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因为好友结婚,我回了趟老家。席间,跟一群少年时期的同学挚友围坐一桌,谈天说地,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这时,一位女同学问我:“怎么很少看你发朋友圈呀?一年都不发个几条~”
这位同学在公立中学做老师,丈夫是该校的教务主任,两夫妻一到寒暑假就带个娃全国旅游,四川九寨沟、北京八达岭、桂林阳朔、杭州西湖、西安兵马俑、厦门鼓浪屿、湖南凤凰古城......
中国凡是有名点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都被她逛了个遍。每去一地必然会发一连串的朋友圈,真是羡煞旁人~
我这几年虽然说也没混得太差,但总感觉生活也就那么回事,好像也没什么值得发圈的。被她这么一问,我就有点不知道怎么搭话了。
这时其他同学就有话说了,才发现原来男同学都是跟我差不多的状态,大概一年一两条朋友圈的频率,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发一条。不仅发得少,很多小伙伴们都有个感觉:看朋友圈的频率也低了。
最近网络上就有一个说法:如何判定你是否已踏入中年男人行列?看看你的朋友圈!如果月均低于一条,你90%可能是中年男人!
为什么中年男人要逐渐退出网络社交圈?
1
朋友圈,如果要细分起来,其实还有好几种类型。它可以是分享生活的窗口;可以打造完美人设的地方;可以是发泄负能量的途径,还可以是集赞换礼品的广告位。
我经常就会收到类似微信:“我在xxx,这里的xx很xxx。还差10个赞就可以换一个xxx,朋友圈第一条,请帮我点赞,谢谢。”
有时我没回复,对方还会追问我:“看到信息了不?点赞了吗?收到请回复。”
好家伙!这语气,我差点以为那头发信息的人是我老板。而这类集赞,往往是三天两头就来一把的常规性操作。
年轻时,我们还爱把朋友圈当成情绪的发泄口。
骂老板,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老板让他加个班就上纲上线到“职场尊严”的话题。
骂房价,认为房子加速了贫富差异,让穷人变得更穷,让国家更加堕落。
骂股市,认为所有的波动都是阴谋论,是割韭菜的大骗局。
现代都市人压力大、节奏快,大家需要有若干情绪出口。可当如果你习惯性地抛出消极言论,除了让自个儿被情绪裹挟,还会让他人对你避而远之。
没人想看到你的负能量,何必让自己活得像个祥林嫂。更何况,人们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就像鲁迅在书中描述的:“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们面对其他人的愤慨、怜悯、欢呼,多数只是表面功夫。所谓的同理心,或许也只是浅显的体会。
2
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样点赞:
上司分享了一篇创业心得,底下全是员工的点赞,哪怕没有一个人点开看过文章;
有人分享了一篇个人心得,众人纷纷点赞!却没发现文章根本不是那个人写的!
有人在朋友圈晒了娃,底下一溜回复说好可爱啊!好像你啊!可心里可能想着的是:这娃好像有点丑。
轮到自己想晒个什么,思前想后编辑了一段文字,图片也PS了半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发了圈,最后也是点赞很多,评论寥寥。看完心里暗想,没意思,以后还是少发圈了吧!
中年人的世界,点赞似乎成了顺手的事,回复也全看心情。
有时候觉得说真话太伤人,有时候认为说假话不道德,有时怕说多了被误会,有时怕说错了尴尬,于是,他们在朋友圈要么沉默,要么开始配合着别人表演。
而最扎心的是,那个线上经常互相点赞,互动频繁的人,私下里可能连面都没见过。
那么,是中年人过得太假,太虚伪了吗?并不是。
中年男人都太忙了,他们早已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发展新的社交,经营新的关系了;
中年男人都太累了,早已腾不出精力,去走心地回复,认认真真看谁的朋友圈了;
中年男人都太疲惫了,再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总去关注别人的生活,思考别人的人生了。
最后所有的千言万语,都幻化成了一个个没甚意思的点赞。
3
前几天跟好友吃夜宵,他问我:为什么我们年纪越大,就越是不爱说话了?你看我们都多年老友了,也就出来见面才会聊上一会,平时没个电话也没有微信沟通,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我抿了一口酒,任由冰冷的液体滑过我的喉咙:“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说话,而是怕跟对方没有了共同语言,偶尔寒暄几句,只剩下满屏的尴尬,为了避免尬聊,干脆不说了。保持沉默,互相安静,不再打扰,这样的感觉很好。”
好友若有所思,随后苦笑着跟我碰了碰杯。
中年男人的社交,从来都是越来越冷淡。不发动态,不想点赞,屏蔽朋友圈,慢慢隐藏真实的自己,对身边的事情越来越没兴趣。
曾经朋友圈是个热闹的社交地,现在成了“沉默”的代名词,一下子都集体消失了。这像极了我们长大的过程。
小时候,爸爸带你去了动物园,你到了学校到处跟同学炫耀你看了威猛的老虎和奇怪的蛇;同学背了一个很炫酷的书包,你到家了会跟妈妈说你的书包已经很旧了。
后来,你经历的事多了,见的人多了,说话不再口无遮拦,没有了好奇心,你也会慢慢远离一些人和事。一边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一边又给自己戴上面具。
好友跟你说今天过得很不开心,但他在睡觉前发了一条很热血的朋友圈,你看见后,莫名想笑又一阵悲凉。
也许朋友圈和我们,都成熟了。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沉默成了一种方式,却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就像那天地江湖日月,不留不念不说话,我们互不打扰,各自逍遥。
中年人的必修课之一,就是掩盖情绪。
有时候,不是真的不想表露情绪。而是明白,很多事情哪怕有人关心也无济于事。一个朋友圈的点赞,并不会让你身上的重压减轻分毫,最后还是要自己默默承受。
正如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少年情怀清如水,中年心事浓如酒。当你从水熬成了酒,这杯酒只会越来越醇厚,越来越浑浊,再难回头!
来源:今日头条 原作者:保温杯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