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博客中,我说到在十几年前,“广东省歌舞剧院”曾经排演过一部经典的中国舞剧《风雨红棉》,就是以“中国大革命”时期广州的革命烈士周文雍先生和陈铁军女士举行的那一场惊世骇俗的“婚礼”为背景的。今天的博客,我就接着跟朋友们讲述当年的那一次“刑场上的婚礼”故事的来龙去脉吧。
我现在所工作和生活的这座南国城市广州,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是一座非常有名的“红色”之城,她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策源地和摇篮、发祥地之一。广州市在中国地理的位置上,是一座地处东南方位的沿海城市,这里的气候炎热湿润,一年之中似乎是只有着“春、秋、夏”(几乎是没有冬季的)三季。因而,广州这里的革命“土壤”也是温湿、热情的,曾经孕育出了许多的热血青年和革命人士。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发生、发展历程中,广州的革命烈士周文雍先生和陈铁军女士,就是其中的两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不过,因为他们俩在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和处决的时候,毅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着国民党行刑法警刽子手们黑洞洞的枪口,举行了一场闻所未闻、旷世惊俗的“刑场上的婚礼”,成为了永载史册的著名革命历史人物。因此,周文雍先生和陈铁军女士,不但是广东人民的骄傲、也是广州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革命者们的骄傲!
陈铁军与胞弟陈铁儿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曾经说过,当初由广州中共地下党发动的那场著名的“广州起义”,最后是以失败告终了。但是,那一场发生广州的革命起义,曾经一度攻陷了“国民党广州警察局”的大楼,获得到过局部和暂时的胜利。当年的那座“国民党广州市警察局”大楼,位于现今广州的“起义路”路段上,如今的这个地名“起义路”,就是为了纪念那一次“广州起义”而重新起过的新名字。位于这里的那幢原“国民党广州警察局”办公大厦,现在是“中共广州市公安局”的所在地。大约是在几年之前,我曾经带着广东电视台的采防组,专程前往这里进行实地采访,还进入过这幢有着历史意义的大楼内部参观。如今的这栋“中共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大楼,仍然还是沿用着原来的那幢“国民党广州市警察局”旧址大楼,一切都似乎没有什么改变,甚至连大楼内部的木质楼板,都还是与从前是一模一样的。那些曾经关押过革命志士和共产党员们的牢房一如往故,也保持着原样。当我站在这幢大楼“监狱牢房”上面透明玻璃隔板的时候,还能够清楚地看到下面那一排排门房紧锁着的牢门,似乎还能看得见当年那些被捕后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志士们,仍然还在那些牢房中被关押着一样。这样的情景,让我仿佛进入了一条时间隧道,穿越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只是,当我回眸望见现在公安局大楼门口悬挂着的那块“中共广州市公安局”的大牌匾,和大楼楼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时候,才恍然间猛悟:时空已措、物是人非,这里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曾经关押过像周文雍、陈铁军革命志士、共产党人的“国民党广州市公安局”了……
据说,周文雍先生与陈铁军女士的爱情,是他们在共同的革命地下工作时产生的。当时,为了掩护地下党的身份和便于开展革命工作,二人曾经以“夫妻”的名义对外相称,时间一久,两个年轻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爱恋的情愫。但是,这两个互相爱慕着的年轻人,始终以革命工作为重,并没有正式确定恋爱关系。这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后来曾经被许多的小说和影视剧翻用过(如电视剧<潜伏>、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等)。但是,在影视剧中的那些革命者“假夫妻”故事桥段,多半是顾忌于影视剧作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创作,反而是显得不那么的真实可信了。然而,当年广州的中共地下党员周文雍先生和陈铁军女士,他们所面临的斗争形势则要更为严峻也更加残酷。当他们在以假夫妻为名开展革命工作的时候,是无暇顾及到个人感情的,直到他们被可恨、可恶的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之后,他们之间在长期的革命地下工作中所形成的默契和依赖,以及深藏在内心中的爱情之火才被真正点燃和释放出来了。然而,敌人留给他们的“恋爱”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他们俩的爱情是真正地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
当他们俩手挽手被国民党军警押往广州“红花岗”刑场(注,“周陈”两位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并非坊间传说中的“黄花岗”刑场,而是位于广州中山二路旁的“红花岗”刑场,现在这里的地名为“广州烈士陵园”,国民党的老刑场位于“烈士陵园”内)的时候,他们俩从容淡定、昂首挺胸、视死如归,似乎真的是去参加自己新婚大典的“婚礼”呢!两颗真爱的心与紧紧相攥的手连在了一起。那一刻,他们是无比“幸福”的一对革命伉俪!因为,人世间还从来没有过任何一对即将成为夫妻的情侣,会如此英勇从容地面对已知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举行着这样一场不可能再有“未来”的“婚礼”!
在影视剧作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桥段:临刑前的“新娘子”陈铁军女士,面对着国民党军警刽子手和围观的群众们慷慨激昂地大声宣布:“ 我与周文雍先生相爱到今天,就要结为夫妻了!我们今天将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婚礼,就让反动派的枪声,成为我们婚礼的礼炮吧”!这一影视桥段,非常感人,戳中了观众们的泪点。其实,革命烈士陈铁军女士这段慷慨激昂的“婚礼”誓词,是后来的文艺工作者们艺术加工、演绎编撰出来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相信,即便是这位革命者“铁娘子”有如此的革命大无畏豪情,刽子手们也是不会留给她这样的表现机会的。事实上,这两位即将举行“刑场上的婚礼”的革命烈士,在被押出“国民党广州警察局”监狱的牢房之后,“新婚丈夫”周文雍烈士,留下了他就义前的临终遗言,并请求与“新娘子”合照了最后一张合影(算是结婚照)。然后,他们双双被解往了广州红花岗刑场处决枪毙了。不过,“新郎官”周文雍烈士曾经真实留下过的临终遗言,的确是属于那种坚定的革命者所发出的豪言壮语。为了修撰本篇博文,我专门查阅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将这一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夫妇遗言抄录下来,供朋友们瞻仰!周文雍烈士的诀别遗言,是赋下了这样一首革命诗词(这是真实的历史):“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不过,我在史料中并没有发现陈铁军烈士就义前的遗言。我想,当时的陈铁军烈士,一定是含情脉脉地注视着爱人周文雍烈士挥毫泼墨书写下那首铁骨铮铮革命诗词,然后就挽着夫君一同慷慨赴死了……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当刽子手们枪声响过以后,一对永远的爱人相拥着,一起倒在了一滩血泊之中。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先生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一个特别感人桥段:当丑陋无比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拥抱着他的女神“艾丝梅拉达”尸体同逝化尘而去时,那个令人心碎情景,也是那么的凄绝厉美,让人感受到那种真爱时的纯净、无暇、安祥、幸福,让人无比羡艳于他们永恒不离的生死结合!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爱之真谛”吧?
在影视剧当中,革命烈士周文雍与陈铁军举行“婚礼”那一刻的高潮,是那些被震耳欲聋的“婚礼礼炮”(枪声)震落下来的红棉花瓣,纷纷扬扬地洒落在了这一对“新人”的身上,火红的木棉花瓣与烈士们从身体里溅洒出来的鲜血颜色,是那么的相似、那么的“喜庆”,就好像这是一场真正的“婚礼”一样……
记得在很早以前,我曾经专门去寻找过周文雍、陈铁军两位革命烈士临刑前的那张“结婚照”,记得那上面是一对时尚、儒雅和淡定自若的准新郎和准新娘的幸福形象,让我一直是过目不忘。但是,我始终是无法揣摩和臆断,他们俩人当时的心情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不过,有一点我是相信和肯定的,那就是在他们举行“婚礼”的那一刻,在他们俩的内心当中,一定是充满了爱情的喜悦和幸福的……
在我看来,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仰而一同殉道就义,与彼此都深爱着对方的“终身”情侣共赴于刑场,把本来只是一场庸俗不堪的“婚礼”进行得如此别开生面、雅烈无双,还有将两个人的爱情与生命同时定格于永恒,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幸福人生,一般人也是永远也不会做到的!但是,周文雍与陈铁军烈士却真正做到了,遂也成为了“婚礼”佳偶当中永恒的经典……
据说,周文雍烈士的家乡是在广东的开平地区,而陈铁军烈士的故乡是广东的佛山市。就在不久以前,我还因为前往了位于广东佛山的石湾去拜会老朋友,在佛山市的“石湾宾馆”正门对面,看见那里的“陈铁军烈士公园”,还看见那里矗立着的一尊陈铁军烈士汉白玉雕像。不过,陈铁军烈士的遗骸并没有被葬在那里,而是随着她“丈夫”周文雍烈士的遗体,一同迁葬于广东开平市的“烈士陵园”里了!
在我看来,这一对英勇就义了的革命佳偶,是令人艳羡的!他们俩志同道合、一起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一同携手共赴“刑场上的婚礼”、一并安息在丈夫周文雍烈士的故乡,直到天荒地老的永恒!有着这样的爱果,夫复何求?
古语云:“只羡鸳鸯不羡仙”。在我看来,曾经在刑场上的那次“周陈联姻”婚礼定格为永恒之后,他们俩就算不是天上的“比翼鸟”,至少也是地下的“连理枝”了……
文天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于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来说,他们俩的同生共死,是“留取爱心照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