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什么要引入菲佣
中国对菲佣向来不陌生,他们安静,随和,服从,具备高学历,出国前出国前大多经过精心的挑选和培训,大到能以接近医护人员的水准护理孩子和老人,小到熟练掌握各种材质的衣服的洗烫,更职业一些的菲佣,会根据女主人当天所穿衣服的颜色,搭配好相应的鞋子和丝巾。最重要的是,她们兢兢业业地恪守职业规范,服从是她们的天职。
深圳一家菲佣中介的王先生说:主人交待过的事情,菲佣绝对不会忘记;规定的工作范畴,她们也会严格遵守,绝对不会像有些中国阿姨一样,规定干的活,今天高兴就干,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干,菲佣会始终如一。因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她们素质相对较高,责任感很强,喜怒皆能做到含而不露。
而跟中国的保姆相比,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都让雇主们纷纷表示,一旦用过了菲佣,就再也没办法接受中国阿姨了。
李先生就有过这种经历,他表示:“家里房子大,且有两个孩子,以前她们家雇了3个中国阿姨,一个做饭、一个打扫卫生、一个看孩子。即使这样,家务还是搞得一团糟,交代的事务,有时要反复提醒,吃饭的时候,阿姨们也不分主次。此外,阿姨的脾气还不小,批评不得,一不高兴抬腿就走,这导致家里三天两头换阿姨。按他的说法,雇主每天都得给她们陪着笑脸。
后来他找了菲佣,一个菲佣干3个人的活,居然还井井有条,最主要的是,感觉自己真像个主人了,出门回来有人打招呼、倒水,走的时候有人送,对主人习性了解之后,菲佣还会帮着准备出差的行李,“这些都不用说,人家就干了,不满意说几句,立即就改,绝不顶嘴,哪像中国阿姨,遇到泼妇型的,敢和主人对着吵。”李先生甚至表示,用过菲佣之后,中国阿姨白给用他都不用。”
在中国大陆,家政公司大多缺乏规范化管理。一个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保姆,家政公司就可以随便推介给雇主,培训不到位,专业素质跟不上,任由雇主和阿姨费劲地磨合。相较之下,菲佣确实体现着“训练有素”的价值,他们受过至少3个月的专业培训,学习能力强。初来乍到的菲佣,得到一本英语版的中国菜谱后,很快就能将中国菜做得有滋有味。
对于那些如李先生一样见识过菲佣的高素质服务的人们而言,菲佣引入协议的签订显然是大合适宜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日渐显现,存在引入中端海外用工的现实需求。苏海南表示,既有外语优势,能全面处理家政服务,又能承担家庭理财的国外高端家政人才,在一线城市的中产或富裕家庭中确实存在一定现实需求。
因此,放宽外籍劳工的限制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菲佣的素质有口皆碑,为她们打开了中国劳动市场的大门,赢得了雇主们的心。
三,引入菲佣协议的意义
菲佣引入协议的签订,意味着30万的菲佣将能在中国获得合法身份,获得认同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位法律专家指出,对菲佣的需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要给她们一个合理合法存在的方式,同时加强对国内保姆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另一方面,对于菲律宾方面来说, 劳务输出是菲律宾外汇收入的最大来源之一,占到GDP的10%以上。每个月在海外务工的菲律宾人向国内汇款总额超过20亿美元,被视为“国家英雄”。菲律宾总统明确表示,要竭力保障他们的“国家英雄”的人身安全,让他们在离家万里的海外有尊严地生活。因此,这一纸协议也是菲律宾给他的国民们的一个承诺和保障。
对于夫妻双方都是职场人的家庭来说,无暇顾及家务和小孩的起居,父母又帮不上忙的话,雇请一个保姆来减轻家庭压力已经成为常态,而作为保姆行业标杆的菲佣,自然成为他们的不二人选。
从国际合作的方面来看,协议的签订也让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往来显得更加友好。秉着互利的原则,这次合作有效地契合了两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的要求。
这既是市场和经济的需要,有利于打击黑市,加强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是一次人性化的放宽限制,让菲佣在中国有机会获得身份认同。今后,我们或许会在路上遇到越来越多的菲佣面孔,他们都是为了更好生活而努力着的奋斗者,他们是菲律宾的“国民英雄”,也值得我们的尊重!
来源:今日头条 原作者:记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