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麻将(上)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老文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辉煌。在这五千年时间逐步形成的华夏文明中,有许多中国人智慧结晶“国粹”,是为世人所瞩目的,例如京剧、刺绣等等等等。不过,今天博客将带给大家的这一项中国“国粹”,却不是属于中国人优秀的传统文化范畴,甚至还是文明中的渣滓、垃圾、糟粕。不过,就算这是中国人的“糟粹”文化,那也是无数人趋之若鹜、钟爱一生的中国“国粹”。

       人们常常会戏说,中国一共有两座长城:一座是号称人类文明史上“第八大奇迹”的中国“万里长城”;另一座是中国民间奇观的“万民长城”(“麻将”长城)。记得有一首打油诗是这么说的:“十亿人民八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剩下一亿二百伍”。可见,中国人的“方城之战”中的“麻将长城”会有多么的壮观。

       就在前不久,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先生,耗费了巨资(据说是一亿五千万美元)拍摄了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大片,片名就叫做《长城》。不过,张大导演取材拍摄的,是那座真正的“万里长城”,与我今天博客要讲的这方“万民长城”是风马牛不相及。在此,我先将张大导演的电影“巨资长城”忽略一下,着重与朋友们聊聊中国的那座“赌资长城”的来龙去脉。

       在中国人嘴里所说的“砌长城”,指的就是这种赌博游戏里的垒“麻将”牌,台湾人则称之为“麻雀”。本来,所谓的“麻雀”,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野生鸟类,它是如何与这种赌博游戏扯上了关系呢?其实,这是与古人的粮食有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民以食为天”。***也说过:“百姓有粮、心头不慌”,说明“粮食”在百姓心里的重要性。而那些野生的“麻雀”,则是一种与人类抢食“粮食”的野生鸟类,几千年以来都被人们列为了“害虫”、“坏鸟”,人们一直是欲擒之、食之而后快的。”麻雀”也被老百姓们称为是“家雀”、“贼鸟”或“家贼”,在近代还被列入了必除的“四害”之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不过,如今这个“四害”之一的“麻雀”,已经被“平反昭雪”了,开始受到了人类的保护,但这是后话。在中国人最早的“麻雀”方城之战中,是有着人与麻雀互夺互抢(粮食)的隐喻其中。因而,当年***的秦始皇嬴政,征集万民修造了用于抵御外敌的“万里长城”之后,中国民间又自发地组织起全民“修筑”了这一座麻将牌砌成的“万民长城”,用以围攻“家贼”麻雀。

       在中国几千年农业大国的历史上,广大的中国民众以及官府们,都以“粮”为钱当饷的,故而古人们会以“年俸多少石粮食”,来衡量一个人的年收入。直到今天,湖南人仍然以“有米冇米”,来暗示自己是“有钱没钱”。所以,古人在发明这款赌博游戏的时候,就引用”铜钱”的形状来设定麻将牌中的牌张“筒子”(饼子)、串钱用的绳子以为“索”(条子)、钱多钱少则为牌张中的“万子”、地区、地域为“番子”(即东南西北风) ,还将麻将牌里的“红中”为“彩”、“白板”为“贫”,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发财”(即“發”)。另外还有一些是“听用”的麻将牌(如梅兰竹菊等),但那些“听用”们,几乎是用不着的“废牌”(各地区的麻将玩法都不同,在有些地方的麻将规则中,可能会用上这些“听用”牌)。其中,在那些串钱用的绳“索”中,是单单没有“一索”(条)存在的,人们用刻上了麻雀形象的牌张替代,被称为是“幺鸡”(即赶走来抢粮食的“麻雀”)。据说,以上这些有关“麻将”(麻雀)的介绍,是这种赌博游戏“麻将”的最早出处之一。当然,民间还有许多关于“麻将”出处的另外解释,而且,那些关于“麻将”来历的“溯源”解释是五花八门的,无以辨真伪。不过,这些有关“麻将”来历的另类解释,并不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本文中忽略不计。

       记得我最早认识那些麻麻点点“麻将牌”的时候,是在长沙的娭毑(外婆)家。那时,长达十年之久的“***”尚未结束,诸如“麻将”、“牌久”这类的旧社会产物,都是“封资修”的糟粕,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不过,我的娭毑却冒着危险,悄悄地偷藏了一副麻将牌,这也说明她老人家对麻将的钟爱与不舍!据说,我的娭毑曾经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千金大小姐,由于她从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生活方式,使她一直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富贵生活,她一向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几乎不会做任何的家务活(她老人家后来因环境的的改变被“生活所迫”,终于学会了做饭,还做得很好吃)。出身于富家大小姐的我外婆,一生都是与麻将牌为伍做伴的。据说,在老人家晚年的时候,已经瘫痪在床上的她,还是会兴致勃勃地组织起麻友们到她的病床前来砌砖鏖战、大杀四方。那个时候的她老人家,已经是近乎于老年痴呆症了,但她对麻将牌的记忆力,却依然是相当惊人的。因为,每当她老人家听牌之后,会将那些立着的麻将骨牌扣倒下来,开始摸打“盲牌”了。如果她摸到了一张桌子上未曾出现过的新牌张,为了不给别人“碰”牌,她会看也不看,就从那些扣倒着的一大串麻将牌当中,翻出一张已经在桌子上见过的牌(因为“现张”牌不容易被上下家所碰到)打出去,而且,她是绝对不会拿错的,神奇吧?难怪曾经有一个四川的老笑话是这样说的:有一位酷爱麻将的老人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医生和家属关心地询问老人家最后想吃一点儿什么?老人家非常艰难地睁开了眼,吃力地回答:“我想吃一张卡八饼(筒)”……

       我当年就是因为在我的娭毑那里,见识到了这种由中国人发朋的神奇骨牌“麻将”,从而开始认识了这种被人们戏称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中国麻将。

       在我读大学时的四川成都,是一个举国闻名的麻将之乡,那里***、惬意的古城氛围,特别“滋”助了这种中国“国粹”的发展和壮大。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家里家外,还有那些茶楼酒肆里,无处不响起这稀里哗啦的麻将洗牌声,那勾魂摄魄的麻将声音不绝于耳,应该能算是一个“世界奇观”了。

       据说,在上世纪的九零年代,不知是哪一任的“封疆大吏”高官,被空降到了四川来任职,恰恰这位官僚大人却又偏偏是特别痛恨于这牌桌之殇的麻将赌博。于是,在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烧”的第一把大火,就是下令全城禁赌、抓赌。一时间,成都满城的麻将牌局险象环生,牌友们是鸡飞狗跳、风声鹤唳、谈赌色变。听说当年的成都警方,曾经将“抓获”到的那些聚众打麻将的老头、老太太们头顶着麻将牌,在城里游街示众,以示惩戒。此举,可是真的苦煞了那些热爱着“麻将事业”的四川成都人了。于是,聪明的四川人与成都警方,玩上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打起了游击战、“麻雀”战。当时,牌友们如在自己家里组织打麻将的时候,会将门房窗户遮掩得严严实实,还会在麻将桌顶上的灯泡外面,罩上一个聚光的喇叭筒,再挂上一个竹吊篮。牌友们每打出一张麻将牌,若无人吃、碰、杠、和的话,就会轻轻地将这张已经打了出来的“废牌”,投放入那只吊在半空中的竹篮里,绝对不敢发出稀里哗啦洗麻将牌的声音,生怕引来了警察扫赌。这样的情景,现在想一想都觉得特别好笑,那该是一种已经疯狂和逼格到了什么样的意境了啊?真的应该为成都人的麻将热情和“敬业”精神点上一个***的赞!更有甚者,当年的四川成都,还因此催生了一项特别短命的麻将“衍生”行业。那是有人因此而购置了一批高档的空调厢车,并在后车厢空调房里,放上一张麻将桌,以不菲的价格,出租给了那些犯了麻将瘾,又不敢明目张胆在家里或茶楼玩牌的麻友们。被麻友们租用了的“空调麻将车”,在成都市区的道路上,平均是以二三十迈的低速平稳地行驶着,且不停不留,直到后车厢里的“战斗”结束。这种空调厢车,就是一辆名副其实的流动“麻将战车”,好笑吧?据说,当“空调麻将车”行驶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的时候,那些正在后车厢里酣战着的麻友们,浑然不知这辆汽车是在行驶之中还是停泊着的,他们一心一意地只顾着那一四七、二五八或三六九的麻将牌不亦乐乎,这又该是一种怎样的奇葩盛况啊?是不是特别搞笑呢?不过,这个短命的麻将衍生行业只是昙花一现,现在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成都的大街小巷,仍然还是此起彼伏的麻将洗牌声不绝于耳!成都的警方也只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了!要知道,若是警察将成都所有正在打麻将、修长城赌博的牌友们都抓起来,那恐怕是全国所有的监狱都关不下!因为,成都的“麻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连那些执法的警察叔叔,可能都是痴迷于这“国粹”长城的人士呢!

       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当中,喜爱或热衷于“国粹”麻将的朋友,是大有人在的!许多人会“视赌如命”,将这一项修砌“万民长城”的“伟大工程”,当成了奋斗不息的“***事业”……

       关于“麻将”的故事,恐怕写上三天三夜,那也是写不完的!明天的博客,我将与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麻将经”,有与我有共同兴趣爱好、“志同道合”的麻友们,别忘了在明天继续关注我哟!多谢了。


相关阅读:

“国粹”麻将(下)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6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