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诞生在中国之斑斓大猫东北虎

       在前段时间的博客博文中,我曾向朋友们介绍过几种中国特有且濒危的野生动物。没想到,这类有关动物的文章竟引起朋友们强烈的反应,许多朋友发表了评论,表达对这些上帝创造出的美丽精灵的喜爱与关注。朋友们的热烈态度,勾起了我对野生动物的极大兴趣和兴奋,也使我想更多地“涉猎”这类话题。为此,在今天的博客中,我特别增加了此篇《斑斓大猫东北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东北虎,顾名思义,是在中国东北地区范围内生存和生活的老虎。其实,东北虎真正的学名应该是叫西伯利亚虎,那些在中国境内(中国的东北)活动的西伯利亚虎被才称为东北虎,它们也被称之为丛林之王,是极其濒危的珍贵野生动物,正式列为了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虽然,西伯利亚虎并非中国特有的物种,但它因生活在中国东北,又被称为之东北虎。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生活与生长在中国境内的大猫们,是“诞生在中国”的物种。

       现在已是极难在野外发现这种美丽生物的踪迹了,这种毛皮斑斓的“吊眼白额大虫”(此番评述出自中国名著《水浒》中的桥段“武松打虎”),曾经是在东北的林海雪原中的真正的百兽之王。可惜,如此美丽和稀有的野生动物,现在差不多都已经被丑陋的人类猎杀干净,几乎是看不见了。在之前有段时间的新闻中,说有两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兴安岭附近,这个新闻曾让中国官方的林业部门、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爱好者们神经为之一颤,以为是这昔日的林中之王又重新回到了它们曾称王称霸的领地上了。不过,后来经过证实,这两只窜入人类视线的斑斓大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大帝亲自放归大自然的西伯利亚虎,而它们又窜入了中国的领土范围,被当成了野生东北虎而已。看来,这则让人兴奋的新闻,不过是让大家空欢喜一场罢了。

       东北虎,是现代体型最大肉食性猫科动物,它也是世界上所有老虎中最大的一个亚种。相比华南虎、孟加拉虎、苏门达腊虎、印支虎(东南亚虎)、里海虎(也称为新疆虎,现已灭绝)、马来虎和爪哇虎等其它几个亚种老虎来说,东北虎(西伯利亚虎)是最大的一种老虎,它也不愧为“百兽之王”的美誉!

       东北虎,除了有西伯利亚虎之称外,还曾被称为了满洲虎、朝鲜虎、乌苏里虎和阿尔泰虎等等,而这些叫法,都是指它们曾活动的区域而定名的称谓。不过,相对它的西伯利亚虎大名,这些“地名”虎的称呼,都只是它的小名而已。

       在中国的习惯上,往往也会把性格暴烈、五大三粗的东北彪形大汉称为“东北虎”,这其实也间接地说明,东北虎是一种性情狂野、霸气十足的野生动物王者,它是丛林雪原中的主宰。

       在中国的百家姓氏中,有着“王”姓一族,在我的好朋友中,也有许多人姓王,王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根据中国姓氏的溯源,王姓的来历是与历史上统治者的地位有关的。中国的方块字,本是一种象形文字,而这“王”姓的“王”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个人认为(抱歉,并未考证过),这个“王”字的最早来源,就是因为在东北虎的额头之上,有一块由黑花斑纹自然形成的“王”字。由此臆断,中国早期的王族统治者们,是根据这东北虎头上的斑纹而创造出这一个汉字“王”的,并成为了阶级地位的象征词和最后形成了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之一的。这也说明,老虎这一物种,已经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有许多年了,并且它一直都是真正的丛林百兽之王,属于野生动物世界里的金字塔食物链顶端的掠食动物。

       然而,正是由于东北虎那美丽斑斓的王字毛皮的霸气侧漏,还有它那被神化了的壮阳和药性功效,使它在有人类出现之后,就一直在被人类追捕和猎杀中艰难生存着。做为一个没有天敌的万兽之王,它与同样没有天敌的雪域王者雪豹一样,只有人类才是它们真正的天敌。同样是在我小时候学习过的地理课本上,关于东北虎(当然,还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灭绝了的华南虎)的介绍是这样的:“东北虎全身都是宝,虎皮是珍贵的毛皮,虎骨虎鞭甚至是虎尿都可以泡酒入药,是壮阳的佳品和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的灵丹妙药,东北虎也因此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而这样的“科学”文字的解释,与对雪豹的解释几乎是一致的,都是站在猎杀这类动物和如何利用这些动物的角度来阐述上述观点的,明显有诱导他人仿效的嫌疑。曾经这样的官方态度,也导致近年来的野生东北虎数量急剧减少,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现存的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不足400头,这还可能是乐观主义者的统计数字,并不以足为信。 

       东北虎虽然凶悍,但它们极少主动攻击人类,这可能是因为千百年来,他们不断地被人类追杀,从而导致潜移默化的基因影响,形成了它们惧怕人类的心理,继而远离人类的原因。不过,前不久在北京八达岭东北虎乐园发生的一幕意外,圈养散放的观赏东北虎却主动袭击了人类,还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这件事情的发生,虽然只是偶然的个案,但足以说明这种大猫绝非善类,它们一但有机会,任何动物都可能会成为它的爪下孤魂或是嘴中美味的。这一次的老虎伤人事件,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激烈争论,到底应该算是虎之殇还是人之过?经过喋喋不休的争吵之后,似乎大家都偏向同情这伤人的老虎了,多数人指责那任性、不计后果和不守虎园规矩的女子,正是由于她的“不检点”出格行为,造成了这场悲剧。说起来也是,(据传闻)此女子仅仅因为与丈夫的一次偶然口角,竟不顾身处“虎口”的险境,不计后果地拉开了车门,还大摇大摆地将自己暴露在虎林,完全不惧身边草丛中的“虎视眈眈”,这才是悲剧的起因与主因。科普一下,老虎本来就是肉食动物,且其领地意识极强,加之此女子当时下车后到驾驶室嚷嚷着让丈夫下车时,她是背对老虎的。这在老虎的眼中,无疑是其在公然“挑衅”着老虎的“领土主权”,老虎本属攻击型动物,习惯于偷袭背对自己的猎物。于是,那场悲剧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实在是令人惋恨!据说,这几只伤人的老虎后来被虎园的管理者关了“禁闭”,但那一条因此而逝去的生命,以及此女子不得不面对自己后半辈子“丑陋的人生”,都是再也无更无改的现实了,这个代价实在是太高昂了!当然,这是题外话,纯属个案、偶发事件,非主流,在此可忽略不计。

       当年在中国著名作家曲波笔下的《林海雪原》中著名的桥段“杨子荣打虎上山”,曾被人们津津乐道,是上世纪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最精彩的部分。就在去年,由香港著名监制徐克先生根据同名京剧改编的3D电影,曾创下了观影的热潮和高额票房。而在这部电影中,最吸引人的,仍然是杨子荣打虎的这一段。由于近年来的3D电影制作技术与水品的不断提升与拔高,此电影中电脑制作的东北虎形象十分逼真,与真实的东北虎并无二般,估计许多看过此片的朋友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见这威风凛凛的东北虎的。殊不知,作家曲波当年杜撰出的杨子荣打虎,仅仅是因为座山雕盘距的土匪老巢名为“威虎山”,才想出了这个人虎之斗的桥段的。不过,此电影一经公映,连土匪头子座山雕的身份都被历史研究者们翻出来否定了,更不要说这杨子荣打虎的真实性了。但是,曲波笔下的东北虎倒是曾真实存在于中国东北部的丛山密林之中的野生动物,而那里才是它们真实的“家”。

       如今的东北虎,几乎都沦为了关在笼子里的大猫。大约是从前个世纪开始,人类开始喜欢豢养老虎为观赏动物,除了关进动物园供人欣赏,还被带到了马戏团训练,让老虎为人表演。关于动物明星的老虎秀,的确曾给人们带来过无数的欢笑,但是,残酷的马戏训练,也使这野性十足的老虎们成为了温顺的“戏猫”,这背后的不人道的训养与训练,现在也饱受诟病。如今在广州的长隆野生动物园内的长隆大马戏舞台上,还在上演着老虎的表演,表演者苏女士还曾是我的朋友。不过,此类的动物秀已经被环保组织和动物爱好者提出了抗议和反对,估计会慢慢退出表演的秀台,让老虎“戏子们”重归它们的野性世界的。而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

       不知为何,中国人从来就认为老虎是害虫,连***反腐抓贪官都被喻为是“打老虎”的举措,这对于那些与人为善的野生老虎其实是极不公平的。也许,人类认为老虎是一种对人类有危害性的野生动物,所以才不余遗力地打虎、灭虎。可是,若不是人类触犯了虎威,老虎是不会主动与人类为敌的,它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类却总是以除之为快,在这样的反差中,人类其实比动物更有危害性。

       据说,现在仅存的东北虎们,除了有部分圈活在动物园中的之外,基本上已被官方或民间组织的“东北虎园”收容了。大约是在十几年之前,电视剧版的《林海雪原》中也曾拍过杨子荣打虎上山的这场戏。当时的副导演是我的好友老哥学伟先生,他后来曾告诉我,为了拍这场戏,他亲自披上了一张在东北虎园中刚刚死去而被剥皮的东北虎那带血的虎皮来扮演老虎的。他还说,这张腥味十足的老虎皮留在他身上的气味,让他在长达两个星期里,都无法忍受。不过,我更关心的则是,为什么那么巧,说到要借虎皮拍戏,东北虎园的老虎就死掉了?看来,在东北虎园里的老虎的生存情况也是令人堪忧的。果然,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东北虎园里的老虎经营者们,因为资金断裂,食物短缺等情况的发生,导致许多东北虎被饿死,甚至还发生过虎虎相食的动物王者间的惨剧,令人惜痛扼腕!更有甚者,在以保护东北虎为名的东北虎园里,甚至还以售卖东北虎皮、血、骨、肉,甚至是虎鞭虎胎来牟利的,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据网上的消息,有人当街宰杀售卖东北虎肉,我曾看见过那张被人宰杀后当成猪肉而零售的东北虎照片,一只可怜的丛林之王,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王者风范,它哀戚地紧闭着双眼,卷曲着身体,一动不动的。在另外一边,虎贩子的案板、菜刀、称枰一应俱全,人们如在菜市买菜一样对着虎尸称斤论两的,好不热闹!这条新闻看得我是毛骨悚然,也直看得我是冷汗涟涟。我不知道,我们的有些同类们,怎会如此无良无知无畏与无耻,竟能忍心这样践踏生灵、屠戮人类的朋友?而这老虎又岂能与家畜一般相提并论,好像可以取之不尽,食之不绝?试想,今天大家如果把这些难得的“山珍”当成食材吃掉了,明天大自然的报复就会来敲人类的门了。因为,人类和人类的世界,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本身也是动物世界的一环。可怜的是,那些任人宰割的丛林之王东北虎,此刻正应了那句老话: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实在是让人惋伤!

       中国的东北虎,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非常珍稀,其物种绝对数量已远低于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它们能否保持物种的延续性,恐怕已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而就只剩下时间性的问题了。也许,仅仅只是在若干年之后,人类就只能是在回忆中想像东北虎驰骋雪野、虎啸山林的画面了。而这绝不单单只是东北虎这一个物种的悲哀,同样也是人类人性的悲哀。也许,将来真的会到一个人们再没有动物朋友的时代的出现,我想,那时的人类一定是孤寂的。

       对于东北虎,我也曾有过数次零距离的接触,不过,我所能接触到的,都是死老虎和死老虎的制品。最早是儿时用过一种叫“伤湿虎骨膏”的膏药贴,但从不知道这里面是否真的老虎的骨头成份。最直接的一次,大约是在二十年前,我去广东的中山市,被朋友带去吃饭。那顿饭可让我大开眼界了,在一处曲曲折折的小路尽头,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饭店外面,停满了各种豪华高档的进口小汽车,有些还是当时难得一见的粤澳两地车牌。走进饭店的内部,偌大的一个饭店天井呈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天井四周堆满了各式铁笼,而铁笼里关着的各种动物,几乎囊括了动物园里的所有常见与不常见的野生动物,且都有名称、价值和做法,实在是让人眼晕。现在回忆起来,那里除了什么孔雀、狐狸、大雁、天鹅、中华鲟、扬子鳄、猫头鹰等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生动物也都在其中。而它们唯一的下场,就是将被食客们当成食材吃掉。不仅如此,在大厅一角的桌案上,有几只很大的泡酒用的玻璃瓶子,其中的一只瓶子里面赫然泡着一只带皮的虎爪,还有一只瓶子里竟然浸泡着一只虎胎!我记得我当时是没敢在这里吃饭就换地儿了,这些珍贵的食材,实在是让我难以入口,而那些天生好吃野味的广东人却乐此不彼。说实话,我到广东后,也曾吃过一些野味,不过,珍稀的食材,我是不碰的,只吃过类如野猪、野兔、野蛇、野蛙之类较常见的。像穿山甲、天鹅、猫头鹰之类的野生动物,我也是不吃的。可我一个人的吃与不吃的,其实意义都不大,因为就在我进出饭店的前脚后脚中,那些被关进笼子里的“食材”,很快就将被烹炸蒸煮而吃掉了。让人难以想像的是,仅仅只是在一个区区的广东省,每天被人吃掉的珍稀动物就已经是不计其数了。那么,如此庞硕伟阔的一个大中国,每天又会有多少野生动物被人吃掉了呢?我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心里若有念头一闪,都会感到恐怖和害怕。

       据说,东北虎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百万年前的古老始祖虎,它们在长达几百万年的岁月中进化到现在,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丛林王者,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实,野生东北虎还是一种极难繁殖后代的野生动物,它们并不是一种群居的生物,喜欢独行单踪,各自为王,只有在发情求偶的时候才会去寻找另一个行只影单的异性虎交配。然而,对于东北虎来说,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寻觅一桩浪漫虎恋又谈何容易?往往在身心俱疲之下,也难一觅其它的虎踪的,老虎间的爱情,人类是不懂的。就算这些大龄剩虎找到了虎爱,由于其属于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老天对其繁育期以及繁殖数量也有严格的自然控制,往往只能生下一胎一崽或两崽的,如果要是再遇上食物短缺或其它的天灾人祸,幼虎的成活率也是很脆弱的。好在虎爸虎妈都是特别有爱的,才使那些嗷嗷待哺的幼虎能有一线生存的机率,这就说到中国的一句古话叫:“虎毒不食子”,就算食物再缺,虎父虎母也不绝会把幼虎当成食材的。可是,人类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以来,已经将疆域拓展的魔爪深深地探进了老虎的领地,也将老虎的食物来源猎捕得差不多也比人脸还要干净了。缺乏食物来源的老虎们,自然也是一天天地减少了,眼看就再也见不着了。在这个人类的快速发展的一百年间,东北虎(包括老虎的其它亚种)的数量急剧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是人类发展的“辉煌”战果,却是东北虎们的灭顶之灾。

       不过,与中国较为晚觉迟醒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相比(中国甚至还在上世纪五零至六零年代开展过声势浩大的“打虎除害”运动,有许多无辜的野生东北虎、华南虎等亚种丧生在那场运动之中),邻国俄罗斯对于老虎的保护还是卓有成效的。据说,现在在俄罗斯境内的野生西伯利亚虎的数量创记录地达到了四五百只之多。看来,东北虎的物种延续的希望,要寄托在普京大帝身上了,难怪,这日理万机的普京总统还会亲自去放生两头西伯利亚虎回归自然呢!

       美丽的东北虎,尽管现在已经是极其濒危的物种了,但毕竟还是有一些单个的野生孤虎客观存在着的,保护它们,已是刻不容缓的要务了。不然,我们可能真的无缘再与之谋面了。

       难道,在没有真老虎的日子里,人类只能身披虎皮来“虎假虎威”地充当“纸老虎”吗?这也是我不敢想像的……

       诞生在中国的东北虎,是中国人的荣幸,还是它的悲哀?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05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