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流出峡图》(清)张崟 (图源网络)
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意译
枝头上的梅花,已经稀疏暗淡;河面上的积冰,正在不断解冻融化。
东风煦拂,冬天悄无声息地走了,春天不声不响地来了,不觉又是新的一年。
我是那么清晰地记得,两年前的那个春天,我们畅饮了皇帝恩赐的馆阁官花酒,快活地行走在金明池和琼林
苑,就如在西晋名胜古迹金谷园游览,好像有当年洛阳皇宫前的铜驼夹道候列两旁来迎接。
此时此刻,怎不令人吟诵唐人诗句:“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
风吹”。春雨过后,适逢新晴,脚踏平沙,好不悠闲!
记得那年暮春,我经常跟错了美人们游春的车子。那是东风揭开了绣帘,那对娇眼在对我笑盈盈。我佯装喝醉
了跟随着香车,依稀听得路人在骂我太轻狂。
呵呵,犹如韩愈“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犹如李白“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
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管它误随还是轻狂啊,一路柳絮纷飞,彩蝶曼舞,勾起了我许
多美好的遐想和情思。
桃红柳绿,望着兴致盎然的踏春人踩出的条条小路,我忽然醒悟到,正是沿着这些蜿蜒迷乱的小径,春色才来
到了千家万户。
西园里正在举行盛大的夜宴,呜呜的胡笳声激昂高亢,园里花灯通明,光芒四射,连月亮都为之黯然失色;宾
客们坐的车往来飞驰,绚丽多彩的车篷几乎遮断了行人赏花的视线。
但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往日的西园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空旷荒芜,而我却因四处奔波,已渐渐衰老。“忆
昔西池会,鸳鹭同飞盖”,“日边清梦新,镜里朱颜改”!当年西园夜饮,何等意气?!此次旧地重游,怎能不令
我感慨万千呢?!
暮色苍茫,酒旗斜飘,我靠在酒楼的栏杆上远望,已没了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没了鸣笳启路的豪情,极目所
至,已经看不到飞絮、彩蝶、柳绿、桃红,有的只是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空中盘旋。
我也该回家乡了。这似箭的归心,无奈地悄悄随着流水,浪迹天涯。
《山径春行图》(宋)马远
望 海 潮
秦 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释:
①梅英:梅花。
②冰澌(sī)溶泄:冰块融化流动。澌,流水,冰初凝成或初融皆可称冰澌。泄,散泄,指冰块流散。
③金谷:指金谷园,在洛阳西北,为晋石崇所建的别墅,后为游乐之处。俊游,游览胜地。
④铜驼巷陌:指洛阳铜驼街。汉代洛阳宫门南面会道口,有两只铜铸的骆驼夹道相对,后称铜驼街。巷陌,街道。古人题咏洛阳,多以金谷、铜驼对举。
⑤芳思交加:由春色而引起的各种情思。
⑥西园:洛阳名园。宋时洛阳有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鸣笳:奏乐助兴。胡笳是古代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⑦兰苑:园林,指金谷、西园。
⑧张崟与《春流出峡图》:张崟(1761—1892),字宝崖,号夕庵,晚号且翁,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清朝贡生。善花卉、山水、佛像,尤擅长画松,世称“丹徒派”,著有《逃禅阁集》。《春流出峡图》取唐人诗句入画,画面以俯瞰角度绘巴山蜀水的青绿风景。
⑨ 马远与《山径春行图》: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南宋四家”之一。《山径春行图》既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也借景抒发文人内心充满诗意的喜悦之情。
浦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