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兴义山水奇景天地行散记(图)

如果你去过贵州兴义,一定会被那里的奇山异水的景致流连忘返,因为那种独特的风光美景实在是魅力十足,令你不能不留下无比深刻的美好记忆……记得那是2016年9月9日至11日,记者应“智纲会”邀请前往贵州兴义,参加为期三天的“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之‘山地玩家’走进‘山地玩都’—‘ 智纲会’.企业家走进黔西南”活动。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兴义所见所闻的这趟“天水合一山地玩都醉美黔西南”的魅力之旅,就留下了至今难忘的美好回忆。

兴义“中国金州”标志(摄影:冯赣勇)

9月9日上午,记者与人民日报百代旅游王琴、国际在线尉逸超、环球时报王荣荣、乐途旅游网王春笑、中青网陈晓磊、中国高新区杂志折然君、经理人杂志湘湘等一行从南苑机场乘中国国航KN5201航班启程出发,经过3小时15分的航程,于15点左右顺利飞抵贵州兴义万峰林机场。

黔西南州艺术中心(摄影:冯赣勇)

从兴义万峰林机场前往兴义市区的路上,只见途中道路两侧色彩夺目的木棉花充满人们的眼帘,被当地人称为三角梅的这种紫色花卉,让我们从北方过来的人,一下就感觉到了南国的味道......这种道路两侧的景观花,在贵州、广西、云南到处可见,那几年总在这些地方跑,所以一看到此花就感到很亲切。到了下榻的富康国际酒店,早已迎候在此,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苗族姑娘,给每一位到此的客人均献上一个红色的香荷包,让人感到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作为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兴义,给初到此地的人们感觉非常不错。

喷泉夜景(摄影:冯赣勇)

其实贵州省跟记者是个十分有缘分的地方,从1999年首次到此拍摄《中国民族体育》大型电视专题片至今,随后而至的自驾游、参加各种活动、专题采风等已经记不清来此的具体次数。从大到小的贵阳、清镇、乌当、红枫湖、镇远、三都、凯里、都匀、花溪、荔波、安顺、遵义、金沙、息烽、凤冈、施秉、瓮安、福泉等地到处都留下过记者的足迹。有的地方还去了不止一次。像黄果树瀑布就相继光顾了三回。记得最早听一位导游曾经说过贵州的“贵”字,是由中、一、贝三个字组成的,所以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这句对贵州省的形象解释,至今令记者记忆犹新。

迎宾的布依族姑娘(摄影:冯赣勇)

9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及媒体记者数百人汇聚一堂,开始了当天的兴义万峰林的首日之旅。由此拉开了“山地玩家”跟随王志纲老师走进“山地玩都”黔西南州兴义市活动的帷幕。只见酒店一侧的桔山广场上十几辆中巴车排列成行,每辆车前都有一位笑容可掬的志愿者恭候宾客登车。记者所在的5号车是一位名叫吴清佩的小姑娘,她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热情待人的举止,给宾客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整装待发的车队(摄影:冯赣勇)

在当天上午的首日活动中,与会活动人员分成徒步二十四道拐越野e族、马岭河大峡谷徒步探险、峰林峡谷风光摄影、马岭河峡谷极限漂流等四个组,分别进行了史迪威小镇等景区参观、东南环线赵家渡观景平台观赏万峰林风光、徒步马岭河峡谷旅游探险步道至则戎乡抱木山登山等项目。

志愿者(摄影:冯赣勇)

记者随摄影观光组而行,在前往万峰林景区的途中,车上身穿民族服装的布依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起兴义的概况:兴义市作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州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一座花园城市。因其境内山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被称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兴义正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胜地。

万峰林前大合影(摄影:冯赣勇)

说话间,中巴车队抵达万峰林风景区门首。参加活动的数百名来宾,热情相邀此次活动的发起人王志纲先生,在万峰林景区前留下了一张珍贵难忘的大合影。之后,进入景区首先分乘观光小火车开始了万峰林景区的观光游览。

观光小火车进景区(摄影:冯赣勇)

万峰林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两大片,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万峰林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如今,这里对外开放的主要是下五屯镇境内的西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栾,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

徒步健身者(摄影:冯赣勇)

坐在小火车上进入景区犹如进入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大自然画卷,人们无不被眼前的接踵而来的各种景致所陶醉。时而满目的花田一派妖娆,时而流淌的河水越过眼前;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在群山的环抱中与村寨、林木交相辉映。在公路的一侧还有一条用红色塑胶铺就的步行道,只见道路上徒步行走的游客,有的缓步而行,有的矫健如飞,络绎不绝。构成了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万峰林一角(摄影:冯赣勇)

小火车驱车8公里之遥,来到万峰林广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布依族与苗族文艺演出,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升平,受到了游客们的热烈欢迎,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地回荡在广场上空。

赏心悦目的花田(摄影:冯赣勇)

其中一曲传统的《八音坐唱》更是让人领略了布依族独有的特色文化内涵。据介绍,兴义居住的多是布依族,布依族善歌舞,是布依族地区广泛流传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所谓“八音”,通常有笛子、箫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布依八音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时常活动于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曲种,几百年来,在兴义巴结的村村寨寨中传承,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喜爱。

八音坐唱(摄影:冯赣勇)

观赏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艺演出后,参加活动的宾客们开始在文峰林广场分组,前往24拐徒步探险游的朋友们率先出发先行,随后,几组分乘景区电瓶观光车开始顺山道上山环游。来贵州兴义前,万峰林这个称谓听人说过多次。然而,没想到进入景区才知道,这个景区居然有200多平方公里之大。如果说进入万峰林景区后满目平视的田园风光给人一种异常恬静的美感的话,那么当乘车上山向山下俯瞰时,那就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视觉享受盛宴。

24道拐抗战公路(摄影:白艳)

而此时,你才能深感“万峰林”称谓的真实内涵。原来这里指的是分布在此地的两万多座山峰的特殊地貌。早在36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徐弘祖)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广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相传还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这样的赞叹,以至这句如此恰如其分,淋漓尽致地所表达万峰林意境的千古名诗佳句,流传至今。

24道拐景观(摄影:白艳)

万峰林,从海拔2000多米的兴义七捧高原边沿和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逶迤连绵至安龙、贞丰等地。西北高,东南低,向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上线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形成一个环形山带。长200多公里,宽30—50公里,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雾色苍茫的景致(摄影:冯赣勇)

据说,万峰林一年四季,无论天气阴晴,都有不同的美景竞相展示,有道是:晴天观峰,可看“日出朝阳洒满谷”;雾中看山,则是“云霞明来或可睹”。而永恒不变的,是山环水抱中的农田。春天时那一顷绿油油,夏天收割后禾杆的土黄色,新种下嫩苗的翠绿色,火焚地化肥后田块的焦褐色,也五彩缤纷,自成一体,秋天时是一片金灿灿,冬天时则一池水泠泠。

田园风光(摄影:冯赣勇)

如果说东峰林以田见长,那西峰林则以水取胜。西峰林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它从农田中缓缓由南往西而流,像一根游线,把依河而偎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像珍珠般地串连起来;也像一根晾绳,挂起了一帧奇峰似林、田坝胜锦、村落如珠、古榕若翠的巨幅画卷。泛舟河上,随着船棹慢慢划起的涟漪,两岸天然的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河,当地人称“纳灰河”。名字带有点土气,一如山里人的气质,但这才使这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奇胜景致”至今仍原汁原味。

布依族稻田花型(摄影:冯赣勇)

其实今天万峰林的构成也是有着一番错综复杂的来历,据文物考古和地理学家研究认定,在距今大约3.64亿年前,兴义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2.8亿年前,石炭纪开始形成陆地,又经历燕山、印支、喜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运动,地壳不断上升,出现山峰,在烈日烘烤和雨水冲刷下,在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作用下,使石灰岩裂缝、孔隙加深,逐渐形成洼地、河流、溶洞、峰林、地下河、落水洞、漏斗、天坑、峡谷、裂谷、地缝、钟乳石、堆积岩、石峰、石笋、龙潭、温泉、湖泊等奇观。

远眺万峰林海(摄影:冯赣勇)

如今万峰林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俯瞰、远眺山下的稻田与山峰奇观,有的被称为“八卦田”、五指峰、将军峰,有些花型还是布依族的舞姿图案等等,真是美不胜收。

俯瞰八卦田景观(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万峰林的观光乘车来到距此不远的马岭河峡谷风景区。这里与万峰林形成了反差极为强烈的对比。如果说万峰林是一种恬静养眼的田园风光之美的话,那么马岭河大峡谷,则是一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雄浑、壮观与震撼。这里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

马岭河峡谷飞瀑(摄影:冯赣勇)

顺着植被茂盛的山道婉转而下,顿时一股震耳欲聋的水流轰鸣声撞入耳鼓,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从天而降的飞瀑顺着山崖滚淌下来,好不壮观。而且,在狭长的大峡谷中,不是一条,而是多条似万马奔腾般地倾泻而下。那种震撼的场面真是很难用确切的语言所表述。

飞瀑壁挂交相辉映(摄影:冯赣勇)

马岭河峡谷以地缝嶂谷、群瀑横飞、碳酸钙壁挂形成景观特色。马岭河峡谷谷长74.8公里,谷宽50~150米,谷深120~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溯蚀”的作用,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峡谷奇观。一是峡谷两壁孕育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错落有致的钙化岩,构成了特有的岩石瀑布;二是景区中有大小瀑布百余条,其中:天星画廊1.7公里内有瀑布20余条,如万马咆哮瀑、珍珠瀑、间歇五叠瀑等,瀑高120~170米,瀑宽5~100米,壮如银河缺口,柔似袅袅婀娜;三是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水帘洞。

峡谷中的栈道(摄影:冯赣勇)

在马岭河峡谷游览,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神奇。峡谷深幽,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引人入胜,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有诗云:“云奇石更奇,奇绝画难比。写奇唯有诗,诗在空山里”。的确,马岭河峡谷是空山里的一首诗。

峡谷中的吊桥(摄影:冯赣勇)

漫步于峡谷的山间栈道而游,无论你从峡谷两岸的哪边走,都能见到这样的景致,那就是峭崖对峙,谷深流急,银瀑飞泻;滩险急流处,水石相搏、惊涛拍岸、震耳欲聋。崖画、千泉、万洞两岸悬挂。从河床昂首两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尤如天沟;从峡谷大桥俯视谷底,湍急的河流恰似地缝。景观最为奇特的钙化瀑布群,谷深、流急、瀑多、原始生态保护完整,岩画如此多娇,构成了"西南奇缝,天下奇观"。

峡谷景色(摄影:冯赣勇)

马岭河峡谷交织成群的瀑布气势磅礴,尖峭的锥峰密集丛生,两岸峰林之中,还有古庙、古桥、古战场、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充满了古野的情趣和神秘幽深的色彩。根据不同的景观特点,景区自上而下分为车榔温泉、五彩长廊、天星画廊和赵家渡景观。马岭河峡谷位于整个景区的东北部,系湍急河水和地下将地表切开的一条裂谷,由上往下看是一道地缝,由下往上看是一线天沟。

峡谷观光电梯(摄影:冯赣勇)

马岭河峡谷除了有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致还依托天然的地理条件能够进行极富刺激的漂流探险。漂流的线路分为三段:上段:马岭镇到天星画廊,全长13.7千米,大约需2小时,为景观漂流,水质比较清澈。中段:天星画廊到赵家渡,全长22千米,大约2~3小时,惊险刺激,且最具观赏体验的价值。

万峰林五指峰(摄影:冯赣勇)

这里除了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外,其它名胜古迹也非常丰富,有距今二亿四千万年中生代三叠纪时期“贵州龙”化石群,比恐龙蛋化石早一亿年;有“猫猫洞”、“张口洞”古人类活动遗址;有汉墓群、刘氏庄园、何应钦故居等人文景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此也留下了毛主席、周总理指挥战斗的足迹。可谓是自然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胜地。而且,因其在西线旅游风景名胜区中脱颖而出,故近年来倍受中外游客们的青睐。

斑斓的花朵(摄影:冯赣勇)

离开马岭河峡谷来到则戎乡的抱木山是当日的最后行程。这里位于万峰林东西景区的中间位置,尚未开放,到此体验,首先得乘越野车开到半山腰,然后攀登602级台阶抵达山顶,其实到此还并不是真正的极顶,只是没有路了,只能顺其向上爬没有路的山。记者感觉万峰林的山脉大多为尖尖的山顶,适于观赏而不适于攀登。所以相对来说则戎的抱木山还可以登一下,而且海拔也有两千多米,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环抱的群山,能真切地感到万峰林山峰层峦叠嶂的秀美。

野果飘香(摄影:冯赣勇)

兴义的首日行程,最后注定是以跳花广场上欢乐的篝火晚会而结束。当所有的人们仍沉浸在刚刚结束的观光,处在意犹未尽之时,狂欢前的酒缸钵长桌宴已经摆好,只不过自助换成了半自助,布依族与苗族的乡亲们端着一盘盘的烤肉与米酒送上长桌,民族歌舞伴宴,自然是少不了的,而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夜幕降临,这一切都成了前期的铺垫,为的就是这最后的狂欢......兴义万峰林的一天,留给了人们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

酒缸钵长桌宴(摄影:冯赣勇)

9月11日,“‘智纲会’走进黔西南”活动继续行程,当日将前往兴义“一城三景”的最后一个万峰湖风景区。上午驱车驶离下榻的富康国际酒店,行程40多分钟的车程抵达景色绮丽的万峰湖。

万峰湖吉隆堡(摄影:冯赣勇)

兴义三大景区中万峰湖亦占有重要位置。这里群山环抱中一汪碧水身居其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湖因周围万峰环绕而得名。万峰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平湖明珠,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这里相当于两个云南大理洱海,17个贵州清镇红枫湖,76 个杭州西湖,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位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

湖畔山间栈道(摄影:冯赣勇)

万峰湖整个水域湖深面广,水质好,溶氧高,温度适宜,中下层水流交换快,水体透明度高达2米以上。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在国际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万峰湖游船(摄影:冯赣勇)

与此同时,这里还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烟波浩淼,湖光潋滟。湖内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十分迷人。万峰湖形成时间虽短,但蓄水102亿立方米,水面达816平方公里,迂回环绕在黔、桂、滇三省(区)之间,沿岸民族山寨,独特的民居,诱人的风情,还有那少数民族姑娘们的服饰、头饰以及那撩人的情歌。

万峰湖景色(摄影:冯赣勇)

随着游船驶向万峰湖的纵深地带,一幅幅高峡出平湖的湖光山色景致接踵而至。记者在兴义万峰湖上泛舟漫游,望着周边的山体地貌,不知为何?总是感觉好像是在游漓江,不仅如此,而且在此还能体味一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受......如果不是这里特有的水上石林景观与布依族姑娘的身影,那真切地就是感觉在游漓江。无独有偶,正在此时,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联通的欢迎短信,果然,从一个侧面,与自己的感觉得到了相关联系的印证。

万峰湖上小三峡(摄影:冯赣勇)

从兴义万峰湖吉隆堡码头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湖上观光游,最后经过小三峡抵达红椿码头登岸,在此,感受了一次布依族、苗族同胞隆重的欢迎礼仪。只见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姑娘与小伙子们,分列在码头的两侧,站在由高到低的台阶上,吹着长号,歌舞升平,敲锣打鼓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令与会者兴奋不已,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个不停,留下了一幅幅难忘的美好瞬间。

隆重欢迎礼仪(摄影:冯赣勇)

短暂的三天走进黔西南采风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均获益颇丰,切实达到了智纲会对其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投资潜力进行深度挖掘!让参与活动的人们放下沉重的人格面具,逃离“水深火热”的都市生活,一起走进“咫尺天涯、稀奇古怪”的贵州大地,开始一段“生命、生活、生意”一个都不少的新生活的目的。

万峰稻田景观(摄影:冯赣勇)

从初到兴义的那天,活动主办方之一的智纲智库的杨镇宇总经理、运营主管唐申硕及传播助理乔帅豪等,给予了记者们在采风活动中的极大支持。要资料提供资料,需要采访只要提出计划就会及时安排。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同行们也都互相帮助,由于分组安排的特殊性,大家纷纷将各自行程中拍到的图片传到群中共赏,其中,中国旅游媒体联盟白艳、东航《银燕》杂志李传华等人的热情相助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布依族舞蹈(摄影:冯赣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此次采风中,兴义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一些风味美食令人眼花缭乱。像布依族的花米饭、兴义辣子鸡、蕨粑炒腊肉、牛巴干、盒子粑、素猫耳朵菜等等,无不令外的宾客们垂涎欲滴。总之,走进黔西南兴义之旅中的难忘经历,均已成为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再见黔西南!再见兴义!有机会一定再来!(图文:冯赣勇)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CNR赣勇

CNR赣勇

擅长 旅游 文章的撰写

男,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记者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