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张全家福照片,是今年春节,江苏如东县一个光荣遵守一胎政策的家庭拍下的。
照片里,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一对近五十岁的父母,一个外公,一对爷爷奶奶,一对曾祖父曾祖母,一家八口只一个年轻人。
假如这个年轻人找对象的时候再找一个跟他一样独生子女,那真是恐怖中的恐怖了。
换位想一想,我要是他,面对身后这七位长辈,想想他们养老送终的责任都在自己肩上,该是怎样的心情?
这张全家福,暴露的不仅仅是长期独生子女的弊病,更暴露了中国人目前一个最大的危机。
一、人口开始锐减
原本以为全面放开二孩的头几年,被计划生育压制多年的需求将会释放,中国的新生人口会出现一波大爆发,然而2017年的新生人口甚至比2016年还少了63万人。
这不太正常。
于是我又去查了一下二孩的数据,发现2017年二孩数量比2016年增加162万。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了51.2%,这就意味着一孩的数量比上一年减少了225万。
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正在显著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你去翻一下中国历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就会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未来十年,育龄高峰期女性数量将减少约40%。
在数量下降和意愿下降的双重影响下,真的很有可能会如梁建章预测的那样:中国的出生人口将从2018年开始,以每年减少30万到100万的速度进入雪崩状态。
(1990年-2015年出生人口数据)
二、中国人口危机并不是没有预兆
2000年,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
所谓的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女性,在育龄期间(国际传统上一般以15岁至44岁或49岁为准)生育子女的平均数量。
一个国家想要完成正常的世代更替,总和生育率一般不能低于2.1。
1.22这个数字不仅低于欧洲发达国家,甚至比“少子化”现象严重的日本还要低。
三、人口飞速进入老龄化
比新生人口数量下降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飞速进入老龄化。
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当一个国家(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13.7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2亿,占总人口比例16.1%;65岁及以上人口数1.43亿人,占比10.5%。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达到国际标准的1.5倍,更可怕的是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速。
2013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也对中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老龄化程度比IMF的预测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再过二三十年,满大街都将是老年人,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少,社会活力不断下降。
三、我们的养老会不会出问题?
而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会不会出大问题?
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作为一名在政府规划部门上班的,我们领导对养老这块很是看好。如果国家政策或者配套进一步完善,养老院是一个不错点。
但问题在于,政府自己是不创造价值的,政府能做的是政策的制定和财富的再分配。
如果没有足够的年轻劳动力,政策怎么落地?
如果没有足够的年轻劳动力,养老金的缺口谁来填?
根据2016年社保报告,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为2.75:1,其中广东最高为9:1,黑龙江最低仅为1.3:1。
也就是说,广东是9个年轻人在供养1个老人,而黑龙江平均1.3人供养1个老人,对于黑龙江来说,养老的压力已极其严峻,入不敷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比预料的要来得更快。
就在2017年12月,人社部最新的社保报告显示,2016年黑龙江养老保险收不抵支320亿,扣除2015年结余的88亿,总欠账也达到了23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除了黑龙江之外,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都出现了当期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
在全国养老保险可支付月数情况表中,很多省份的血槽已经快见底了。
国家现在的做法是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转移支付,说白了就是让有钱的省份补贴那些血槽见底的省份。
四、国家的对策
1、政府的第一个对策就是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
虽然有一些专家会跑出来说,延迟退休可以“更大程度发挥老一代人在企业中的经验作用”,又或者是“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但无论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延迟退休的本质不过是消减老年人的福利以减轻社会的负担。
或许你觉得这样很残酷。
毕竟当年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喊出的口号是“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后来这个口号变成了“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而到了今天这个口号变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
这多少让人觉得政府有甩锅的嫌疑。
2、政府的第二个对策是提高生育率。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
然而纵观全世界范围内,至今没有哪个国家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后还能涨回来,更何况中国没有出台任何配套性的激励政策。
随着房价的上涨,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子多福”传统思想的逐渐没落,女性生育率能够不再进一步降低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了。
如果我预测的没错的话,202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将再一次经计生委的“科学测算”强行调高到1.8。
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人口正走向阶梯式的下降,甚至是雪崩式的坍塌。
从中国的人口危机中,我想到了衍生出来的重要问题:在劳动力大幅减少,老人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很多的钱,孤独终老者未来要面对的养老环境可能会比现在的公立医院还要糟糕。
现在发展的是医养结合型的养老,以后的养老院全部都要求有医疗服务,这就表示需要更多有医疗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相对的成本费用也会增加,所以往后发展养老行业的人工费真的会很高,很高。
试想一下,你愿意去做给人端屎盆子的工作吗?
显然,我们这一代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
那么到了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要开得起多高的价格,才能雇来一个给我们端屎盆子的人?
那么孤独终老者会怎样?
如果你有很多很多钱,当然不是问题,你可以住顶级的养老院,雇世界各地的保姆,还可以花钱找人陪你聊天。
但对于绝大多数并不富裕的人来说,孤独终老的代价可能就是极其悲惨的晚年。
你现在过得不顺心,父母可以给你兜底,但总有一天,你的父母年老体衰病倒时,你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将父母送去养老院,还是你自己来照顾?
或许你收入很高,钱都不是问题。
但人活着是需要精神上的支撑的。
如果我推测的没错的话,三十年后社会的主流声音又将是号召恋爱、结婚、生孩子。
因为人类就是这样的物种:绝大多数人都对理性的分析和抽象的数据视而不见,只有当战争、灾难和各种各样的苦难真的降临时,公众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用一代人的不幸,去换取下一代人的觉醒。
最后,如果你做好了要孤独终老的准备,那我给你的最后一个建议是:多健身,多赚点钱,不然你的晚年会很惨!
转发,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
多一个人关注我们,我们就多一份呐喊的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