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神秘面纱的阳明山中山楼


位于台北阳明山公园区内的中山楼  (图源自拍)


 

揭开神秘面纱的阳明山中山楼

——台湾游散记之二十四

 


       九天来,围绕着台湾岛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台北。一早离开台中,赶到了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的阳明山。行色匆匆,偌大的阳明山公园只能来得及去游览中山楼了。

       中山楼如一块碧玉镶嵌在阳明山绿海之中,是一栋白墙青瓦的中国宫殿式建筑,用“雕梁粉壁,青琐绮疏”形容不为过也。中山楼曾是一栋神秘的建筑,不接受个人参观,直到2009年才全面对外开放参观。中山楼曾是中华民国国民大会执行职务之场所,蒋家父子和宋美龄也曾在这里居住和办公、会客。

       步入中山楼金碧辉煌的正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式服装的坐像。中山楼是为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而建造的,故而多以“百”为数:楼内台阶共有100级、楼梯扶手上的大理石寿桃共有100颗、主体建筑长宽各是100米,等等,显示出建设者虔诚用心。

       沿着白色台阶拾级而上,走进绛红色、镶着金色铜雀纹花边的大门,穿过红毯铺地的厅堂,就来到了会客厅。这个约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厅可容纳百位贵宾。厅内陈设的沙发、坐椅、茶几等家具都是红木制成。墙上宫灯式样别致,梁上彩绘色泽鲜艳,柱子上的各种装饰图案都用金箔做成,家具上的纹饰则是贝壳镶嵌。楼中的会议厅与会客厅同样大小,墙上挂一幅孙中山半身画像,观赏者无论立于画前何处,都会觉得画像的眼睛注视着自己。如果要开大型会议,则有六百多平方米大的中华文化堂,可容纳一千二百多人。会堂偌大的空间内没用一根柱子,也不会产生回音。

       据导游介绍,中山楼的设计和建造是颇具匠心的。中山楼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直接建在硫磺坑口的建筑物,建造难度极高。大部分金属会很快锈坏,只能大量应用木材、大理石等不易被硫磺氧化的建筑材料。整座中山楼没用一颗钉子,全部用中国传统的榫头拼接,楼内用漆也经过特殊处理。所以,楼内各厅的沙发、坐椅、茶几等家具都用红木制成,柱子上的各种装饰图案都用金箔做成,家具上的纹饰采用贝壳镶嵌。唯一的遗憾的是,当年众多国画名家为了祝贺中山楼落成而赠送的大量画作,如今都因硫磺空气熏染而变暗发黄。

       今日之阳明山中山楼,已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大陆与纪念孙中山及宋庆龄有关的文物单位等,都与阳明山中山楼在学术交流、文物展览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北京中山堂、上海孙中山故居、南京中山陵等单位都向阳明山中山楼赠送了自己的微缩模型,阳明山中山楼特辟出专区予以展示。

       走出中山楼,再次见到了正前方矗立着的那一座牌楼。在中国文化架构中,作为装饰性建筑的牌楼,不仅是街巷区域的标志,更是街巷区域建筑文化之“魂”。牌楼的正面镌刻着孙中山墨迹“天下为公”,背面镌刻着孙中山墨迹“大道之行”,如今看来,更是蕴含深刻,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上图)中国古典式牌楼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隐约可见

(下图)白墙青瓦的中国宫殿式建筑——中山楼等你拾阶而上


(上图)装饰精致的青砖砌墙、红毯铺地的厅堂走道

(下图)蒋家父子曾在这间明清装饰风格的会客厅里会客


(上图)中山楼内大大小小会客厅各具特色,这间为蒋介石专用的会客厅

(左图)正厅里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式服装的坐像(右图)蒋家父子立像


(上图)中华文化堂,国民党代会和国民大会曾在此召开

(中图)中山楼大宴会厅(下图)中山楼小宴会厅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评论列表 写一个评论

浦江客
01-21
感谢编辑在网站首页“旅游”栏目并头条推荐,欢迎大家评论指点!!!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浦江客

浦江客

擅长 历史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