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前往河南省民权县探寻考证庄子故里(图)

      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记者 冯赣勇)2016年10月7日至8日,亚洲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谨,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朱明德、国家城市品牌提升项目组副组长刘正良,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主编、中国品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常量等深入到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民权县探访庄子故里。河南省民权县县长张团结,民权县委副书记蔡勇、民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玉明等领导陪同。

    专家考证,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人,主要生活在河南民权一带,是世界名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创立了庄学,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故里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顺河集东北三里的青莲寺村,是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0年,国家邮政部曾在这里举行了“庄子纪念邮票”首发式。2000年9月25日,“庄周故里”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月,包含“庄周故里”在内的以庄子文化为主题的商丘市民权县庄子文化旅游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商丘市民权县庄子镇青莲寺村中有东西、南北两条主街,北街原为古巷,有宅一座,系庄子所居,称为庄子胡同。胡同北头东侧为庄子故居处,故居南端为庄子讲学堂。庄子故居、庄子讲学堂后毁于兵火水患,现不复存在。在庄子胡同的东南隅有一古亭,亭内有一口老井,深数丈,井壁坚若如文石,光泽似黑玉,泉清而味甘,为庄子生活、炼丹汲水处,后来几遭黄河水患,历经数次整修,保存至今,周围百姓称为“庄子井”。庄子故里不远处的唐庄村东有庄周墓,墓前所立一镌刻有“庄周之墓”四字的墓碑为清乾隆五十四年所立。庄子墓葬虽然简陋,由于他是世代敬仰和世界闻名的文哲大师,所以每年仍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拜谒。

    据文献记载,庄周生活的年代距今已逾两千年,虽然记载多简朴,易生歧解,但经缜密研究,仍是有迹可寻的。近年来出版的两部地图,皆标明了庄周故里所在。一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中,在河南省商丘地区民权县东北的顺河乡东,标注了“庄子井”,在其南5公里处标有“庄周墓”;一是1991年1月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省地图册》中,在民权县顺河乡东直接标明了此地为“庄周故里”。这种标法是科学的,是有历史文献根据的。

    最早提到庄周故里的文献是《史记》。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史记》虽说出了庄周是蒙人,并未言明蒙在哪里。至唐代,《史记》三家注则给予了明确说明。《集解》说:“《地理志》蒙县属梁国。”《索隐》云:“《地理志》蒙县属梁国。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正义》曰:“郭缘生《述征记》云蒙县,庄周之本邑也。”三家注一致认为,庄周是梁国蒙县人。按,以《汉书·地理志》所说的梁国,领睢阳、砀、杼秋、蒙、已氏、甾 、虞、下邑八县,治睢阳。应是以今商丘市南之睢阳区为中心,东起今河南省永城市北,南到今河南省柘城县南,西到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部,北到今山东省曹县南。正位于今豫东和鲁西南的交界处。这里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中心地区。《汉书·地理志》“梁国·睢阳”下班固自注曰:“故宋国,微子所封。”所以刘向《别录》则云庄周是宋人。这种说法与庄周是梁国蒙人的说法是一致的。可见汉代之蒙县与汉代之睢阳相近,地在睢阳(今商丘市南的睢阳区)以北。这里所说的应是汉之蒙县城的所在地。而蒙县所辖范围,南为今商丘市北,北为山东省曹县南部,而西到今民权县的东北部。这里正是庄周的里籍所在。唐成玄英的《南华真经注疏》中则明白无误地指出:“其人姓庄名周,字子休,生宋国睢阳蒙县。”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庄子者,姓庄名周,梁国蒙县人也。”正因其是梁国蒙县人,历来又有“蒙庄”之称。晋人潘岳《悼亡诗》之二:“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柳宗元《梦归赋》则曰:“蒙庄之恢怪兮,寓大鹏之远去。”白居易又有“齐物学蒙庄”之名句。

    庄子既是蒙县人,那么,庄周故里应在蒙县的什么地方?这在文献中也是可以寻找的。《左传》庄公十二年曰:“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杜注:“蒙泽,宋地,梁国有蒙县。”《疏》曰:“宋之蒙泽,楚之乾溪溪,俱在国内。”可知,蒙泽是一地名,其地在蒙县境内。《水经·汳水注》曰:“汳水又东迳贯城南……(贯城)在蒙县西北。”《括地志》“曹州·济阴县”下曰:“故贯城即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阴南五十六里。”按,唐代济阴在今山东曹县西北。从济阴向南五十六里,即至今之民权县顺河乡一带,此地应是蒙泽所在地。所以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中说:“考城东有蒙泽,乃庄周之故里也。”罗泌《路史》也说:“蒙即考城,为庄子生处。庄周故里必有所据。”按,考城即秦之甾县,东汉改曰考城,城在今民权县城东十余公里处,至清乾隆十九年重修《归德府志》明确指出:“庄周故里在考城东的古蒙泽。”又有睢阳李蕴修抄本《归德府属全志》“考城”下曰:“蒙城在 (考城) 东三十里乃庄周故里。”(佚名撰《归德府属全志》不分卷,李蕴修抄本至雍正四年。郑州大学图书馆有馆藏本) 考城东三十里与济阴南五十六里,其交叉点实应在今民权县之顺河乡以东的附近地面。后世有人将盟诸泽混称为蒙泽,这是不确切的。从诸文献记载中可知,孟猪,自古《尔雅》作“孟诸”,《周礼》作“望诸”,《史记》作“明都”,《汉书》作“盟猪”,从不与蒙泽相混。

    庄周故里为蒙泽,不仅有文献记载为据,而且在古蒙泽的所在地,留下了许多有关庄周的传说和遗迹。在今民权县顺河乡东的青莲寺村 (此村名以唐代青莲寺而得名,非战国时期的原名) 的北街,原有古宅一处,传说为庄子所居,呼为庄子胡同,世代相传的庄子生活汲水之井就在此处。此处已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标明为“庄子井”。在其以南5公里的民权县老颜集乡唐庄村东,有“庄周墓”,现存墓冢高2米,面积约20平方米,墓前有乾隆五十四年重修庄周墓碑,碑高1.8米,宽0.67米,阳刻“庄周之墓”,阴刻重修庄周墓碑记题名。

    以文献记载为主,辅之以历来的口碑传说及证据,皆可证明庄周故里在民权县。中华民族母亲河曾在民权流过,商丘市民权县周围遂人氏在这里最早人工取火,临近老子故里鹿邑;春秋时,诸侯国在民权癸丘会盟,被喻为联合国的发源地,战国时期的民权,地处宋国的中心地带,土地肥沃,绿草茵茵,宜于农业。其东为齐鲁,西有韩、魏,北有赵地,南近楚国,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的要冲,同时这里有着长期的文化积淀,是当时的文化交流和名士交往的胜地。《汉书·地理志》说宋地是“其民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以致富藏”。这正是孕育庄周思想的沃土。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通过不同形式参与了论证。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CNR赣勇

CNR赣勇

擅长 旅游 文章的撰写

男,中共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记者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