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新疆伊犁昭苏天马旅游节之旅散记(图)

    2017年7月14日至19日,记者应邀参加在新疆伊犁昭苏举行的“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虽然行程不足一周时间,但美丽的新疆伊犁昭苏之旅,却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

伊犁昭苏风光(摄影:冯赣勇)

对于大美新疆来说,记者始终认为与此有着极深的缘分,虽然此次已经是记者第五次来新疆了,然而几次新疆行的经历都历历在目。1999年8月,因参加中国记协全民健身采访小分队首次来疆,那次乌鲁木齐吐鲁番、天池、奎屯石河子克拉玛依伊宁霍尔果斯口岸察布查尔北疆基本走遍了。转年8月因拍摄《中国民族体育》电视系列片,喀什、麦盖提、巴楚阿图什、英吉沙、布伦口草原等南疆地区又走了一趟。接着,2011年7月又是一次吐鲁番、天池、喀纳斯全景游。五年后即去年2016年底又进行了一次“探访当年库尔班.吐鲁木足迹,喜看和田今日新气象”的专题采风行。虽说对于记者来说,参加天马旅游节已是五次新疆行,但却对此行依然充满了期待。

昭苏晚霞景色(摄影:冯赣勇)

20017年7月14日上午,记者与人民日报宣锐锋、谢龙,新华社贺萌,中央电视台李世英、刘道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赵博,光明日报郭俊锋,中国新闻网李月娇,中国文化报邓华,人民政协报徐金玉,中国旅游报王立华,凤凰网张军波等一行,从首都机场T2航站楼乘南航CZ6931航班启程出发,经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转机后飞抵伊宁。接着又乘昭苏宣传部的接机车,历经6小时45分钟的车程,于当晚22:00抵达下榻的伊犁州昭苏伊昭骏温泉大酒店,虽说此时的新疆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但此时天边的夕阳晚霞却显得异常壮美,这给奔波劳碌整整一天行程的记者们,多少带来了几许精神视觉上的美好享受。

昭苏油菜花海(摄影:冯赣勇)

2017年7月15日上午,率先从北京前期抵达的记者一行,在伊犁昭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廷均的安排下,由昭苏县宣传部姜涛与昭苏农业局种子站书记杨小彬等人的陪同下先后前往位于昭苏县的新疆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新疆郁金香生物科技公司及天马文化博物馆参观,观赏了昭苏魅力无穷的油菜花海与紫苏花海的壮观景色。

昭苏草原上的毡房(摄影:冯赣勇)

从下榻的酒店驱车前往目的地的途中,远眺是云雾缭绕的天山山脉真是壮观,出了县城不远,一片片黄色的油菜花海与紫苏花海交相辉映的美景撞入人们眼帘,偶尔还能看到类似蒙古包样式,其实是哈萨克族人住的毡房;以及放牧的马、牛、羊群,真是好美啊。

农业科技园一角(摄影:冯赣勇)

首先来到新疆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参观。在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总工刘秋琼博士的引领介绍下,大家在这里,面对规模庞大的种植区内那些上百种用于中药材的植物品种,不仅多少普及了一些中药植物种植的知识,更是大开了眼界。

农业科技园中的植物(摄影:冯赣勇)

刘秋琼博士介绍说:这个科技园建有百花园、百药园、百菜园、百树园、百草园、实验田等总计上千亩,并创建亚高原特色植物基因库,对昭苏高原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野生特色药材、林木进行收集、整理、鉴定、种植和保存,现已移植包括紫草、红景天、乌头、芍药、贝母、野郁金香等野生药用植物共125余种。

农业科技园中的母菊(摄影:冯赣勇)

如今,昭苏农业科技园区可谓是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的窗口、绿色循环农业示范的典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板。特别是由于农业科技园周边处于一片茂盛的油菜花海之中,更显得这里别有一番情调与魅力。

记者一行在昭苏留影(摄影:姜涛)

结束了农业科技园的参观,驱车不远来到对面,只见眼前是一片绚丽多姿的紫色花海,原以为是薰衣草或郁金香之类,后来当地人介绍说,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桂荏、白苏、赤苏、红苏、黑苏、白紫苏、青苏、苏麻、水升麻等。其生长适应能力很强,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一般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而且紫苏也是用作提炼花精油等原料的特有花草,站在田边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紫苏花海景象蔚为壮观。

从路边看紫苏花海(摄影:冯赣勇)

记者在此看到,紫苏花海对面就是一片片的油菜花海,刚好在此有两处观景台和不大的停车区域,只见南来北往自驾车旅游的游客们,大多在此纷纷驻足,停下车来进入花海观光揽胜。进入花海中的游客们举着手机,拿着照相机在这里尽兴地摆着各种pose留影,到处洋溢着一派欢声笑语。

拍下盛开的紫苏花(摄影:冯赣勇)

从紫苏花海来到新疆郁金香生物科技公司参观,在这里记者一行通过新疆伊犁州第十三届政协委员、郁金香生物公司公司苏华董事长的介绍,看着这里展示的各种类型用郁金香提炼生产的香水,了解了有关郁金香的发展历史概况及其应用价值,可谓获益匪浅。

郁金香生物公司展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苏华董事长介绍说,400多年前,野生新疆郁金香通过骆驼传到土耳其,继而到了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如今400年后的今天,野生新疆郁金香的母产地新疆天山北坡的一些地方开始举办郁金香节,自此,郁金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者乡土情结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同处天山北坡的新疆昭苏县“郁金香路”走得更远。

郁金香历史繁衍图(摄影:冯赣勇)

我们郁金香生物科技公司是中国新疆首家专业从事郁金香花卉产业链的进出口公司。以万亩郁金香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发郁金香旅游观光基地、发展郁金香式家庭农场、弘扬郁金香传统文化、完美诠释“生态、生活、健康”的国际品牌。

苏华向记者介绍郁金香香水(摄影:冯赣勇)

与此同时,我们在伊宁市开发区管委会这边有一个经济孵化园区做一个基地研发,郁金香的研发就是做一个切花,做一个冷链,在今后能做到在咱们伊宁市当地,包括中亚五国这一块,都能销售到。这样,也为我国提出并开展的“一带一路”倡议,做出我们的一点微薄的贡献。

参观郁金香生物公司留影(摄影:倪志伟)

当日上午最后参观的是位于伊犁州昭苏喀尔坎特草原天马旅游文化园内的“天马文化博物馆”。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号称“天马的故乡”,源于昭苏在汉代属于乌孙国,汉武帝时乌孙国曾进献乌孙马,武帝赐名“天马”;后来又有人进贡了西域大宛的汗血马,于是他又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而称汗血马为“天马”。故此,“天马”、“西极马”亦都是伊犁哈萨克马的先祖。汉武帝曾作《西极天马歌》云:“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千古传为佳话。

参观天马文化博物馆(摄影:郭锐锋)

2003年昭苏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在这座以马为主题文化的新疆天马博物馆里令人大开眼界。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馆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马和马产业发展的科研成果,并向游客推荐体验***骑乘、户外探险的乐趣,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特别是这里以马为题材拍摄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图片真是给人印象深刻。

天马文化博物馆展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2017年7月16日11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游局、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马业协会、昭苏县人民政府等承办的主题为“马与世界--打造天马文化、彰显天马精神”的“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在新疆伊犁昭苏县天马旅游文化园盛装开幕。

旅游节开幕式现场(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上午九点多就驱车来到现场。只见开幕式现场彩旗飞舞,人声鼎沸,欢腾热烈的景象洋溢在整个开幕式现场。本届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旅游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人们可尽情、尽兴的参与活动,亲身领略“牧歌昭苏 天马故乡”的大美风光,感受昭苏淳朴的风土人情,体验昭苏健康的原生态生活!

开幕式升国旗仪式(摄影:冯赣勇)

“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可谓精彩纷呈。上千人的表演加上六千多匹的万马奔腾营造了一个气势如虹的场面。开幕式以《马与世界》、《马踏祥云》、《策马扬鞭》、《天马欢歌》、《万马奔腾》等五个篇章组成。

热烈的旅游节开幕式(摄影:冯赣勇)

由数百名青少年组成的五颜六色以“马”为主题的图形方队和与身着绚丽多彩民族服饰的各族青年舞蹈队完美结合,他(她)们精彩并极富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令人赏心悦目;而由数千名奔驰在草原上的“万马奔腾”的景象更是尤为震撼,“马与世界”多元民俗文化大型表演,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摄影:冯赣勇)

随着“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的正式开幕,陆续将有丝绸之路杯速度赛***赛、昭苏.澳洲神奇百万杯速度赛***赛、中国马会"国家仪仗马杯”速度赛***赛、新疆“育马者杯”速度赛***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马会杯”速度、速步赛***赛等赛事,2017“天山论马”高峰论坛暨中国首届“中亚马产业论坛”、“大美昭苏.印象定格”摄影展“牧歌悠扬.昭苏唱响”群星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以及“邂逅草原”大型篝火晚会民俗表演、自驾露营、招商洽谈会等20余项精彩活动。

杂技表演《你好!爱情》(摄影:冯赣勇)

新疆伊犁昭苏县举办以“马与世界”为主题的天马国际旅游节,积极打造天马文化、彰显天马精神,逐步推动昭苏县全域旅游业的战略升级。同时,昭苏县不断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娱乐、通信等功能,增强旅游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进入性;同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主动推出各类优惠政策,给区内外游客以最大的优惠空间,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紧张激烈的叼羊比赛(摄影:冯赣勇)

伊犁昭苏宣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廷均向记者们介绍说,昭苏县最大的三个特点集中可概括为:马产业、全域旅游与食品安全等三大项。而此次举行的“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可以说是也将全方位地展现这三项特点的相关内容。

俯瞰万马奔腾(图片提供:李文武)

记者在昭苏期间,耳闻目睹,充分体会和感受到了新疆伊犁昭苏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独有特色,昭苏也是新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之一,这里的雪山冰川、湿地草甸、森林峡谷、湖泊山岳和广袤田野,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美。

伊犁昭苏风光(摄影:冯赣勇)

昭苏草原的夏季是七彩世界,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色的雪山,绿色的麦田,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香紫苏花,奔跑的马群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便是新疆面积最大、最美的大草原——昭苏大草原。

从昭苏远眺白雪皑皑的天山(摄影:冯赣勇)

昭苏是伊犁河谷降水最充沛的地方,年降水量达到800多毫米,和我国淮河流域的降水量相当。草原最需要的也是水,加之昭苏县肥沃的黑钙土,因此,昭苏的大草原非常茂盛,“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地方比比皆是。

苏草原牧歌(摄影:冯赣勇)

昭苏大草原的美,还不仅仅是因为大面积牧草肥嫩茂盛,更在于她是变换的多彩的草原。5月的草原,以绿色为基调;6月的草原,紫色的花和白色的花在草丛中烂漫;7月,作为盛产油菜的昭苏县,迎来大面积的油菜花盛开的时节,草原与油菜田相间,碧绿金黄,真的是只有上帝之手才能织就这样美妙的锦缎!8月、9月,麦子开始成熟,土豆花也开始大面积开放,它们与草原搭配,又是另一幅自然美景。

伊犁昭苏草原上的马群(摄影:冯赣勇)

关于天马国际旅游节,记者了解到,昭苏县从1992年开始,已经连续25年举办了天马旅游节,这一节庆活动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马术运动爱好者和游客的关注,昭苏被广泛认可为在全中国最适合兴办和发展马术运动、赛事的最佳地点。从2013年开始,“天马节”被确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旅游节庆活动。

天马旅游节开幕式盛况一角(摄影:冯赣勇)

本届天马国际旅游节可谓规模盛大,意义深远,通过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天马文化,将天马国际旅游节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马文化核心展示区,对宣传伊犁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唱响“牧歌昭苏.天马故乡”品牌有着积极的意义。

前往夏塔途中的路牌(摄影:冯赣勇)

2017年7月17日,记者一行在昭苏宣传部戴洋同志的陪同下,从昭苏县前往夏塔风景区观光,沿途风景旖旎。昭苏县的夏塔是一处富有神奇色彩的旅游胜地。夏塔,是蒙古语“沙图阿满”的译音,为“阶梯”之意。邻近天山主脉。原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现为夏塔柯尔克孜民族乡政府所在地。夏塔河由丛山峻岭一泻而出,组成了一条魅力独特的古文化风景线。

夏塔街景(摄影:冯赣勇)

从昭苏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于中午时分抵达距昭苏县城西南70多公里的夏塔风景区。车子在大峡谷中行进,25公里的途中尽显新疆特有的地貌景观。成片的绿茵茵的塔松在冰山的映衬下十分壮美。昭苏夏塔是一处颇具神奇色彩的旅游胜地,地处海拔6995米的“天山之父”汗腾格里峰下。

夏塔景区门首(摄影:冯赣勇)

夏塔景区内的夏塔草原是西天山最秀美的草原,有完整的原始森林类型及植被是整个天山森林生态系统最为典型的代表。夏塔峡谷,状如长廊,两岸壁立,势同屏障,中间的夏特河水时缓时急,奔流不息。这里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

驱车进入夏塔景区(摄影:冯赣勇)

夏塔峡谷又称唐僧古道,它翻越天山主脊上的木札尔特达坂,距峡口30余公里处是伊犁颇有名气的夏塔温泉。水温在42-64之间,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溯夏塔峡谷上行20公里,云雾缭绕的木札尔特(古突厥语,意为冰达坂)雪峰便横亘眼前,据说这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必经之地,唐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就是这里。峡谷沿途多见石筑阶梯,系古道之遗存。

夏塔雪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夏塔精彩景点尚有草原石人、规模宏大的乌孙古墓群和夏塔古城遗址等,此分布在夏塔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上。记者一行驱车抵达景区尽头的夏塔温泉,这里登上153级的台阶来到观景平台上俯瞰,周边景色尽收眼底。抵达夏塔温泉处已无公路,只能乘景区内的小观景车,驱车行进4公里抵达景区最深处的青蛙泉。这里也是与雪山最近的观景位置。

蜿蜒流淌的夏塔河(摄影:冯赣勇)

在昭苏时,你能感到这里除了夏季的凉爽外,天气也很怪异。从夏塔古道回到昭苏县城时,阴了整整一天的空中,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可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阳光的沐浴,突然一场瓢泼大雨在明媚的阳光中倾天而降;好一场太阳雨,在北京很是少有。接着天空又出现了一缕彩虹,说话快晚上十点了,太阳还悬在空中迟迟不愿离去,梦幻般的夕阳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雨后夕阳景色(摄影:冯赣勇)

2017年7月18日,在昭苏宣传部李文武的安排下,记者一行上午来到伊犁昭苏种马场参观。这里作为中国伊犁良种马繁育基地、新疆现代畜牧业试验示范基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马术训练基地,近年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引进奥尔洛夫、英纯血、阿拉伯、阿哈捷金等10个世界优良马种,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和马种遗传资源最丰富的马场。

参观种马场(摄影:冯赣勇)

伊犁昭苏种马场是现存栏马7000余匹,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和马种遗传资源最丰富的马场,并依据市场需求,向运动马、乳用马、肉用马三个方向进行产业开发。此外,该马场养育的马匹,参加区内外大型马术赛事累计获得奖牌150枚;创造了新疆在全国民运会马术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万马奔腾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种马场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在这里,记者看到这里的各种设施很完备。一排排宽敞的马厩分布于场内,来到这里时正赶上部分马匹拉出来被饲养员栓在马桩上,进行刷洗放风晒太阳。一匹匹俊朗威武的马匹显得极为健壮高大。种马场后面还拥有一片一望无际绿茵茵的草场,只见几匹马也分布在这里悠闲地在草地上徜徉。

种马场内的骏马(摄影:冯赣勇)

离开昭苏种马场来到伊犁昭苏知青馆参观。这里是伊犁昭苏原灯塔牧场老办公阵地改建而成。自2012年,伊犁州昭苏县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以来,在梳理史料时发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来灯塔的知青很多,萌生建知青馆的想法。

昭苏知青馆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昭苏县知青馆从动工到正式开馆历时两年时间。灯塔牧场知青馆的知青名单经过4次修改,现在知青人数近百名。目前,伊犁昭苏县灯塔知青馆是新疆唯一的以70年代知识青年下乡为主题都展馆。该知青馆已成为昭苏红色旅游一大热。展馆以“史脉为线、图文与实物相互印证”,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示当年知青生产生活全过程,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等文献记载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参观昭苏知青馆(摄影:冯赣勇)

离开知青馆不远,在公路对面有一处油菜花观赏区。虽然几天来在伊犁昭苏满目都是油菜花海的景观,多少都点视觉疲劳的感觉,但是这个专为拍摄的景区里分布着风车、彩车、勒勒车、小桥、观景拍摄平台等多少还有几许特色。为此,同行的《光明日报》记者郭俊峰拿出一直随身携带没有机会使用的航拍器终于派上了用场,航拍了一组油菜花海景致。

航拍油菜花海(摄影:郭俊峰)

在昭苏最后的行程是瞻仰拜谒位于新疆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洪那河畔的圣佑庙。这是一座始建于1889年,清幽肃穆,壮观宏伟,四周围墙环绕,系中国边锤难得的一处古建筑。昭苏圣佑寺藏语称“金吉铃”,蒙古语为“博格达夏格松”,如今也是新疆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这一带蒙古族牧民求神祈祷的场所。

走进昭苏圣佑庙(摄影:冯赣勇)

走进圣佑庙内,只见其建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严整。中轴在线依次陈列有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和后殿,东西两侧各有硬山顶的配殿,并有东楼、西楼与之相对应。圣佑庙院中还修建有八角形平面的两层两檐楼亭。大殿的平面为方形,有七开间。二层为歇山顶,出檐深远,举折高。

圣佑庙大雄宝殿(摄影:冯赣勇)

据庙内喇嘛介绍,圣佑庙的整体布局和中土佛教相似,但细部处理仍透露出藏传佛教的特点。圣佑庙的整体布局呈中轴线结构,有山门、钟楼、鼓楼等。殿有重檐,汉式的大歇山顶,殿顶正中有银色金属法器装饰,但不是常见的法轮或莲花。

圣佑庙庭院一角(摄影:冯赣勇)

圣佑庙的主殿之前也有类似天王殿的结构,但此殿中空无一物。各殿均已无匾额,主殿前方两侧的殿堂应是药师殿和密宗殿。圣佑庙殿房有些窗棂上系着细布条,有几处还有印着着藏文的白色经幡,上绘驮法器的骏马形象。

俯瞰圣佑庙(摄影:冯赣勇)

记者登上大雄宝殿的二楼,居高临下地俯拍了圣佑庙的景观,感觉从高往下看庙宇庭院,由于角度的不同,显得别有一番庄严的气势。从大雄宝殿的二楼上下来后,按照喇嘛的指点,记者顺时针摸了一圈转经筒,以表对瞻仰圣佑庙的虔诚之心。

漫山遍野的塔松(摄影:冯赣勇)

2017年7月19日,记者一行圆满结束了新疆伊犁昭苏之旅的五天行程,上午08:30,从下榻的伊昭骏温泉大酒店开始驱车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进发。沿途翻山越岭,矗立在漫山遍野的塔松、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壮美的白峰山等景致,随着相机快门一连串的啪啪作响之声,一幅幅新疆北疆的大自然美景,留下了此行伊犁昭苏之旅的美好记忆......(图文:冯赣勇)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7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CNR赣勇

CNR赣勇

擅长 旅游 文章的撰写

男,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记者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