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这个专用词汇,在最早的时候,是特指于那支“壮士出川”的四川籍抗日部队。那段川军出川抗日的历史,是发生在上世纪的三零年代末期的往事。不过,如今的这个“川军”概念,早就已经延伸到了那些走出了四川盆地,在五湖四海、甚至是世界各地谋生的四川人(也包括后来被划分出去、独立为直辖市的“渝都”重庆人)。自古以来,四川人就以吃苦耐劳、不计得失、舍身取义的豪爽性情而闻名于世,大家应该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的吧?不过,如今的那些“川人川军”并不是我今天博客里的主角,我今天所要与大家分享的,还是那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川抗日的“川军”往事。
提起那些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出川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川军”兄弟,那可是一支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历史中,书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伟大军队,是值得我们全民族人民的同共敬仰和缅怀的中国军人!
其实,在上世纪发生的那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全民族战争当中,中国西南腹地的四川省境内,并没直接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入侵和硝烟战火的蹂躏(当然,除了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之外)。但是,勇敢无畏、舍身取义的四川军民,却并没有因此而躲离了那场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争,他们心中民族大义的情怀,始终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仇敌忾!
当年,在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之后,整个四川省的百姓们,都积极地为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捐款捐物,四川的军人们也整队待发,准备出川抗日。那一次的“壮士出川”抗日的往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中,留下了可歌可泣、不可磨灭、不容忘记的悲壮记忆!
在北平宛平“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远隔于北平、远离于战火的四川人民,愤怒的情绪和爱国的情怀,立即被激怒和调动起来了。虽然,四川与战争发生地是远隔于千山万水,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袖手旁观,在他们的心中是与祖国和祖国受难的亲人们息脉与共的。所以,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当四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立即发出了全民的声援和无私的救助。这足以说明了四川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重量与份量!还因为四川人的“川军”兄弟们,当年的那份出川抗日、英勇牺牲的恩情,中国人民是永远铭记于心中的!在我看来,当初全国人民对四川人民抗震救灾的声援和救助,是对四川人民的报恩之举,也就是对“川军壮士”当年出川抗日、英勇献身的回报!
据史料上记载,当年的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在四川省府成都市的大街小巷里,都被那些拥护抗战的游行市民们给占满了。四川的广大民众义愤填膺、群情激昂,他们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救国呐喊,声援那些正在前方浴血奋战着的中国军队。不仅如此,甚至连四川杂牌军的军阀首领刘湘等川籍将领,也在第一时间里通电了全国,表明了四川人的抗日决心,坚决支持全国人民的抗战、保家救国。
其实,川箱军阀们能有这样的情怀和态度,是非同凡响、超乎想象的。因为,以刘湘将军为首的四川地方军阀们一贯作风,他们是习惯于安享一隅偏安的,稳坐了多年四川“土皇帝”宝座的他们,在四川土地上可谓是是呼风唤雨、一言九鼎。然而,当我们的国家遭受到外辱侵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像他们这样的土豪军阀们也坐不住了,他们深深地知道,国破即是家毁,亡国等于己亡!于是,在他们登高一呼,全力支持全国人民起来抗战之后,广大的川民巴人们立即响应了号召,纷纷捐款捐物、送儿别郎,组成了抗日的川军队伍出川,开赴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谁都知道,打仗是要流血牺牲的!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川军兄弟们并没有畏缩,他们毅然告别了自己父母妻儿,身缠着“死”字大旗裹尸布,分别从陆路和水路出发,加入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阵营,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怀!有资料显示,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期间,一共有多达三百五十万的川军兄弟出川抗敌,其中,有六十多万川军将士的热血和头颅,抛洒在了惨烈的抗日战场上,他们是再也回不到日思夜想的四川故乡了……
在中国人民整个的抗日战争历史上,“川军”部队的参战人数之多、负担之巨、伤亡之惨重,是当属全国之冠的。连后来被升任了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的刘湘将军本人,也病殁薨逝在了出川抗日的行军途中,实在令人惋痛不已。当时,像四川地方军阀刘湘将军这样忠烈义士的出川壮举,是连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先生都没有想到过的!当初,国民党的蒋中正总统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是希望能有效地钳制和剪除像刘湘将军这样的地方“异己”武装而没有奏效!然而,一场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却让这位国民党的蒋总裁,对于那位川军将领刘湘将军的死难殉国,是痛心疾首、痛哭流涕!我相信这是国民党主席蒋中正先生发自内心的哀伤,绝对不是“兔死狐悲”,更不是“鳄鱼的眼泪”!
据说,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四川军阀刘湘将军飞赴了国民党国府所在地的南京,他在参加国军国防部联席军事会议的时候,面对着那些对抗战不明态度的其他国军将领们,刘湘将军慷慨陈词长达了两个小时之久。他在那一次的国民党高层军事会议上明确表态,四川将会出兵三十万(后来实际出川抗日的“川军”壮士人数,已经远远不止这区区的三十万人了)开赴抗日前线,还有补充壮丁兵源达五百万人之多,另外还将负担随军配给军粮达千万石之巨!刘湘将军在国军军事会议上这样的表态,在当时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激发了其他抗日战区的国军将领们空前高涨的抗日热情,也深深地刺激了那些在民族危亡、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选择明哲保身的国民党保守派、主和派的将领们,让他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在刘湘将军以身作则的影响之下,川军各路将领们积极应和。于是,一支空前庞大和悲壮无比的川军队伍由四川出发,开赴了抗日杀敌的最前线。
在现存的史料中,有关当年川军“壮士出川”的记载和记录是很详实的,我在此就不多赘言了。只是因为本人曾经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市,与四川巴蜀人民的感情甚笃,故在此与朋友们分享一下当年“川军壮士”们出川抗日的壮举,和在那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中川军将士们所发生过的悲壮往事。
大约是前年的某个时候,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系列活动当中,我偶然看见了一位我大哥的大学彭姓同学(她后来成为了我的一位异姓姐姐),在网上晒出了曾经率领着川军出川抗日作战,并英勇地战殁于抗日沙场上的爷爷奶奶们旧照片,引发了我对那段川军出川抗日往事的浓厚兴趣。在今天的博客图片中,特别借用了这位彭姓姐姐的祖辈戎装照片,以此让大家永远地铭记那些川人川军的将士们,在那场惨烈的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对他们由衷的崇敬之情!在此谢过彭姐姐和大家了。据有关的历史资料显示,照片上的这位彭姓川军将领(从照片的军衔上看,这位彭爷爷是一位国军的正团职上校军官,他是在上世纪一九三七年的九月就随着川军部队出川抗日了,在那个时候,抗日战争的正式爆发才刚刚两个月之久。不幸的是,这位骁勇善战的川军军官彭仕复上校,在上世纪的一九四四年间,在河南新安地区一次惨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在那场长达八年时间的全国抗战期间,这位名叫“彭仕复”的川军上校军官,就率部坚持战斗了七年之久!他在这七年的战斗岁月里,率领部队转战于太原、正太(铁路线)、榆次、中条山,以及河南等地,打了不少大仗、硬仗,且屡建战功,是一位特别能打硬仗的川军将领。在彭爷爷壮烈牺牲的第二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了!可惜的是,彭爷爷已经不能亲眼看见胜利的那一天了。不过,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若能知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一定是会含笑九泉的!因为,他和他的那些川军兄弟热血并没白流,他们是那场伟大胜利的国家功臣和民族英雄,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换回了民族的尊严和长久的和平,我们将永远感激他们),在一次与日本鬼子们的浴血战斗中,他所带领川军部队一直战到了弹尽粮绝!他的部下们大多数都在那一次惨烈的与日寇遭遇战中阵亡牺牲了。不过,那些万恶的日本鬼子们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在这一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对攻战役中,彭上校所带领的川军兄弟,一共击毙了九十多个鬼子,击伤者无数,重创了那些气焰嚣张的来犯之敌!据幸存的目击者后来描述,当时,这位川军彭上校在被众多的日本鬼子们包围的最后关头,毅然地带领着他仅剩的警卫员,勇敢地向蜂拥而至的日本鬼子们冲杀而去!在那一次的冲锋当中,这位英勇的川军彭仕复上校和他的警卫员都中弹牺牲了!我相信,彭爷爷和他的部下都是在最后的冲杀中,正面中弹倒下牺牲的,他们慷慨凛然的赴死就义方式,让人肃然起敬!这个情景,让我想起了在电视剧《亮剑》中的一个情节:当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遭遇到了日本鬼子骑兵大队的时候,骑兵连长孙得胜也是毫无惧色地挥舞着马刀,带着仅剩的几个骑兵连八路军战士,高喊着“骑兵连,进攻”而全部战死在了马下。这些民族英雄们的死,是何等的相似啊?他们为了民族大义而死,死得英勇、死得其所、死得壮烈、死得重于泰山、死得惊天动地、泣鬼哭神!他们是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抗击外来之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铁血好男儿!后来,这位国民党的川军将领彭仕复上校,被新中国政府追认为了“革命烈士”(这应该是很少见的一个特例!新中国政府为一位国军的阵亡将领颁发“革命烈士”的证书,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意外),他既是川军和中国军人的榜样和楷模,也是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的川军将士们的一个缩影!据彭姐姐告诉我说,在彭爷爷阵亡牺牲之后,他的尸首被新安的村民们,就地掩埋安葬了,并在长达七十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为他和他的川军阵亡兄弟们扫墓、守陵,确保了这些川军英烈们的亡灵安息,并通过当年战场上留下的一些线索,找到了这位川军彭上校的后人,使彭家的亲眷后人们,能在有生之年前往了彭上校的墓园焚香祭拜!我想,无论是彭家的亲人、后人,以及所有的华夏儿女们,都应该要感谢那些仗义、淳朴的河南新安地区村民们的义举,正是他们用了他们自己的方式,告慰了那些为国捐躯川军英烈们的英灵,也让彭家的后人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了当年川军彭仕复上校以及他的川军兄弟们,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壮烈牺牲的那段悲壮往事!
就让我们永远缅怀这些抗日先烈们的英灵吧!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这些后人们,筑就了一道血肉的长城!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我们敬仰和怀念!
壮士忠骨他乡埋,
音容笑貌今犹在!
英雄热血为国洒,
留取伟名篆泉台。
这首即兴而作的小诗,是我敬献给川军英雄彭爷爷的。
记得在许多年以前,本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结识过一位四川籍的影视编剧,他饱含着热泪向我讲述了一些有关川军的往事,讲到动情之处,甚至数度泪雨滂沱、语塞哽咽、几近嚎啕!令我感动不已。其中,最让人感动落泪的,是发生的成都市“万年场”上的“川军回乡吃汤圆”的故事。据说,那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件往事。记得那位性格淳朴、颇有情怀的编剧先生,在给我讲完了那个“川军兄弟回乡吃汤元”的故事之后,他已经是泪如雨下、失声痛哭、泣不成声了!在今天的博客里,我就把他讲给我听的那个“川军兄弟吃汤元”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听吧!
那个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几年之后的事情。在四川成都市的万年场上,四川人民为纪念当年川军“壮士出川”抗日救国的壮举,特别竖立了一座纪念川军出川的丰碑雕塑。在那座“川军出川”的雕像旁边,有一家专门卖汤圆的小饭馆。一天的傍晚时分,天色刚刚擦黑,那个小饭店里来了一位头带斗笠、拿着长枪的兵哥哥坐了下来,他向老板点了一碗四川的汤元。当饭店老板给这位川军士兵端上了一碗汤元之后,仅仅只是在他刚刚一转身的瞬间,那位川军兵哥哥竟然已经不见人影了!只是在那个装着汤圆的碗底,压着几张祭祀亡灵才用的冥币付帐,而那一碗汤圆却是一口也没有动过。饭店老板刚开始的时候是大惑不解,不过,当他抬头看见那座川军雕像的底座上空空如也,那尊川军雕像竟然也是不知去向了!他好像突然间明白过来了什么,于是他大喊起来:“川军回来吃汤圆啰,川军兄弟回家吃汤元啰”!当听到有人喊“川军回来了”的左邻右舍乡亲们,都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他们都在暮色余光之下,看见了那位执笠拿枪的川军雕像,又稳稳地落回了那个基座之上,仍然以准备出发的姿势,持枪目视着当年川军出川的方向!于是,成都万年场上的家家户户们,都端出热气腾腾的汤圆,他们齐齐地跪在了那座川军雕像的旁边,黑压压一大片顶碗跪哭着的成都市民们,对着那座川军兄弟的雕像,还有那些永远也回不来的川军烈魂们齐声高喊着:“川军兄弟回来吃汤圆吧!回来吧,川军兄弟”……
我是真的不敢想象那个成都市民们跪哭川军、顶着汤元碗时的感人场面,那个情景实在是太让人撕心裂肺了!这个关于川军兄弟的小故事,我是流着热泪才写完的,也是几度泪奔。在歇笔良久之后,仍然还是泪眼婆娑!伟大的四川人、伟大的川军兄弟们,中国人民是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很巧的是,就在前两年的时候,我看到我的四川同行们,在一部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的结尾之处,就引用了这个“川军兄弟魂归故乡吃汤圆”的故事,心里是十分的欣慰!因为,当年那么多的川军将士战死在了抗日的战场上,中国人民是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当我看见在电视剧里的川军兄弟们,一个个活灵活现地魂归于故乡四川时的虚幻情景,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在我看来,这就是彪柄国魂的“川军精神”!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永远埋骨他乡、为国捐躯的川军壮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