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征(上)

       今天这个日子对于我来说,是特别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因为,我专门为“维基奥秘W网”所创作的“原创博客”,整整完成了一年的创作量,一共是三百六十九篇(其中,有三篇是夫人的作品。另外多出来的一篇,是因为今天的这篇<我的长征>字数超出了每篇博客一万字幅的限制,不得已分为了“上、下”两集,故而多出了一篇),共一百多万字。在今天的这两篇博客发表之后,我个人在“维基奥秘W网”的原创博客创作,到今天整整一周岁了!生日快乐,我的“小三”(夫人戏称我把W网的原创博客,当成了“小三”一样看待)!

      就在去年的今天,我也不知道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就被一条在“维基奥秘W网”里潜伏着的“伏尔加的鱼”给生生地绑架了!原因是当我“信口开河”,答应将为那条“狡猾的鱼”给她钟爱的W网,创作一年时长的三百六十五篇“原创博客”这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让我从此带上了自我禁锢而成的文字枷锁(那条鱼还说,这是我的“文字狱”!可叹的是,“清风不认字,何故乱翻书”?好像不是我说的吧?真是让我云里雾里)。在此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面,我几乎每日都在熬更守夜、笔耕不辍、笔耕墨耘,一直写了到今天。我好像只是不经意地回头一望,顿时间冷汗如雨一般泻下!原来,在我一年时间“蚂蚁搬家”式的原创博客文字数量统计,竟然突破了惊人的一百万字大关!这显然不是我真实的文学能力和文字功力所能驾驭得了的!我自己也不清楚,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对我自己的这个行为本身,也是感到十分惶惑和无解!如今能让我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原因,我似乎是已经找到了,应该就是那条固执、“狡猾”、有“强迫症”的“伏尔加的鱼”造成的结果!突然想起来“甄嬛”的两句诗:“逆风无解意,容易莫摧残”,也不知道放在这里合适不合适?

       当初,我答应为那条“狡猾的鱼”(强烈要求W网为原“伏尔加的鱼”博主更名为“狡猾的鱼”)创作“原创博客”最开始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原以为每天给她“胡乱”写上几行通俗易懂的文字“交差”就可以了。然而,我的想法实在是太、简、单、了!因为,我家里的那条“狡猾的鱼”,不但是有“强迫症”(即答应了她的事情,就必须做到!哪怕是随口的应承和敷衍的哈哈都不行),还是一个“恶霸劣绅”地主“黄世仁”(因为她就姓“黄”)!让我是借糠还谷、满地找牙!唉,宝宝心里苦啊……

       其实,在更早前的时候,我在翻看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链接文章时,对一些有兴趣的文章链接内容,进行了品赏式的点评,形成了我最早期的“原始”博客。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当初的“小试牛刀”,到后来竟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了。不仅如此,那条W网“狡猾的鱼”,还逼着我将博客文章的篇幅和文字的数量,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短到长,一直不停、不断,孜孜不倦地在给我添压加码!

       记得在去年最初的几篇原创博客发表以后,那条W网“狡猾的鱼”,立即“坏笑”着分享到了她的微信朋友圈里。于是,有一些与她要好的朋友,给我的那些早期“原创博客”点赞和点评了!且大多数的朋友,是给予了赞许、鼓励和支持。于是,那条W网“狡猾狡猾的鱼”,就拿着那些朋友们的点评来“鼓励”我继续努力,“要挟”我“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才知道什么才叫做“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在这条自我修行的“长征”苦旅之中,踉踉跄跄地走了下去,直到今天的革命圣地“延安”。不过,我是真心感谢的朋友们支持和鼓励!因为,今天的这个结果着实是来之不易!

       当初,在我开始创作W网“原创博客”的不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原创博客的创作题材相对贫乏,不知道写什么才好?于是,我在那一段时间里,每天都要大量翻阅大量的文史资料,甚至费心收藏、苦读在微信朋友圈里,大家所发送出来的那些链接文章,如饥似渴地涉猎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领域里面,再把那些阅读心得和读后感想“羽”(语)化成为了一行行飞了起来的“文字”,终于写成了那些最早期的“原创博客”,并一直坚持每日发送一篇,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但是,这样的创作状态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还是出现了创作上的瓶颈。首先,我那些早期的评论式文章,难免有人云亦云式的重复,并没有太高的“文字”(实在不敢妄称为“文学”)价值。其次,我发现如今微信朋友圈里发出的那些链接文章,以所谓的“心灵鸡汤”最为多见,除了一些“人生感悟”和难辨真伪的“大事件”之外,甚至还有一些是不知所云的精神糟粕和文化垃圾在内。更有一些微信文章的内容,纯粹是误导他人思想的“伪文化”、负能量。所以,当我从那些堆积如山的“精神废纸堆”里面露出了脑袋的时候,我突然间开始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因此,我决定要创建一个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的“文化”类原创博客。于是,“伏尔加的鱼”原创博客系列文章的“长征”之路,才算是真正地走上了“正轨”。

       其实,做为一个媒体人和从事文化传播的职业工作者,我工作性质的本身,就是要将那些正能量的好故事传播出去。且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是在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儒家思想的教育走过来的,对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文化和现象,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但是,我非常吃惊地发现,当时间来到了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末期的时候,现今的中国人已经在过去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将那些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古老传统观念与理念,都摒弃在脑后身外了。如今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中和脑袋里的,除了那些“金钱粪土”之外,就是真正的现代文化垃圾了。在今天狂热的拜金主义思想大潮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左右着大多数人的思维与行为。连那些初懂世事、青春懵懂的少男少女们,都渴望能够“一曲成名”或者是“一脱成星”!在这样的一种畸形社会思潮的强大影响力之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风靡一时的超女、快男(不好意思,这两档综艺节目,都是我的表妹夫铁哥的作品,我在此并无意贬低此类节目的本身,请我的“铁哥”见谅)、好声音、好舞蹈、好歌手,人人“非诚勿扰”,那里是终级的“快乐大本营”!于是,从这些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巨星”们,个个光芒万丈,炫目耀眼!让许多中国年轻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当然,我个人无意指责那些通过了自身努力而获得了成功的艺人或明星们(且如超女中的某“春春”、好声音里的某“海星”等“大明星”,还是我的师兄老友调教出来的好学生,或是我校友同学的孩子,请大家勿对号入座,若有得罪之处,请老朋友们多多包涵)。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些快餐式的文化垃圾,以及流水线式的造星运动最终结果,将是贻害无穷的。我是不太敢想象,在我们的后代、后后代和后后后代们成长起来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中国,将会成为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中国呢?也许,这只是我杞人忧天式的担忧,但却不无道理。也许会应了那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吧!若果真如此的话,那我的担心与担忧可能就是太多余的了。不过,这些现代中国垃圾文化现象的无限泛滥,对于我个人的思想刺激和思维影响很大,一度还深刻地影佐了我的原创博客创作方向。其实,我并无意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但事实上却是这么去做了,这让我感到很无奈。


       我早期的那些博文,一直是徘徊于“练笔习文”的初级写作阶段,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我在去年八月间的某一天里,突然发力了。那是因为我的至爱小舅舅,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过几天就将是我母亲的冥诞生日了,希望我能够为她老人家写下一篇纪念性文章,或者说是祭文。其实,对于小舅舅当初的这个建议,我很是为难的。因为,我的母亲已经离开我许多年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往事,都是深藏、紧锁在我内心深处不可触及的情感禁区。但是,当我硬着头皮答应了“娘亲舅大”的至爱小舅舅之后,情感回忆中的心灵洪水就夺闸而出、一泻千里了。我是全程含着热泪,用尽了一整天里的所有时间,洋洋洒洒地挥笔写下了那一篇长达三万余字的回忆性文章《我的母亲》。那一篇博客,是我的一次酣畅淋漓的情感宣泄,全文没有提纲、没有草稿,是提笔就写、一蹴而就!由于那一篇博客的字数超长(W网单篇原创博客的字数限制为一万字,加上所配的图片,博客容量已达四万字),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被迫分为了四篇博文连载发表。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或者说是“我的母亲”的平凡事迹太过感人,那一篇博客受到了许多网友、读友们的喜爱,很多人都感动得落了热泪(说实话,在那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发表之后,我是一次也不敢回看的,连文章里的错别字也没有进行校对和修改!直到最近的时候,因为要回复网友们的点评,才被迫第一次自己阅读了这篇自己所写下的文章。大家可想而知,这一次的自我阅读,使我又一次经受了情感的“洗礼”和煎熬,思亲怀旧的滚滚热泪倾面而下,场面几乎无法抑制)。然而,我是到现在也不清楚,当时我在那一篇博客中,究竟都写下过什么?更不知自己博客文章的优劣好坏,只是在心灵伤痛之中和精神腾空里面的情感恍惚之下,让那些痛苦满腔的无限思绪,化做了因永失我爱而倾泻直下的滚滚泪珠,和着热泪与文字在“银瓶乍破水浆迸,大珠小珠落玉盘”当中一起流淌,肆意地挥洒……

      也就是在那篇《我的母亲》发表之后,我努力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和创作状态。由于对已逝亲人的怀念和追思,也让我回忆起了许多的往事,还有那些我曾经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大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几乎不再是纯粹地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了,我是以完全的自我层面文化知识积累为创作素材,开始了一次全新“原创博客”编撰创作之旅的“长征”。而这一文章创作性质上改变,将我博客文章中的内容、趣味性以及正能量知识的传递与传播,都提高了一个层面和档次,也使朋友们更加喜欢这条“伏尔加的鱼”了。

       不过,在我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创作状态之后,每天的业余时间都被这个“原创博客”给挤占满满了。按照我的习惯,基本上都是在每天凌晨的十二点钟以后,才会发表下一日的新博客(因为,这是要算做第二天的博客,我答应过那条“鱼”,每日为她和W网写一篇新博文)。当我在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打开微信中的W网链接,就会看到许多朋友的点赞与点评,还有很高的博文点击量呢!真的是收获满满、开心快意,这是让人充满喜悦的收获享受。更为开心的是,还有许多的朋友,将我的原创博客文章原文转发,传播到了更多的空间里,使得更多的新老朋友,都知道了这条活跃在W网里“伏尔加的鱼”。许多朋友还戏称我是W网里的““艺普先生”或者“科普先生”,甚至,还有很多朋友豪不掩饰地告诉我,她们是我博客的“坚粉”,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这实在是让我惭愧、汗颜!当然,还有无限的满足和愉悦!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陌生的朋友,给我发出了请求,要加我的私人微信(他们是通过我的亲友微信,知道了这条W网“伏尔加的鱼”,并索要到我的微信号),想直接进来看看我的原创博客!让我受宠若惊!

      诚实地讲,我并非是一个职业作家或者饱学之士。但是,为了能够正确地传播真实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往往是我在准备开始撰写一篇新博文的之前,就必须要提前翻阅出大量的旁佐、旁证材料,这让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即便是如此,仍然难免有一些疏漏和错误,许多的好友因此向我提出了中肯的指正、修改意见,我也及时对博客错误的内容,予以了修改和更正。在此,我特别要感谢中国著名作家王晓方先生及夫人、中国著名学者、作家李亦先生、中国军史专家连阳标统陈重阳先生、中国著名画家王建先生、我的至爱细舅刘文全先生,还有我中学、大学的至爱同学们,以及所有为W网“伏尔加河的鱼”博客文章指出过错误或笔误、提供过史料、提出过异议和宝贵意见的朋友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注和无私赐教,才使得我有了更为长足的进步,真的是受益匪浅!当然,还要特别感谢那些积极点赞与点评以及点击阅读我博客的朋友们,或是那些默默地关注着“伏尔加的鱼”博客的朋友们,真心谢谢你们!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我的长征(下)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66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伏尔加的鱼

伏尔加的鱼

擅长 人物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