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明建设刍议 尤凤根

 

社区文明建设刍议

 

上钢新村街道办事处 尤凤根

 

  上钢新村街道地处浦东新区西南部,东至上南路,南至川杨河,西、北临黄浦江,辖区总面积7.54平方公里,是举办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展馆地区。作为上海市的第一批工人新村,始建于1952年,常住人口126423人,社区中有诸如宝钢集团浦东钢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及事业单位108家,面对社区人口密度高、产业工人多、老龄化程度高、公建配套设施不尽合理的现状,上钢新村街道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贯彻“服务”宗旨,以“道德实践”为载体,以“两提高”为落脚点,提出“用服务凝聚千万群众的心、用管理提升创建工作的质、用文化打造上钢人的精神”。

1、狠抓综合治理,让百姓安居乐业

街道的基本作法是:

街道始终把稳定工作放在首位,健全完善了社会综合治理工

作站机制,形成政、警 、民一体的社会治安管理网络。街道建立了外来人口自我管理服务模式,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日防夜巡人数达1.2万人,参与率为10%。街道共创建市级安全小区3个,区级安全小区24个,覆盖率达84%。又创建了信访、综治、法律援助、调解等部门,建立了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和32个居委会的法律咨询点,推出了“法律夜门诊”、建立了“治安帮教”工作站和基地。街道抓机制建设,通过规范三级调解组织网运行机制,全力化解社区矛盾。又抓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

2、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让“形象实事工程”深得人心

街道将环境整治与为民办实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紧密结合。自去年以来,街道共办了三大“实事”工程:一是对82幢旧公房的“平改坡”和130幢旧公房的“平改平”,使1万余户居民得益;二是完成了上钢一村8幢房屋的成套率改造工程;三是将所有无人管理的有限产权房进行了大修。2002年以来,街道又借卢浦大桥通车的东风,完成了长青路、西营路、成山路、耀华路、德州路、济阳路6条接线干道的拓宽、整修,沿街面房店的整新和跨门营业的整治;完成了西营路美化一条街工作;对道路两侧的摊、亭、棚进行了综合整治。

3、突出社区服务,为群众办实事。

街道现有60岁以上老人21670名,残疾人1610人,协议下岗人员3800人,失业及无业人员1.2万人(其中纯失业2500人)。面对社区弱势群体,街道本着助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做好四个“一”工作。一是新建和完善一批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去年以来他们新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上钢社区学校,改建了社区托老中心1处,完善8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建成市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个,为15个小区的老年活动室按标准化要求进行了全面装修和设施配套,普及了老年人“安康乐”工程。二是健全一套社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管理委员会、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自愿服务队等各类组织和部门的作用,在帮困济贫、互帮互助、敬老爱老、便民利民等方面,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生活服务。三是积极发展一系列社区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目前,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30个居委会分中心开设的便民服务项目有126个,涉及到治安保卫、优生优育、卫生保健、文化教育、法律咨询、房屋修缮、水电安装、家电维修、钟点服务、家庭护理等10个大类。四是认真制订并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对7259个助残自愿者、家庭护理、卫生保健等服务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水平和技能;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推行社区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4、在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中加大道德建设的含量,始终把“建文明社区”与“育文明市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居民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

  具体要求做到三点:一是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市民积极支持社区建设。街道在抓对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科普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学校这一阵地,对居民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目前社区学校开设了文明礼仪、书画、电脑、英语百句、烹饪、插花、时事、科普等18门课目,仅今年以来就有3.8万余人次参加学习。特别是最近开展的“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更是吸引了千余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已有560人经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在街道召开的新区“百万家庭网上行”现场会上,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吸引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创建。几年来,街道精心设计了文化活动载体,如2001年的“春之歌、夏之星、秋之果、冬之练”;2002年的“上钢人的诗与歌”、“字与画”、“情与景”、“健与美”等等。今年1025日,为期两个月的以“与世博同行、文明在上钢”为主题的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街道以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科、教、文、卫、体、法等市民素质教育,激发了社区居民热爱家园的感情,培育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温馨的生活氛围。三是开辟教育宣传园地,引导居民时刻关注社区创建。街道利用上钢动态、社区新闻集锦等宣传内容,通过小区画廊、黑板报、新闻报栏、公益广告灯箱等,及时向市民通报社区的创建动态,公示社区的创建目标,宣传居民自己制订的道德规范、道德用语,开设道德点评栏,惩恶扬善,使其成为凝聚社区居民人心、融合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

5、加强社区管理,在发展中加以规范

街道对此提出了三项具体要求:第一,健全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运行机制。街道通过制订创建《规划》、《创建工作手册》,与社区有关职能部门、各科室开展《创建责任》签约,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能,落实创建责任,解决管理到位的问题,保证创建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第二,强化监督机制。去年以来,街道成立了“市民巡访团”,每季度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巡访活动,今年根据创建工作的重点,编辑了三期《上钢动态———巡访专刊》,反馈到职能部门和小区,并进行跟踪检查,促使其提出整改措施,推动创建工作。第三,强化共建机制。去年,他们与社区内所有双管单位,市、区、局以及系统文明单位、部分社会团体等41家签订了共建社区文明协议,与社区12家教育单位签订资源共享协议书;今年,街道又狠抓运作,推出了“十支自愿者明星服务队”、“十大服务基地”,真正将共建活动落实到实处,起到实效。街道通过共建社区文明活动,凝聚和争取了更多的社会力量,为上钢的文明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6、坚持创评结合,崇尚文明、学赶先进

两年来,上钢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的“创”、“评”活动,在文明家庭的创建中,许多小区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好媳妇”、“好公婆”、“好妻子”、“好丈夫”评比,开展了“治家格言”的征集。在文明楼组创建中,开展了“文明楼组”、“星级特色楼组”、“优秀楼组当家人”评比。在文明单位创建中,开展了“精神文明共建标兵单位”、“达标窗口”评比。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开展了“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社区十佳自愿者”、“公民道德建设实践者”评选,并通过画廊板报、广场文艺、巡回报告、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唱响现代文明曲。

通过上述一系列创建活动,社区居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孕育出丰富的的精神宝藏,极大地鼓舞了上钢全体干部和群众创建文明社区的信心和决心。

原载《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月第一版。

来源:原载《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刘惠恕博克

刘惠恕博克

擅长 历史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