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诗作《有的人》,是谁不让老师们安心的教书?

近日,笔者在全国教师交流群里看到一首诗,名字是:教师版《有的人》。这首诗受到大家热议,深为感动。

大家都知道,《有的人》一诗的原版为著名诗人臧克家,这首诗被语文教材选用,从而家喻户晓。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 山东潍坊诸城人, 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

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

他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了自己对纪念鲁迅先生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鲁迅先生甘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甘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有力的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深刻的揭露了为人民服务的人在人民中永存,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灭亡的道理。

而教师版《有的人》,太多的说出了一线教师的无奈!有多少老师就是处在这种氛围之中,不是老师的怨气多,而是老师真实状态就是这样。

这首诗写出了人们对教师群体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一是:有的人尊重教师,给教师以最高的评价;

二是:有的人谴责老师,认为教师补课,“师腐”;

三是:有的人表面尊师,背地里对教师动刀;

四是,有的人当了领导,却批评教师不用心工作。

五是,有的人是伪专家,用闭门造车的教育理论来误导教师;

六是,有的人误解教师,工作轻,收好高。却不理解老师的辛苦。

七是,有的人作为管理者,过度呵护孩子,让教师不敢管学生。

八是,有的人仇视教师,杀害教师,让教师为工作而受劳累,又为性命不保而担忧。

最后,诗作呼吁大家一定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作为一种生存的职业,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良心坚守讲台。希望教育的环境能越来越好,让老师们安心的教书,给教育以美好的未来。

我们认为,此诗的作者一定是位一线的老师,不然其作品不会如此真实的反映出一线老师的一种不正常的生存状态。诗作的最后,真实的喊出了广大老师的心声。

附:一线教师版《有的人》

(一)

有的人

把老师捧的高高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让我们容光焕发

分外自豪

(二)

有的人

强烈谴责老师

课上不讲,课外辅导

挣的补课费不比贪官受贿少

“师腐”的大帽子

压弯了我们瘦弱的腰

(三)

有的人

天天嘴里喊着

尊师重教

一转身

却把“讨薪”的老师

关进监牢

(四)

有的人

一节课没教

年纪轻轻却混成了领导

坐在高高的台上

对教过自己的老师

进行业务指导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怼的我们面红耳赤

连做检讨

(五)

有的人

几乎没进过学校

坐在办公室里

创造出教育理论一套套

快乐学习、赏识教育、翻转课堂……

改来改去

教了二十多年书

却发现越来越不会教

(六)

有的人

羡慕老师

假期多,待遇好

还有家长送红包

却看不见

那堆成山的教案、作业

还有那总也写不完的迎检材料

如果班里再有几个捣蛋鬼

不出一周准让你患上“三高”

(七)

有的人

呵护“幼苗”

制订了《幼苗保护法》

却忘了发给“园丁”一双手套

稍有不慎碰了“枝条”

轻则记过警告

重则饭碗不保

(八)

有的人

讨厌老师的管教

竟向弱不禁风的老师

举起了尖刀

济源、永城、沅江……

一桩桩***

让人感到2017年的冬天

比往年来的早

(九)

有的人

似乎忘了

谁没受过老师的谆谆教导?

无论你是官员,还是富豪

你取得了优异成绩

老师比你父母还感到荣耀

可曾向你索取一丝回报?

粉笔不止染白了我们的鬓角

还有那伤痛的老腰

(十)

有的人

请理解老师

我们是人不是神

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育好

你未曾教过学

怎能知道老师的无奈和烦恼?

让教育少些折腾

让我们能安安心心教学

惟愿在这三尺讲台上

让我们相安无事

慢慢迎接春天的来到!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里程

里程

擅长 艺术•生活 文章的撰写

一切皆是缘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