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斋主于文涛点评江南三景

江南美景无数,老夫独点三处。

神交深交已久,果然一见如故。

 

【景一:松江广富林】

那漂浮在湖面的广富林斜坡大屋顶,让我想到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该塔因大师贝聿铭设计而名扬四海,此斜坡大屋顶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感谢松江区侨办为北美华文作家访问团江南行的周到安排,让我们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广富林,我的迷宫,我的梦幻,我的图腾。你的一砖一瓦,无不铭刻着老庄孔孟的印记;你的一草一石,无不发散着唐诗宋词的清香。你是松江的,你是上海的,你是中国的,你是世界的。

松江乃浦江之首,上海之根。有道是:“佘山大境界,问根广富林。”在广富林遗址,我们拜谒了三元宫、皇亭阁、御赐桥、知也禅寺、富林照壁、骨针地标……体会到融传统文化与移民文化于一体的“海派文化”之博大精深。在藏身水下的展示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零距离观看“先民”如何在这块冲积平原上生存劳作,薪火相传,终于迎来了大上海近现代的辉煌。急急而过,匆匆一瞥,只捕捉到若干碎片,以后再渐渐充实吧。

寻根必到广富林,石犁骨针水下存。

按图索骥基因在,先民呼吸依稀闻。

 

【景二:苏州寒山寺】

凡来苏州观光或朝圣者,无不以访寒山寺院、听钟声、品诗韵为姑苏之行之一大快事。历经1500多年沧桑的寒山寺,钟声洪亮,山门大开,迎送八方香客。其魅力,除了来自“和合”精神,还来自一首妇孺皆知的唐诗。话说“安史之乱”时,诗人张继避居吴地,作《枫桥夜泊》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成之后,“天下传诵,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自此,寒山寺香火不断。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所有的宗教都是圣洁的,都是主张节欲行善的,都是有助于芸芸众生寻找精神家园的。作为一个文化记者,我比较注意研究宗教哲学、宗教文学、宗教美术、宗教音乐和宗教建筑。我相信“天助自助者”,不相信“有求必应”。我赞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理,赞美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和谐,赞叹文人画和文人诗中蕴含的禅意。对于当下个别宗教场所出现的低俗与腐败现象,我深感遗憾。

灵秀姑苏双面绣,半为才子半娇娘。

园林寺院翰墨饱,小桥流水桂花香。

 

【景三:南京秦淮河】

同冰清游览夫子庙秦淮河景点。就商业气氛而言,此处同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豫园不分上下。然而,有了一条秦淮河,气氛就大不一样。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南京城内的内秦淮河一段就是著名的“十里秦淮”。明末四公子和秦淮八艳都在此留下或风流倜傥、或凄婉动人的轶事传说。当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同朝代更替的血雨腥风糅合在一起,便会产生“长恨一曲千古谜”的凄美故事。名妓李香君的坎坷遭遇就是一例。

步入李香君故居陈列馆,便见明清风格的青楼格局:客厅,琴房,卧榻,推窗便是风情万种的秦淮河。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背景,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现权奸与清流之间的斗争。李香君“血溅诗扇”一幕尤为惨烈。坦而言之,我是带着几分敬意来造访的。香君无辜:可怜一枚无暇玉,误入风尘花柳中。香君不凡:花容兼玉质,侠骨共冰心。香君不死:千年之后,仍有余香。

夫子庙前注目礼,秦淮河畔独沉吟。

青楼一曲桃花扇,花容玉质李香君。


【2018年10月30日,北京】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于文涛

于文涛

擅长 文学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