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重塑金融格局:错乱归位,套利终局

2009年开启的金融***,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我们在《本轮金融监管的宏观背景和逻辑》一文中做了详细阐述。简言之,上一轮的金融***,产生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和错配,第二个是资金的脱实入虚与金融资产价格虚高,第三个则是金融本身作为加速器加快和放大了前两个问题的内生循环。

 

金融资源错配之下,金融绑定政府信用、债务大量堆积。金融机构偏好“低风险、高收益”资产,过去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向嵌入了政府信用的融资平台和国资背景的过剩产能。起初,债务还只是躺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随后影子银行的扩张,使得巨量的债务囤积在了银行的表外。商业银行押宝政府信用,通过表内、表外多渠道向其输送信贷资源,而非银机构则不断在这个链条形成闭环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金融运转低效之下,资金空转、套利丛生过往相当长的时间里,所谓的金融创新,本质上都是绕监管。银监会监管银行理财,理财就借道信托继续套利;监管层限制银信合作,他们就再把券商拉进来,搞银证信合作。监管不让理财资金进交易所,机构就套通道,一层不行套两层,最终曲线进入交易所市场。银行发同业存单买货币基金,货币再返回头购买银行发行的存单,循环往复,规模不断虚增、泡沫不断涨大。

 

资产价格虚高之下,杠杆狂欢、风险积聚。金融机构层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同业业务作为中小银行“突围”的一个出路,在过往发展迅猛,表外规模比表内规模还大的银行屡见不鲜;金融产品层面,1:6、1:9的股票和债券结构化产品曾比比皆是;在货币市场层面,自营类账户、产品类账户纷纷通过回购融资,杠杆买入金融资产。建立在杠杆之上的金融市场,充斥着不稳定性,最终导致股灾、债灾接踵而至。

 

本轮的金融监管,拉开了整饬这些金融乱象的大幕。在监管逐步落地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会受到影响,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务形态也会受到影响。严管之下,曾经很多基于监管套利、杠杆盈利的业务模式都将衰减或消失。此前人们更关注“吃不吃的饱的问题”,但却忽略了“未来还有多少饭碗的问题”。

 

银行理财近30万亿、信托产品20余万亿、券商资管近20万亿,巨量规模之下,有多少是靠通道业务撑起来的,有多少属于资金池产品,又有多少真正符合净值型产品要求,想必从业者们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过往通道业务、资金池业务、成本法估值账户养活的人数,保守估计十万有余,格局将变之季,他们将何去何从?

 

过往,众多的产品经理都是绕监管的高手;曾经,大量的资管账户享受着成本法的庇佑;此前,金融领域的融资文化远胜投资文化。过往的金融土壤,使得很多金融机构所孕育的技术专长、能力特点、资源禀赋等都是嫁接和寄生在监管套利、杠杆经营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当风向变换之际,曾经的***优势会不会变成***劣势?

 

下阶段,通道业务持续萎缩,资金池业务已是夕阳,净值产品催生资金回表,刚兑打破重塑资管格局……为了应对这些变化,金融体系内部毫无疑问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错乱即将归为、套利已是终局。身处这个时代,从业者也好、旁观者也罢,看清楚这个大的变局,对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未来,或许是大有裨益的。


来源:微信平台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大德曰生

大德曰生

擅长 体育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