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状元”郑人元赴美上大学后对中美教育的感悟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最终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假如要想去美国上大学,第一个问题是我应该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学校?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所有的成功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人到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从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对中国人来说,从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事。

毕业季

那么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生活,那就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社会总是在进步、变化的,今天你觉得一个舒适、安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也许数年后就有可能变得落后,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境地,人总应该有点进取心吧。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其实在美国也只有不到30%的人在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大多数人在从事和专业无关的工作。

美国人认为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彽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美国人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所以他们喜欢学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然后再进入商界和政坛。

二、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不知不觉把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一套是非观和人生观传授给孩子,结果就是孩子们完整地接受了父母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却仍然无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很多父母都在“爱”的名义下,粗暴的规划孩子的人生,从小学什么由父母决定,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大学毕业是读研究生还是考公务员,最后跟那个女孩谈对象,中国孩子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奥巴马和大学生

大多数美国学生都不会在本科毕业之后立即读研究生,而是进入社会体验几年或者十几年,甚至有人在没进入本科或者刚读了一两年之后,中断学业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总是认为带着经验阅历进入研究生院才能学得更多,在职业生涯里遇到一个学位造成的瓶颈了再去申造一个学位。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尝试很多领域,真正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之后,再带着自己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去听课,真是把读研的时间和钱花在了刀刃上。再看看我们中国的考研大军,非常的盲目,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去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讲座,听听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可以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己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哪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三、大学,不仅仅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设计要求里,毎个学生通常必须修满一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有过较好的教育,就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以,不管你学的专业是什么,多去关心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地理、天文、生物、数学、美术、音乐这些学科吧,为什么犹太人世界上各个领域取消这样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对各种学科的知识“贪得无厌”!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高度,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领导,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天哪一门知识就会在一个重要的时候派上大的用场!乔布斯不就是从他感兴趣的大学书法课中获得苹果独特字体的灵感的吗?

毕业的狂欢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很多东西: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领导能力、批判思维、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等等。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加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有兴趣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

四、做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

大学生活

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点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呢?

每个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学生,肯定有这样的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但美国的大学生在干什么呢?他们在为朝鲜人进行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和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饮用水问题……,他们在做一些真、善、美的事情。

中国人在各方面总是想大干快上,始终处于焦虑、急躁的状态,经常听到媒体宣传,某个天才少年,十五岁就上名校,二十二岁就博士毕业,这样的宣传有什么意义,知识、社会经验、财富和人生都需要时间的积累,真不知道中国人急什么?

其实,人们就是个过程,我们需要看更多的美景,享受更多美好的人生,而不仅仅是名利。

(原作:郑人元, 改编:老王闲话)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Richard

Richard

擅长 美食•养生 文章的撰写

美好而适当的沉默是智慧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