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个大熊猫“伊甸园”

  •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内的大熊猫在吃竹子 (图源自拍)


    成都有个大熊猫“伊甸园”
    ——四川游记之一



       早春三月,我们一行兴致勃勃游览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有一条宽阔的熊猫大道与市区相连,交通极为便利。走进大门,只见基地内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巧妙融合,翠竹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我是见过大熊猫的,但最多只见过一对,而且是隔着玻璃围栏,游客又很多,不能爽心观赏。这回,有生以来第一次和这么多大熊猫近距离接近,真是大饱了眼福。
       只见大熊猫有的抱着青竹津津有味地在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地在低头闷吃,可谓“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鼓腹而歌,以乐其生”矣。又见大熊猫有的伸展四肢在酣睡,有的正襟危坐在发呆,可谓“饭香贫始觉,睡味老偏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虽然摄影水平非常业余,带的还是数码傻瓜机,但总归还算拍了不少自己满意的照片,有时间欣赏欣赏心满意足。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并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与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仅分布于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野外总数不足1000只,80%以上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境内。成都所属的崇州、都江堰、大邑、彭州及邛崃等地均有大熊猫出没。她是四川独特而宝贵的自然资源,凡是到四川来的中外宾客,都以一睹大熊猫风采为快。
       大熊猫被国人发现并予以重视很晚,说起来还得提及几个外国人。1869年5月4日,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宝兴)捕捉到了当时称为“黑白熊”的大熊猫,以后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熊猫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6年,美国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在汶川县草坡乡捕捉了一头大熊猫并运送美国,使大熊猫从博物馆走进大众,她不仅珍稀,而且尤其可爱,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的动物明星。但同时,各西方大国竟相到中国捕捉大熊猫。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
       按国际上保护濒危珍稀动物的成功经验,大熊猫保护必须采取就地保护与移地保护结合进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人工繁育扩大大熊猫移地种群数量,经野化训练和适应性过渡阶段后,最终将其放归大自然,以扩大和复壮野生种群,维持和提高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延续该物种,让其与人类共存之目的。
       经十余年建设,基地现已完成第一、二期工程。建成并逐步完善了研究中心、现代化产房和兽医院,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建成了大熊猫成体、亚成体及幼体饲养区,为大熊猫创造了良好的栖息条件。
在人工繁育大熊猫方面,基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80年成都动物园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冷冻精液繁殖成活大熊猫以来,在仅有的原6只大熊猫基础上,截至2000年3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及成都动物园共繁殖成活大熊猫36胎,产56仔,成活半岁以上的达32仔,现存28仔。更可喜的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第三代大熊猫目前也已在基地繁育成活。
       我们在游览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过程中,处处感受到基地优越环境和工作人员的优良服务。每当我们走到任何一个大熊猫在野外的栖息处时,都可以看到保护执勤的工作人员。我们还参观了基地内的大熊猫博物馆,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的专题博物馆。馆藏极为珍贵丰富,对帮助人们对大熊猫的认识研究、保护拯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听介绍,成都市政府已作出三期扩建工程的规划,扩建后的大熊猫基地面积达230多公倾,将着力为大熊猫创造近似于野外的生活环境,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经过野化训练和适应性过渡阶段后,再放归野外栖息地,以最终达到延续和保存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之目的。
       当我们徜徉在森林竹海之中,禁不住地称赞这里真是大熊猫的“伊甸园”。同时,我们也切实地感受到,人类在拯救大熊猫,其实也是在拯救人类自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也是人与熊猫共同的家园。希望能有机会到成都的博友们,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可爱的大熊猫。

  •        



  • 繁育基地千姿百态的大熊猫憨态照片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评论列表 写一个评论

浦江客
05-09
感谢编辑在网站首页“文创精选”栏目重点推荐,欢迎大家评论指点!!!
浦江客
04-16
感谢编辑在网站首页“旅游”栏目推荐,欢迎大家评论指点!!!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浦江客

浦江客

擅长 历史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