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后半生(十五)



       记忆中,父亲第二次随着十九冶工人宣传队来到武汉慰问演出的时间,要比第一次要长了很多!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记忆中的误区。因为,我是从这一次与父亲的团聚中,才真正开始了解和认识了我的父亲。因为,这个时间段的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懂事和记事儿了。
       印象中,父亲在武汉逗留的这段时间,他不但表现得很愉快,还显得很忙碌!因为,他除了参加工人宣传队的演出之外,一直不停地去拜访他那些仍然还生活在武汉的老朋友们!估计他也是在那个黑暗的十年里,一直都无法找到和见到他旧日里曾经一起共事过的武汉籍艺术家友人,所以才在他故地重游的这些日子,追补那些已经被压抑了十年之久的感情。更有可能的是,那些重新从牛棚回到舞台的艺术家们,又让我的父亲在剧院门外张贴的演出海报中,找到了故友的影踪!而且,他在与一个个旧友的重逢中,又开心地得知了更多早已失去联系的其他老友们的下落!于是,我父亲那一次的武汉故地重游,就成为了他的最后一次武汉朋友圈打卡行动。因为,他在那一次的武汉之旅结束后,又再次默默地回到了渡口的山沟沟里继续从事他的医务工作,且再也没有回过武汉了。



       我所见过爸爸的那些武汉艺术家老朋友们很多,父亲在那一次的访友途中,几乎是全程都带着我这个小拖油瓶。所以,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些在武汉见过的前辈艺术家们。这其中,有两位仍留在武钢工作的前武钢工人歌唱家赵长海叔叔和大徐叔叔,他们俩曾经在上世纪五零年代至六零年代初,与我的父亲一起活跃在武汉的演出舞台上,被并称为“武钢三大高炉”!可惜的是,这两位曾经的工人歌唱家高炉,这时候早已被迫退出了舞台,真正成为了武钢高炉前的工人了。不过,他们对我父亲的造访显得特别兴奋,备下了非常丰盛的家宴来款待我们。我还有一些印象的是,我父亲与老战友一齐在席间敲碗伴唱的情景,还记得一点点他们在唱到动情之处时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那一桌令人垂涎欲滴的丰盛菜肴!因为,在刚刚才粉碎祸国殃民四人帮的当时,就算是在繁华都市的大武汉,要想买齐这一满桌子的鸡鸭鱼肉兔珍馔食材,那也是相当相当不容易的!要知道,那时候包括禽蛋肉,甚至是油盐酱醋豆腐等等副食品,都是要凭票购买的!我们所吃的那顿家宴,不知道要花掉两位叔叔家里多少的副食品票据?也不知道他们家下半个月又将怎样艰难地无票度过?所以,在许多年以后,大徐叔叔来到我所工作和居住的成都时,我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家里,也用了满满一大桌子丰盛菜肴家宴来答谢和款待他!然而,我的这桌菜品充其量不过只是家常菜而已,与大徐和长海叔叔当年的那桌珍肴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以此可见,父亲与他的旧友老铁之间的感情有多么深致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宣传队去给武钢“一米七冷轧板工程”援建的日籍和德籍专家和工程师们慰问表演的时候,我们所乘坐的大巴车上,来了一位年轻的日语翻译同行。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我父亲突然用非常流利的日本语与那个翻译官交谈了起来,且绝无障碍!在当时,日语是属于小语种,会用者和使用者寥寥!且中国刚刚才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文化教育断层,不要说学习日语,就是会讲日语的话,也会被扣上“里通外国”的特务嫌疑帽子呢!所以可想而知,我父亲当年在大巴车上的语出惊人,曾经令多少宣传队的同事们错愕不已?当然,我那时也是第一次知道,我的父亲还有如此深藏不露的双语绝技!因而,在我后来才得知父亲早年曾在伪满洲国的高级中学“国立高中”受过极端准军事化训练以及后来在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后,被委派去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研究日本侵略者投降后遗留下来的“七三一给水部队”细菌资料,以及他曾与日军反战同盟组织的日籍解放军战士一起工作的经历的时候,就完全不觉得奇怪了!题外话,就在今年的普天同庆共和国七十华诞时,国家颁给还活着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日籍官兵勋章的名单中,我还在努力地寻找着一个叫“芦田弘”的原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高材生的日籍解放军医官,他曾经是我父亲的战友和好友,我还曾经看见过他与我父亲同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合影,不知道他是否尚健在呢?我想,无论是父亲当年在伪满洲国的学习经历还是与日籍解放军战友之间的往事,都曾经是他深埋于心的秘密,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一度还是他无可逃避的罪状,以至于他因此才大隐于渡口的山沟沟里瓦全吧?不管怎样,他年轻时代的经历,不但错就了他的后半生,还促就了我们这些后代们的全部人生!因此,我和我的兄弟们应该感恩,感恩父辈曾经的苦难,感恩时代所造成的错音,却让我们因祸得福有了今日的幸福生活和现状!当然,我们更应该感恩父母,是他们当年的忍辱负重和痛失塞翁之马,求全了我们这些后代们的全部人生!
       记得在我与父亲一起拜访的老朋友中,还有一些中国当时特别有名的艺术家大咔。可惜的是,有一些武汉籍的大腕级艺术家已经远迁京城,成为国字头文艺团体中的顶梁柱了!如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阿姨、男高音歌唱家张牧夫妇,以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老师等等。不过,我还是有幸见到了中国早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玉珍阿姨。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王玉珍阿姨当年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绝对是一位“流量明星”,她出演的作品被几乎所有的人津津乐道,曾经是红透了中国半边半的人气王大明星!




       据爸爸告诉我说,王玉珍阿姨是他过去在武汉工作时的老朋友,他们曾经一起于上世纪六零年代时,在武汉版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合作演出,并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他们俩在中国上世纪六零至七零年代的十年挫折(现在好像确定用这样子的一个新词汇)之后的那一次劫后重逢,显得悲喜交集!记得王阿姨当时仔细地询问了我的名字和年龄,还送我了一点小玩具。时隔多年,我虽然早已经忘记王阿姨当年送给我的是什么玩具?但对王玉珍阿姨的明星气场却无法忘怀,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是与大明星的零距离接触,宛如今时今日的追星体验一般,令人兴奋不已!
       特别令我父亲感动的,并不是王阿姨送给我的玩具,而是当时已经是武汉歌剧院领导并早已经谢幕告别舞台的王玉珍阿姨,还专门为我的父亲登台重演了一次原版的《洪湖赤卫队》!那一次,王阿姨还启用了电影版《洪湖赤卫队》中的几乎全班人马一齐出阵登台,饰演过原版刘闯的男一号也亲自上阵出演了那台著名的湖北革命歌舞剧!就在那一次的演出中,我还在观众席上,意外地见到了闻名于世的解放军镇边将军王震!所以,我并不知道王玉珍阿姨当时究竟是为了我的父亲还是为王震将军披挂上阵的?想来应该是二者皆而有之吧?当然,我父亲的面子肯定是大不过王震将军,应该是我父亲沾了他的光,却让我感受到了一台原汁原味原版的《洪湖赤卫队》!其实,这部著名的湖北地区的歌剧名作,我早就看过的,只不过是在电影的银幕上,只有这一次才真正地见到了全明星阵容的现场表演,让幼小的我是大呼过瘾!记得王玉珍阿姨对我父亲很亲热,绝对是那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现在回想起来,他们之间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二十多年以前,那时候的“韩英”王玉珍阿姨,一定还是比我父亲还要小字辈的湖北艺坛新秀呢!一晃许多年过去了,王玉珍阿姨再也没有见过了!不知道她老人家还安在否?祝王玉珍阿姨永远健康!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我的父亲亦是如此!他在愉快地结束了在湖北武汉的慰问演出和探亲访友活动之后,带上尚年幼的我,随着十九冶工人宣传队一起,重新踏上返回渡口的归程!
       父亲带着我返回渡口的那一次旅行,也让我真正见识了伟大祖国的数千里大好河山!至到今天,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6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