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三点,怎么跳舞都美!

学会这3点,怎么跳都美!

跳舞的时候,

眼神、舞感、面部表情,

三者缺一不可。

先看眼神的训练方法

平常在上舞蹈课时,常听老师讲,要把眼神“放射”出去,也就是说,眼神要聚不要散,眼神不仅要练到“放”出去,要看到很远,更要能“射”出去,具有穿透力、震撼力,要炯炯有神甚至咄咄逼人,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各自的特点和训练环境条件细细去揣摩、领会。


根据笔者本人的学习和亲身实践体验,关于简单的眼神训练方法,可以先学习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运动路线,再做具体的练习。

一:定眼训练法

找一处10米开外的草地或绿树,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心无旁忌,全神贯注的凝视目标25~30秒左右,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进行远看练习;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如此循环三次,坚持练习。

二:转眼训练法

择一僻静处所,全身放松,凝神静气,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8~10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5~7圈。眼珠的转动练习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的达到极限,通过练习眼球的灵活性,眼神灵活,眼波流转,锻炼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三:扫眼训练法

眼睛要像扫把一样,由一个点扫视到另一个平行点,视线经过路线上的东西都要全部看清楚,眼睛尽量睁到最大,这样反复的进行眼睑的张驰练习。

四:凝神训练法

晨曦时分,放松身体,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纳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微停留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数次。

眼睛看着手,心里要有感情,要让喜悦、快乐、忧伤的心情从眼光中流露出来,舞蹈演员可以对着镜子,有选择地尝试用眼睛表达内心的情感,做些诸如喜、怒、哀、乐、怕、恐、悲等的常规练习,或用“怀疑、警惕、思索”自编故事动作等,加强对特定表情的训练,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眼神的表现要自然,要符合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时空要求,蒙古舞的时候,要得就是野性,眼神放肆一点,豪放一点,可牵动万人之心;纯女性舞蹈,表现女子柔美的一面的时候,就放开胆子去美、去笑,但绝不是媚。跟舞伴交流的时候,就把他当成你的心上人,以诚挚的眼光去看他,而不是抛什么媚眼。你只需要用你的真心,你的阳光,去感动舞伴,感动观众,感动自己,当你觉得自己跳的最美的时候,观众看你也是最美的。以心去舞,才是真舞,心神合一,神韵自成。

再看面部的表情培养

舞蹈的表情相较于人们日常的表情要更为夸张一些,一般来说面部表情中比较形象的是眉毛,眼睛以及嘴唇。舞蹈多样性体现出舞蹈表情的变化,正因为有这些细微的变化,表情才能传达出舞蹈不同的内在情感。 

(一)惊奇 

惊奇表情的特征是眉毛抬高,变高变弯,眼睛睁大,下颚抬高,嘴张开呈O型。舞蹈里面的惊奇要夸大些,突出“惊”字。很多情况下惊奇往往是跟喜悦联系在一起的。

(二)恐惧 

眉毛抬起并皱在一起,且皱纹只集中在中部;眼孔睁大,眼神惊惧,嘴张,嘴唇紧张,向后拉;咧嘴拉长,同时向后拉。 

(三)厌恶 

眉毛压低,嘴唇紧闭,嘴角下拉,鼻子皱起,脸颊抬高。眉毛、鼻子、脸颊皱紧,嘴巴鄙夷的往下拉,显现出厌恶之情,让人感觉到他内心隐忍着的深切仇恨。 

(四)愤怒 

眉头紧皱,眼睛瞪大,嘴唇或紧闭,或向下张开,仿佛要呐喊。舞蹈《中国妈妈》,日军的暴行使得人们痛失所爱,脸上流露出强烈的悲伤和愤怒之情。

 (五) 高兴

眼角上提,眉毛微微下弯,嘴巴微张,牙齿微露,脸颊自然抬起。如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作为高潮部分的阳台双人舞,两情相悦,舞者的表情轻松愉悦,舞姿轻盈,舞曲悠扬,内心的高兴显现出来。 

(六)悲伤 

眉毛内角皱在一起,抬高,嘴角下拉或颤抖。在舞剧《白毛女》中,当女儿被抓走之时,杨白劳脸上的悲戚、嘴角的颤抖,显现着杨白劳悲伤、无奈、担心害怕的情绪,展现了表情对舞蹈人物形象塑造的张力。 

“以情带舞,以舞传情”。没有表情的美人如一尊精美的陶瓷娃娃,没有表情的舞蹈像机械的广播体操,这些都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最后看舞感的培养

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味、韵、乐、情”

味:指舞蹈种类的风格特色,它的一招一式,有的甚至经过几百年的锤炼,而别具一格。味就是强调掌握“原汁原味”,地道而货真价实。味,一定要从小培养,就象学语言一样,儿童时期的生理对此接受力强,能学的纯正,年纪大了再学第二种语言,多少都会有痕迹。所以舞蹈的味,也是区分专业、半专业、业余水平的重要分水岭。教一种舞蹈不是简单地教会一些动作,而同时要使学生们了解此舞蹈的民族性格、地区的特点、时代的特征、动作的性能和内涵等,把味灌注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

韵:我们指的是在舞蹈动作规格基础上的协调感觉。就是要掌握动作快慢的性质特点、用力的时间火候、运动路线、呼吸与动作起伏一致、头眼躯干四肢配合好,使每个动作、整个舞蹈顺畅、自如、优美。要大到现实的效果,必须有内在的感受。“你要真正知道在做什么?如何做才是对的。”当你把腿伸出去的时候,你的神经中枢很清楚的支配发力肌肉的力量、所到方位,支配感觉一直到末梢。别的部位配合好,使之成为完美的整体。

乐: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我们认为这话虽不够确切,但同意它所强调的——音乐对舞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舞蹈,都是先有了音乐,再按照音乐去编舞。在舞蹈专业课上,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能把伴奏当作单纯的伴奏,教师首先做到所编的组合或舞蹈要与音乐曲目协调,才能要求学生理解音乐的性质,合好节拍,动作韵律与音乐节奏融会贯通,追求丝丝入扣。好的伴奏音乐,确实能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

情:不论什么艺术种类,它的表现力都离不开情,有情才有血有肉,才有感染力。舞蹈又不象话剧、歌剧和戏曲,可以用语言来传情,它是纯粹的形体表演艺术。舞蹈的情不仅要用脸部表情,身体其他部分都同样地要参与表现;情的出发点是内心感受,内心有感才洋溢出情。有些人性格内向,不敢于表现,就要突破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如果老想着“我是在表演”,那么就会做作,要把自己融入到舞蹈中,就会觉得我应该是这样,成为自然的流露。

来源:舞蹈网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田野少年

田野少年

擅长 其它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