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是成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口号。却是我心中永远的情结与痛之所在。
二十多年前,青春年少的我,背着硕大的行囊,独自一人来到这个传说中的蜀都皇城。那时的我,少不更事,踌躇满志,如同鸟翔空高,鱼跃海阔,因为,终于到省城了。
成都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那玲琅满目的美味,古香古色的街道,柔声细语、委婉动听的方言,还有那满街的茶馆飘香和此起彼伏的麻将声声,都让我好奇。
古都蓉城,在我的印象里,是很典型的。虽然我初到成都火车站是很杂乱的,那人头攒动的拥挤,还有现代而呆板的建筑,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一进入规则的古城,立刻就被这与众不同的城市吸引了。她循规蹈矩地分为东西南北四门,想必从前这四门之间有着砖实壁高的城墙相连,就连那旧城门外的护城河现在也仍旧忠实地汨汨而过。
我去读书的地方是新南门外,也是护城河外。那是紧邻安顺桥和九眼桥的城郊,现在早已是人声鼎沸,欣欣向荣的繁华地带了。
新南门外,是高校集中区。著名的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科技大学,四川联大,四川财经大学,四川民族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四川气象学院,四川川剧学校,当然,还有我的母校~四川音乐学院都座落在这里。
对于成都,最让人流连的,是那舌尖上的味道。除了弥漫在空气中那诱人的热盆景(火锅)散发出的麻辣清香,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各种美味:二姐兔丁;麻辣兔头,兔腰,兔肚;彭州的九尺板鸭;致民路夫妻肺片;老妈蹄花;赖汤圆;钟水饺;龙抄手;麻辣烫;鹵烤鸭,还有各种鹵制品等等等等,每一样都让你赞不绝口。
除了吃,最让我羡煞的是成都人的那份清心寡欲,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一杯三花清茶,用盖碗慢斟细品。一盘瓜子花生,三两茶友,就可以海阔天空地摆上一天的龙门阵。在那唾星舞沬之间,曾诞生过川派清口的民间表演艺术家李伯清,他的龙门阵可是四川家喻户晓的单口散打,十分幽默,也很接地气,是四川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说到方言,四川的方言是我最喜欢的语言形式。四川话是极赋幽默感的,也是内涵大于外延,外延又优于内涵的。它的话里有话,话外有音,话中藏义,话意在话外等等等等,都只让人听话猜音,指鹿为马,好玩吧?这些,你若不曾在成都生活过,是无法入髓而释的,神奇吧?!
在成都市中心,人民南路的刘备皇宫原址上,矗立着后建的四川展览馆。馆址前面,***毛先生挥手向前的塑像巍然屹立。据说,有次一蟊贼抢劫后夺路而逃,跑到这里,被追得蒙了头,不知向何处去。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他看见这挥手向南的伟人雕像的手势,顿时有了主意。他转身疯狂地向伟人所指的南向逃窜,却不想落入了人民群众的***大海。他被擒后,懊丧不已:咋个毛大爷指的方向都不对头嘞!岂不知,毛大爷指的是正确的方向,哪个让你去想歪门邪道呢?他自然也只能认栽了。
成都,的确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古有少不入川和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入川之说,说的就是这里实在让人难割难舍,所以干脆别来了,来了可能就真的不想走了。
喜欢成都,对于男士们来说,还有另一层意思。那是这里的美女如过江之鲫,满眼望去,春色堵街,目不暇接。我分析过这里出美女的原因,一是这里常年阴潮,终日不见太阳,加之川人喜食麻辣而将身体废液逼将出来,肤色白嫩,皮肤细腻光滑而亮泽。这样的女孩娇白柔美,而那一白遮百丑和川人小巧玲珑的身材,自然是美不胜收,所以川妹无丑女。
心尖上的成都,我却与你有缘无分,早早就离你而去,现在想想就心痛。只是,现在再回到那里,已经感觉融不进那川人的世界了,这是无限的惆怅。时隔多年,这翻江腾海的思念之绪,一直折磨着我,使我夜不能寐,茶饭不思……
有时听到小品中令人喷饭的四川话,我都被逗得笑出了眼泪。可笑过之后,我竟想痛哭。那是我熟悉的的乡音,是我朝思暮想的声音。乡情难忘,乡音怎改!
然而,成都终是疏远了,成了心结,成了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