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小故事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他的许多轶事都是很有趣儿。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小故事,很有可能都是由后人们杜撰出来的,请不要太当真,权当是消遣罢了。

       朱元璋本来并不是一位世袭罔替而登基上位的皇帝,他的大明江山是他自己用性命血拼出来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甚至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真龙天子”。据史料记载,他是出生于贫寒人家苦孩子,并非贵人贵命,皇位龙椅离他很遥远,他是由时事所造的英雄,更是在乱中取胜而皇蟒龙袍加身的一位平民皇帝。小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曾受尽了有钱人的欺辱。在他的青年时代,蒙元王朝的统治已呈末途之势,残暴异族长期的统治造成了汉族人民的极度不满和反抗。而朱元璋就在这个大好时机里,参加了汉人起义的红巾军,又因作战勇敢和粗通文墨而取得红巾军首领的赏识。后因其逐步建立起来的威信,以及杀伐决断的秉性而成为了红巾军的重要头目之一。其后,他又带兵剿灭和兼并了各路英雄豪杰,势力逐渐放大,直到后来又率部把蒙元军队打垮打败,将其驱逐出了中原、逼回草原,从而一统了天下。

       在朱元璋四十岁时,他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从此,他一直掌控着中国的皇权统治长达三十一年之久。他所开创的洪武之治,将曾累贫积弱的华厦大地,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当时难得的太平盛世。明太祖朱元璋一直活到七十一岁时,才在皇位之上寿终正寝,算是一位极其难得的古稀高寿皇帝。

       就是这样一位平民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奇闻异事很多,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他那“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了。传说,一次朱元璋兵败之后,他仅带着几个随身侍从被敌人的追兵撵得是四处逃遁,几天几夜水米未沾,人困马乏。当他们逃到一处穷乡僻壤,暂时歇脚于一个要饭穷人的窝棚时,已是精疲力尽、狼狈不堪了。那穷叫化子可怜这几个落难之人,就将讨要来的剩米饭、烂青菜和残馊豆腐一古脑煮烫后,分食给了朱元璋他们吃。当时,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的朱元璋是大快朵颐,风卷残羹,并连声夸赞,说这是他所吃过的天下第一美味!朱元璋遂询问起叫花子,这到底是一道什么菜?叫花子挠着头,随口答到:这是珍珠(馊米饭)翡翠(烂青菜叶)白玉汤(剩豆腐)。朱元璋就此深深地记住了这道人间“美味”。若干年后,他支撑起了大明王朝的皇天,贵为帝皇,每日养尊处优,山珍海味实在是吃腻歪了。于是,又想起这道让他一直念念不忘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他遣派兵士,终于寻访到那位仍在要饭的老叫花子,并把他接到了皇宫,指定要他再做一道这曾救过皇命的“天下第一名菜”!皇上的点餐,让这老叫花子犯了难。想当年,这朱元璋是被人穷追猛打,没吃没喝,饿得头昏眼花,才会对那由残羹剩饭混煮而出的食物念念不忘的。而现在,这当年的末路穷寇,已经贵为帝王了,还能咽得下这穷人讨要来的百家饭吗?不过,皇命难违,老叫化子也只能硬着头皮提勺上阵了。他先让御膳房煮好米饭放到略带馊气,又派御林军去菜市上收集回来许多没人要的烂菜叶子,还让御膳房杂役们把新鲜豆腐搁到发酸,并在御宴前两天就煮好放着,等到明太祖大宴文武百官之时,才将那一簋簋装着这散发出酸臭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端上了国宴之席。当满怀期待的朱皇帝和文武大臣们一揭开簋盖,那熏天的酸臭气,让朱元璋和大臣们都忍不住恶心呕吐起来。但碍于面子,朱元璋又不得不先捏着鼻子先尝了一口,文武百官见状,也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喝上几口,还得齐声称好……

       据说,从国宴后的这一天起,连续有好几周时间,皇帝上不了早朝,文武百官们皆称病闭门不出。因为大家伙儿个个都是上吐下泻,只能在家治病养胃。一道叫花子的菜饭,让包括朱元璋皇上在内的所有参加“国宴”的达官贵人,都吃坏了肚子。其实,所谓的美味,亦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可一概而论。当年朱贼当流寇时的贱肠,怎能与此时朱皇的贵胃相提并论呢?他又如何应付得了那些穷叫花子们的食物?朱元璋此举,不过是他自做自受罢了……

       还有一次,有人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个号称“半仙”的算命先生,说他能掐会算,通晓未知与未来。说到这位算命先生,其实也并不神秘,他只不过是一个爱吹牛说大话的侃爷。此人姓黄,外号“黄蛤蟆”,他患有着严重的风湿毛病。每到阴雨天之前,他因腰腿的酸痛,使他所提前预测到的天气,都是准确无误的,因而得到了这“半仙”的名号。其实,此人并无真才实学和通灵的本事。

       此次,半仙黄蛤蟆奉旨进宫,自然是惴惴不安的,他不知道自己的雕虫小计能否瞒得住皇上的“法眼”而蒙混过关?他深知,如果在皇上面前原形毕露,定会招来杀身之祸的!而这“龙”祸,他却又是躲也躲不掉的,只能听天由命。

       一日早上,朱元璋来到御花园里游玩,他突然兴致大发,随手从树上摘下一枚大颗的青色枣子。他命人宣来黄蛤蟆听旨,要他当场算算此时皇上手里面攥着的是什么东西?黄蛤蟆心想,这下坏了!看来,在这个“早上”,他的欺君之罪已无法避免地要暴露了,也许,今儿这个早晨就是他黄蛤蟆的死期了,真是倒霉。他哀叹着,自言自语道:“这大清早(大青枣)的……”,话音未落之时,他忽然听到皇上大声道:“对了,不愧是半仙,算得太准了,重赏!”。当黄蛤蟆看见皇上手里的大青枣时,大颗大颗的冷汗直往下滴。他没想到,自己的自言自语,竟蒙对了皇上的谜题,还因此得到了奖赏,更是逃过了一劫!

       又过了一段时间,西域潘王进贡给朱元璋一只金匣,里面安放着一只黄金蟾蜍(蛤蟆)。潘王敬献的这件国礼,让朱元璋是龙颜大悦,他又命人召来这南郭先生的黄半仙。朱元璋指着金匣子问他,你给算一算,这金匣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黄蛤蟆此时是真的蒙圈了,他哪里会知道这西域潘王能送什么宝物给朱元璋呢?看来,此次一定是在劫难逃了!他自知命数已尽,长叹一声道:“这皇(黄)家(匣)真的是黄蛤蟆……”,黄蛤蟆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殿上的皇帝说:    “答对了,重重有赏!”,随着朱元璋一声喊赏,让这黄蛤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当小太监打开金匣子时,黄蛤蟆看见里面有一只金灿灿的蟾蜍正在对着自己微笑呢。他顿时瘫坐在地上,心知又逃过一场生死之劫了。所以,当朱元璋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时,黄蛤蟆嗑头如啄米,只求皇上放他回到市井去,他是再也不敢伴君侍虎了。

       黄蛤蟆最后的命运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威名却永载于史册。他虽然是一位苛政的暴君,但他却将明初时的乱世中国治理得繁荣昌盛,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位伟大帝王。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37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