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一获亚洲杰出艺人「终身艺术成就奖」(图)

    中华时报10月9日消息(记者冯赣勇)2018年10月6日,美华艺术协会向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凤一颁发亚洲杰出艺人奖「***艺术成就奖」,该奖为亚洲杰出艺人奖最高级别奖项。杨凤一表示,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一殊荣,既是对自己四十多年演艺生涯的认可,也是对于自己在未来进一步传承昆曲及中国文化的鞭策。

周龙章向杨凤一(右二)颁奖

美华艺术协会行政总监周龙章表示,亚洲杰出艺人奖已有36年的历史,最初于1981年由纽约文化局、林肯中心与美化艺术协会共同设立,旨在表彰艺术成就卓越的亚洲艺人及艺术家,分设亚洲杰出艺人金奖、***艺术成就奖及特别奖三个奖项,其中***艺术成就奖,为最高级别奖项。今年的获奖者杨凤一为中国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是首位获得弗罗伦萨国际妇女奖的亚裔女性。

周龙章向杨凤一颁奖

杨凤一表示,今后将会更着眼于培养年轻人才,传承传统文化,在产学研方面也会起到助推作用。她说,自己2009年担任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培养剧院的年轻人,出人出戏;想办法进行推广,增加演出场次,改善演职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办公和居住环境。

北昆院长杨凤一

杨凤一坦言,获得***艺术成就奖后,自己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荣耀和责任。对于传承昆曲,杨凤一感到十分乐观。她认为,年轻观众的回归促进了昆曲演出市场的发展,也给予了年轻昆曲演员自信。

昆曲观众以中老人为主

杨凤一指出,虽然以前的观众以中老人为主,但有时他们是来听戏,不是看戏,有的人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对台上的演员是一个很大打击。据她观察,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令许多国人重新将目光投向昆曲等传统文化艺术,国家也对于“非遗”给予重视与支持,加上剧院采取走进校园等推广工作,现在80%的观众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杨凤一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随着国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民众也有能力进行更多文化上的消费,国人需要返璞归真,看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接受外媒记者采访(摄影:冯赣勇)

杨凤一1982年来到北方昆曲剧院工作,她的表演嗓音优美、开阔,且气深韵足;她以人物情感性格为基础,突破行当限制,吸收闺门旦、小生、武生等不同行当之长,塑造了明珠公主、百花公主、钟离春、白娘子、虞姬等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形成了她大气、典雅、深厚的独特表演风格。

与俄罗斯驻华大使留影(摄影:冯赣勇)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桂冠纷沓而至——首届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调演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优秀知识分子称号、中国第四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等。甚至荣获意大利“2006佛罗伦萨国际妇女奖”。直到她获奖之日,这个奖项已经设立了15年,可她却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至此,她在作为演员的黄金年龄阶段,表演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2009年8月,经过民主选举,她被推举任命为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正值演员黄金年华的杨凤一当选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为此她毅然淡出了热爱的舞台,开始从零学起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

《百花赠剑》剧照选

“当了院长以后,要为昆曲这门艺术谋发展、为全院所有演职员谋福祉,成为我最大的心愿,所以,2009年8月上任时,我向大家做了三个承诺,我说我不喜欢高谈阔论,只希望能踏踏实实做几件实事。”

《天罡阵》剧照选

如今,上任院长已七年的杨凤一不仅实现了当初对大家许下的三个承诺,而且做出的成绩更多。她全力完善剧院的机制制度,通过良性改革,激发整个团队和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她“演而优则承办”,于2013年底连续在京承办“姹紫嫣红开遍——2013全国昆剧优秀剧目展演”等三项全国性重大活动,锤炼了剧院全体演职员队伍;她长期与高校、社区合作,将小剧场推广形式进行到底,为昆曲的宣传普及细分式耕耘……

《白蛇传》剧照选

在剧目创作上,她上任以来,一定要“出人出戏,以戏带人”。她一改北昆往日的沉寂,相继推出了《红楼梦》(上下本)、《续琵琶》、《怜香伴》、《陶然情》、《爱无疆》、《董小宛》《李清照》、《孔子》、《飞夺泸定桥》等等剧目,尤其是《红楼梦》(上下本)荣获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填补了北京市十余年来的空白,成为北京市的骄傲,也展示了北昆旺盛的创作力和前所未有的活力。

来源:中华时报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CNR赣勇

CNR赣勇

擅长 旅游 文章的撰写

男,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记者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