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雪趣

   《儿时雪趣》

    近日中国南方白雪皑皑,都快立春了,北京城至今还没有见到雪花飘,我记得,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冬天经常是大雪纷飞。

    那时的人们没有照相机,雪景的样子只是在记忆中。

    在我的记忆里最奇妙的感觉就是一夜醒来,四合院里,胡同里都变成了白茫茫的,好像自己来到了童话世界。

    那时候家里也没有收音机,也没有地方去看天气预报,所以夜里下雪,往往带来睡醒一睁眼的惊喜。

    那个年代,平房的窗户没有大玻璃窗,都是在木花格上糊满高丽纸,只有中间有一小块玻璃能看见屋外的情景。下雪的时候,窗户纸透的光感比平时亮的多,当还睡眼朦胧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一亮,就知道下雪了。

    这时候我往往是迫不及待的穿上衣服去开屋门,有时候竟然推的很费劲儿,原来是雪下的太大了,台阶上也有了积雪。

    开开门,抬眼望去,房顶上,院墙头,院子里都是厚厚的雪,西屋前花椒树枝条挂上了白雪,犹如一幅画。就连窗台上也被飞雪覆盖了一层,白雪下露出了几个黄灿灿的的冻柿子,很是养眼。

    老北京胡同里,四合院里,每逢下雪的时候,街坊四邻第一件事情就是出来扫雪,“各扫门前雪”是当时的约定俗成。这时候,我已经听见胡同里传来“嚓,嚓”的声音,这是旁边院子里一位习惯起早的大叔用铁锹铲雪的声音。

    我们家住在院子最里面,我拿起一把笤帚开始扫雪,我弯下腰,双手拿着笤帚左右开弓把雪扫到两边,一会儿,一条干净的路就通向了大街门,有时候雪还在下,刚刚扫过的路又覆盖了一层薄雪。

    雪停了,街坊四邻又都出来一起把雪堆积在一起,胡同里则把雪堆积在向阳的墙根下,小伙伴们这时候开始玩起来,几个小朋友一起滚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推不动为止。

     在院子里的雪堆,我们滚个小雪球放在上面,就成了一个雪人,找个破草帽戴在上面,用两个煤球当眼睛,再插上一根胡萝卜作鼻子,也许还给它戴上一条红领巾,几个孩子围着自己打造出来的雪人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打雪仗也是当时最开心的事儿,那时打雪仗是来到学校,课间休息时的最爱。

     同学们手里攥着雪球,互相追着打着,好不热闹,也有旁观者在摇旗呐喊,却不注意被有的同学从后面悄悄过来,把雪塞到脖子里,那真是一个透心儿凉啊!

    雪停了,太阳高照的时候,雪开始化了,只见大瓦房上顺着房檐往下滴水,院子里,胡同里到处都是泥了吧唧,要赶上降温寒风吹来,房檐上就有了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凌挂在那里,地上则有了积冰,我们又开始了在胡同里滑冰,路边窄窄的冰道,滑不好也会摔倒,一般在这里摔倒的姿势都是脚冲前,屁股着地,这就是俗称“老太太钻被窝”的姿势。

     下雪天,足可以让我们美美的玩几天,就是当时也没有什么雨鞋,雪裤之类的条件,一双妈妈做的棉鞋就被糟蹋的不成样子,当我们玩累了躺在床上进入梦乡的时候,家里的煤球炉子四周摆放着我们的湿棉鞋,竹笼子上烘烤着我们被溅湿的棉裤,妈妈在那儿翻腾着……

    老城写于2018.1.27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8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老城

老城

擅长 文学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