其中一位无法绕开的著名音乐家,他也是一位大师级的音乐巨匠。可惜的是,他与许多曾叱咤过世界乐坛的天才艺术家一样,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音乐大师和音乐奇才。在其短暂而不得志且穷困潦倒的一生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六百余首美妙的歌曲以及大量其它类型的音乐佳作,尤其是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更妙不可言,他也因此被后人们尊称为古典主义的“歌曲之王”。

       我在音乐学院的殿堂里所专业学习过的古典音乐中,舒伯特的音乐是被冠以浪漫和抒情符号的。不过,舒伯特的音乐,还有着浓烈的古典主义音乐的气息,他的许多抒情歌曲或艺术歌曲,都曾是我们必修的专业曲目。记得当时曾有一位德国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来到我就读的学院里讲学,在他的独唱音乐会所演唱的曲目之一,就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而在整部《冬之旅》中,我最熟悉和喜欢的,就是那首美妙的《菩提树》了!这首歌曲,也曾是我报考音乐学院时所演唱过的考试曲目,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难忘的旋律和歌词:“门前有棵菩提树,站立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他的绿荫间。也曾在那棵干上,刻下甜蜜诗句,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流连……”。

       在舒伯特的歌曲中,弥漫着那种洁净的浪漫音乐的抒情,朴实无华却又浸润着怀旧情调的歌词,让人难以忘怀。最近,我在观看一部中国电视剧时,曾看到有在电视剧中将这首《菩提树》贯穿于整部剧之中,当成了一个剧情的符号。我不知道那部电视剧的导演或编剧是否是学习古典音乐出身的?也不清楚他们在剧情中使用这首《菩提树》的用意何在!因为,这首取自声乐套曲里的歌曲,是有着功能性作用的单曲之一,而我们的剧作导演者们,却可能不甚了解。也许他们只是觉得其旋律优美,就生生地与剧情相嫁接和套用了,实在让人有些不伦不类之感。这也是我想用这篇博文,进行“艺普”的原因所在。

       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舒伯特歌曲,是他那首著名的《小夜曲》。在他这个作品里,浸染着幽婉别致、忧郁抒情的美,是无以伦比的。舒伯特这首小夜曲的诞生,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据说,舒伯特有一位诗人朋友,为自己爱恋的女友写了一首小情诗,托舒伯特谱成歌曲,想在其与女友聚会时演奏。而当时的舒伯特正在构思创作他新的音乐作品,并无力分心,加上他对诗人的女友并不认识,所以,他也根本没有什么灵感。为了满足朋友的请求,于是,他草草地给这首情诗上划下了一些他自己也未细琢磨过的音符,还很抱歉地表达了他搪塞朋友的歉意。而他朋友拿回去试奏之后,竟惊为梵音,那是相当地满意!当他将舒伯特拉到家庭音乐会的现场,舒伯特自己也被这首美妙的小夜曲惊讶和感动了!他甚至流下了眼泪,连连称自己也没想到,这首曲子如此动听,那么的美!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的美音妙词,我凭记忆抄录给朋友们,并佐以我发小老友廖昌永先生原文演唱的视频链接以飨众亲友:“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皎洁月光照耀大地,树梢在耳语……你可听见那夜莺歌唱?……用那银铃般的声音,感动温柔的心……”

廖昌永 舒伯特 小夜曲

  这首舒伯特即兴创作的歌曲小品,后来成为了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经典曲目之一。二百多年以来,这首《小夜曲》,一直被人们奉若明珠,传唱不息,尤其是那些恋爱中的情侣们,总喜欢以此附庸风雅与浪漫,还有那意境隽永的爱境抒怀,让情侣们深爱和浸醉其中。这首《小夜曲》浪漫的情调,深邃的意境,还有那“精致”淑雅的感伤,以及荡息入肠的婉转悠扬,都会让人如身临那无比温柔的夜景,真是欲拔不能……

舒伯特 小夜曲 费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舒伯特是奥地利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之后,古典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逐渐被其他的音乐流派和风格所分化和弱化,人们更崇尚追求新的音乐形式与风格。而舒伯特又是一位以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过渡转型时期的音乐巨匠,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大师级音乐家,是实至名归的。舒伯特所创作的《魔王》、《鳟鱼》、《小夜曲》、《摇篮曲》、《圣母颂》以及钢琴奏鸣曲、交响乐等等等等,既传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又偏向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倾斜,是近代的浪漫主义音乐音乐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交融中,一位承上启下的转型人物。

        舒伯特的音乐天分,是在他很小时就被发现和展示出来的,他也因此走上了从事专业作曲和演奏的道路。最早,他在唱诗班里担任过小提琴手和指挥,后来,他还子承父业而当上了一名音乐教师。不过,为了专心作曲,他在十九岁那年开始,辞去了工作,成为了一名自由作曲家。然而,生存与生活的压力,让这位没有太多经济收入的穷作曲家饱尝了艰辛。而这样的生活囧境所带来的痛苦和压抑情绪,在他创作的一些作品中,也体现了出来。据说,因为舒伯特的才华,使他可以自由地去蹭“朋友圈”的饭,他因囊中如洗,也使他成为了朋友们乐意解囊相助的对象。甚至,他还曾用自己的才华去换取过食物。有个著名的典故,是说有一次舒伯特因饥饿难耐,在万不得已之下,他尴尬地走进了一家餐馆,在一张旧报纸上,看见了一首小诗,他立即用餐馆的菜单为这首不知名的小诗谱上曲,并哼唱给那位并不懂音乐的餐馆老板听。没想到,这餐馆老板还真的乐意以一份土豆烧牛肉来做为交换。而舒伯特用菜单谱下的这首曲子,就是他那不朽的名作《摇篮曲》。据说,那首有舒伯特签名的草稿菜单,被那餐馆老板的后代们以极高的价格拍卖成功,这也算是餐馆老板的好心好报吧!可惜,在舒伯特活着的时候,他的手稿和作品并不值钱,无人问津。他甚至连自己创作出的交响乐都没有听到过,十分令人痛惜……

       虽然,在舒伯特后期的创作作品中,常常会有一种压抑、苦闷和彷徨的情绪贯穿其中,那是因为他被生活压抑与压迫的结果。但是,以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诗人的才华与激情,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危机之下,仍以饱满的热情,浪漫的曲调,真心讴歌着只是幻存于他的梦想和渴望中、那无限美好的人间美景和海市蜃楼……

       贫困的生活,也使舒伯特终身没有成家与生子。他将一生的浪漫艳遇都献给了青楼与流莺们,为此,他甚至染上导致终身不育的花柳梅毒,这也让他在半后生时吃尽了苦痛。据说,这位从未品尝过爱情甜蜜滋味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也曾暗恋过一位别人的老婆、他的学生,一位伯爵夫人。不过,这段注定会无疾而终的情爱,最终也休止在了他的生命中而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舒伯特的死因,历史学者们曾有过许多不同的见解。一说是因舒伯特一生贫困、营养不良且积劳蓄郁终成顽疾,最后死于无钱医治的伤寒病上。另一说是因为他在感染上梅毒性病之后,曾使用过大剂量的汞进行医治,所以他有可能死于汞中毒。事实上他生命的后半程,也确实是一直生活在与梅毒斗争的痛苦之中,而同时,他还要“快意抒情”地去创作浪漫主义音乐。不过,无论因何原因而导致一代音乐天才舒伯特的早亡,都是令人痛惋的!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在生活上、精神上甚至是肉体上都无比痛苦的艺术家,舒伯特是如何创作出那么多美妙动听的好音乐的?可能,上帝之所以要创造舒伯特,就是想让他强忍着人间痛苦,传递来自天堂美妙福音的吧!总之,在舒伯特的笔下,一串串流芳百世的妙音美乐,似那小河趟水,源源不息地喷涌而出,经草而碧、遇花则香,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舒伯特虽然早逝,但他在冥界却并不寂寞。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被葬在了一代乐圣,也是他的偶像~贝多芬的墓旁。与他眠邻的还有勃拉姆斯和小约翰.施特劳斯等几位前辈音乐大师,如果他们泉下有约,凑在一起开一场撼天动地泣鬼神的音乐会,那是绰绰有余的。

       弗朗茨.舒伯特的墓志铭很别致:“死亡把丰富的宝藏,还有更加美好的希望,一起都埋葬在这里了……”

       舒伯特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乐曲,是那首著名的《鸽子》,在整首乐曲单一节奏的优美旋律中,凸显出轻松快乐和幸福满足的情愫,那是这位浪漫主义音乐诗人在临终前,自我陶醉在虚无缥缈的幻境中,痛并快乐着……

       致音乐,致艺术,致伟大的舒伯特!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59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