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俗的固有观念中,认为年轻时应该父母养孩子,年老时应该孩子养父母。
这种观念当然没有问题,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是一种良性的道德规范标准。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标准,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转变不是说丢了尊老爱幼的传统,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
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都在变。虽然现在处在一个全民奔小康的状态,但是,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总感觉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相比以前,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买房等等各种开销,很多能一眼看到头,会负担一辈子的压力。物价高,房价高,虽然现在赚的钱比以前多,但相比物价房价来说,还没有以前轻松。
这种生活的压力,单拿一样来说,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综合起来说,那就是不小的压力。不光年轻人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很多做父母的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父母老了之后,年轻人拿什么去养?
除非你不结婚,专心等父母老了给他们养老,否则,你结了婚,给父母养老就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很多时候会让你感觉到有心无力。
不过这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所存在的困难,其实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很多做子女的之所以觉得给父母养老压力大,是因为没钱没时间。很多父母指望孩子养老,很多时候也是缺钱缺陪伴。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觉悟和努力,早点认识到这个问题,早点积累资本,这样等年纪大了才会一切顺利。
50岁的康叔虽然年纪大,但是觉悟很高,他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从来不指望老了以后依靠孩子,他只想依靠自己。
![]()
“别指望孩子给你养老,老了以后靠自己就行!”康叔年轻时跟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自己生活压力很大不说,看着父母一天天变老,他很心急,怕自己来不及尽孝。
可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父母手里没什么积蓄,唯一指望的就是他。
他既要承担给父母养老的压力,又要承担自己的生活,这两重压力对年轻的他来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事。虽然当时很无奈,但转念一想,“无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努力奋斗!”
那时的他就认识到:如果自己一直怨天尤人,那么就算过了十年二十年,依旧会原地踏步。与其这样,倒不如从当下开始改变。
努力工作,之后自己创业,一个人咬牙坚持,平时还抽时间回家陪伴父母,这成了那些年他生活的重心所在。
他的条件改善了,一切自然变得很容易了,不光自己的生活轻松了很多,也有钱有时间用来尽孝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他本不想结婚,怕结婚之后会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会让一切重新变得困难。但父母不同意他不结婚,他也只能听命。
结婚之后,既要照顾到自己的家庭,又要照顾到父母,真的比他没结婚时艰难很多。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咬牙坚持,直到多年后父母离世。
父母离世,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事。长时间的坚持,让他学会了坦然面对一切。父母不在了,他唯一的重心就只有自己的家庭了,这才开始做长期的规划。
![]()
他有一儿一女,别人都说他幸福,说等他老了之后,可以指望两个孩子。对别人来说,或许会理所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可是他没有,他觉得老了之后指望孩子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可万一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呢?如果指望不了孩子呢?
这种问题,别人可能从来没想过。但他不得不想,因为他的父母也指望过他,他深知作为孩子,既要承担自己的生活压力,又要承担养父母的压力有多重。
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这种双重压力,他觉得自己还没到年老那一天,为什么不创造另一种可能性呢?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呢?
这种觉悟,让他重新燃起动力,又回到了背负双重压力的状态:既要养孩子,又要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辛苦当然很辛苦,但是多年之后,等两个孩子大了,都独立了,他也就轻松了。
50岁的他,算了一笔账:除去给孩子结婚用的钱,他手里的钱足够让自己和妻子养老用。花钱方面是不用愁,至于孩子是否有时间陪伴自己和妻子,他觉得那就看孩子自己的觉悟了,不强求,全凭自愿。
他教育两个孩子也是如此,告诉他们要多想着靠自己,年轻时别想着靠父母,以后也别指望孩子给自己养老,自己多奋斗,手里多点资本,才是王道。
如今他的两个孩子都成家了,三个家庭各自安好,一切都很顺利。这对他来说是美梦成真,觉得很轻松。
也正是因为他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当有人谈论“老了以后,儿子和女儿谁更靠得住”的问题时,他告诉他们:
「谁都靠不住,靠自己才是出路。别指望孩子给你养老,你年轻时努力奋斗,老了以后靠自己就行。你们现在那么年轻就想着以后让孩子养老,这种观念还是改改为好。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结婚后根本顾不过来,我们做父母的,就别给他们添乱了!」
![]()
观念的调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上面康叔所讲的那番话,很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这是观念的问题,你是继续遵循传统观念,还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取决于你自己。但不可否认的是:观念的调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幸福!
上面这个案例只是一个参考,我们并不要求所有人都照做。但从现实角度来说,上面康叔的那种观念,对孩子对父母都更有好处。
做父母的如果在年轻时就觉得“反正以后有孩子给自己养老”而让自己松懈,这就会潜伏很多问题:谁能保证你老了之后一定可以指望孩子?万一指望不上呢?你年轻时不打拼,到老了之后没人管,自己也没有钱,那就太可悲了!
很多父母又催着孩子结婚,又指望孩子给自己养老,这对孩子来说是双重压力,很难做到两全其美。你可能觉得做孩子的就该如此,但如此代代相传,每一代都过得很辛苦很艰难,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观念的转变应该从父母一代开始,在年轻时多为以后做规划,同时教育孩子懂得“靠自己”的重要性,如此互不拖累,才会有良性循环。这虽然和传统观念有冲突的地方,但你结合现实去考虑这个问题,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文/东林夕亭)
来源:今日头条其他 原作者:东林夕亭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