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唐卡
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5月18日发行《唐卡》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志号为:2014-10 。面值均为1.20元,图 名分别为:《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绿度母》、《白度母》。
唐卡的历史据说是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的,距今约有一千两百多年了。相传,密宗传入西藏之初,伟大的莲花生大士利用画幢的轻巧方便弘扬佛法,后来这种画幢经过历史演变,成为西藏独特的艺术形式——唐卡。06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语的译音。最初表示的是藏民族的一种宇宙观。“唐”表示从一个点到无限空间放大和扩展,“卡”表示对这个空间进行不断的填充。使之充满吉祥美好。简单的说,唐卡就是藏民族的卷轴画。唐卡起源于公元七世纪的吐蕃时期。唐卡的内容包罗万象,除以佛教为主外,历史,民俗,天文,历算,藏医药,人体解剖图等皆可入画。具有宗教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特点,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园的无限热爱。是藏族地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具有非常特殊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唐卡从出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但它依旧鲜艳的色彩,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使用的矿质颜料。唐卡的矿质颜料颜色沉着妍丽,拥有永不褪变的色彩,是藏族唐卡艺人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当中摸索出的一套独特的纯手工制作颜料的工艺。天然矿物颜料是唐卡的灵魂,但因为颜料原矿开采非常危险,很多已濒临消失,而且矿石的提纯和研磨都需要人工手工进行,所以导致了这种珍贵的颜料极为稀缺。
唐卡在制作工艺上分以下六种:布面唐卡、刺绣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贴花唐卡、印刷着色唐卡。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