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亚特兰大笔友


【第一封信】

    你好。感谢你在各种场合对我的褒奖,实在受之有愧。能参加亚特兰大华人笔会是我的荣幸,笔友们的热情让我感到非常温馨。用笔友若敏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心情:认识你们真好!我认真拜读了《亚特兰大笔会文集(2009, 2010, 2012)》,非常欣赏笔友们的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王会长的旧体诗词很见功力,嵌名联和嵌名诗更是独具一格。我本人对诗词格律基本不懂,所以只能写点顺口溜,美其名曰自由体。郭沫若诗句:爱山还爱海山海皆爱之。山体森严律,海是自由诗。 不管是新体还是旧体,只要能抒发我们的激情,都可以算是

    亚特兰大真美,蓝天,白云,绿树,森林连着森林……如此美丽的环境,怎么可能不孕育出优美的文字和诗篇?由于我不是全年住在亚特兰大,所以不能经常参加笔会的活动,大多数时间只能在网上同笔友交流。请原谅。另外,我想购买《亚特兰大笔会文集(2008,  2011),不知同谁接洽,请王会长告知。我准备6月15日的讲稿要参考一下这两本书。                                                                       

【第二封信】

你好。感谢你林黛和晓衡三位新老会长的盛情邀请,明天中午12点我将准时到达“六福”参加笔会安排的袖珍座谈会。感谢三位会长以及全体笔友的真情支持,让我顺利完成了6月15日的讲座,就“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与走向”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特别要感谢你的是:帮我收集齐了《亚特兰大笔会文集》,并惠赠大作《美国漂流》。

这些日子,我断断续续将你的散文随笔集读了一遍(以后还要反复阅读),确实非常喜欢。你“漂流在非母亲河上”的经历和感触,我深有同感。我和老伴目前也是漂流在“两岸三地”(太平洋两岸的北京、洛杉矶和亚特兰大三地)。我享受这种漂流,并为结识了诸多志同道合的“漂友”而感到庆幸。文学评论圈子里有所谓“海外双娇”一说,其中炒作成分很大,这一点我很清楚,海外华文写作群体中何止这“双娇”?读了你的散文随笔,我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敏锐的细节观察,平和的叙事语气,将异国风情,温馨亲情和纯真友情娓娓道来,给人一种生活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

【第三封信】

你好。一口气读完你的散文集《心雨》,感慨良多。虽然这是一本旧作,写的大都是十几年前发生在凤凰城的事情,但我却闻到了新出炉的面包的醇香。家长里短,雅趣闲情,美丽的世俗与孤傲的清高合而为一,更有清丽的文笔和流畅的叙事,构成了“林黛散文”的独特风格。我始终不能相信:如此美文竟出自一位神经科学博士之手。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现状和走向,是我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洛杉矶和亚特兰大,我有幸结识了一大批笔友并拜读了他们的作品,深感:海外华文作家的潜力不可等闲视之,当代文学的传世之作很可能出现在海外华人作家之中。

我和老伴目前正在申办绿卡,将来在美国逗留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所以必须对美国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活力四射的美国文化都是我的至爱。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贯通中西,双峰并立。只能以中华经典为主,兼及美国和其他特色国家的代表性作品。所谓“节欲”,不但要节制物欲、色欲和权力欲,还要节制“读书欲”和“写作欲”。读书是生命的一部分,写作是开心的事。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不能贪多。读书要慧眼识珠,写作要惜墨如金。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于文涛

于文涛

擅长 文学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