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7年,本田在中国创造了辉煌的销售业绩,以144.13万辆登上了日系品牌在华销量第一的宝座,这无疑与本田的“黑科技”发动机有关。
进入2018年以来,本田就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由东风本田CRV引起的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现象的“机油门”事件,无疑给了本田蒙上灰尘。在1月20日的媒体交流会上,本田以一贯高冷的风格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而这次本田选择的“背锅侠”是气候。
![]()
烧机油听过,可机油增多听过吗?
“机油门”事件主要集中在本田1.5T发动机上,很多车主再用测油尺测量机油时,实际油量大幅度高于油标上限,并且还混杂着汽油的味道。很明显这是发动机在运转的过程中汽油通过燃烧室进入到机油底壳里面。此情况可导致发动机寿命简缩短,油耗增高。
![]()
问题到底出在哪?严寒气候成了“背锅侠”
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投诉事件也多数发生在北方地区。在前几日的媒体交流会上,东风本田最高品质负责人加藤文男表示:调查显示机油事件确与气温有关,当温度低时车辆会出现机油液面升高的情况。发动机运行中,一部分附着在气缸内壁的汽油,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油环进入曲轴箱,混入到机油中,导致机油中有汽油味儿,随着发动机的持续运转,机油温度升高,机油中的汽油会挥发,并通过PCV阀进气歧管再次进入燃烧室并被燃烧后排出,如果气温较低,其中的汽油挥发速度较慢,部分汽油残留到机油中,可能会导致机油的液面升高。
![]()
国内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国外的CRV呢?一位网名为“老麻布衣“的加拿大网友做了测试:将行驶了8000公里的加拿大版本田CR-V启动怠速1分钟后熄火,大约5分钟后测试机油量发现机油尺液位正常。该网友表示,加拿大冬天用车环境比国内部分地区要恶劣,今年最低气温已达零下30摄氏度。但全新一代本田CR-V在加拿大上市后,并未听说过有类似问题发生。可见,本田机油增多似乎只具有“中国特色”。
加藤文男在答记者问时也坦言,国内本田1.5T发动机寒冷试验跟北美试验是一样的,不过由于中国与北美地区法规存在一定区别,所以在发动机的设定方面存在差异。就是由于这种差异,投放到中国车型上的本田发动机就这么有特色吗?以至于不得不让气候来当“背锅侠”。从目前CR-V车主以及本田相关车型的车主反馈及投诉看,江苏、广东、浙江三地相关投诉量之和就达上百宗。本田提到的机油增多与气温有关似乎并不合理。
这一次本田让消费者失望了
那些不正常的用车现象在本田的官方解释中都显得“说的过去”,除了超出机油上限30MM免费更换机油外,没有任何的完全解决办法。那不打算召回的本田,在这个问题上,该如何给消费者一个解决方案?何况一些车主的车用了还不到1000公里。难道车主不应该得到本田一个可靠的答复吗?
目前,本田的“机油门”事件还处于持续上升状态。本田是该放下高冷的态度去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了,因为口碑才是品牌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最后让我们一起持续关注事件发展。
转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