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三十年的犹太律师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联盟

那位曾将NBA从垂死之际救回的老人,那位在冷雨中静待许久的犹太律师,那位堪称是美国体育史上最老奸巨猾,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

处女座的性格加上犹太家庭的背景,让大卫·斯特恩——这位前任NBA总裁天生就充满了特质。自1984年42岁的他接任奥布莱恩担任总裁前,斯特恩已经分别以律师、法律顾问和执行副总裁的身份,为NBA联盟工作30年。

30年任期里,NBA营收激增3000%,球员平均工资500万美元;将NBA推广至全球千家万户。177cm身高的斯特恩如同NBA中的霍比特人,虽然矮小,却精明果敢。

斯特恩出生于美国纽约。12岁的他离开了纽约,并在新泽西就读高中,成绩还算不错。

高中毕业后的他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学院,顺利毕业后,斯特恩再次回到了纽约,成为了曼哈顿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并开始于NBA有了业务往来,为联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978年,斯特恩从“甲方”跳槽到“乙方”。由于此时的NBA问题层出不穷、深陷法律争端、运营难以为继。斯特恩一经入职就被委以重任,成为了NBA联盟成立以来第一位全职法律顾问。通过十多年的业务往来,斯特恩对NBA联盟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谓了如指掌。

与前任奥布莱恩能言善辩的政治家出身不同,毕业精修法律的大卫·斯特恩是个标准的纪律派。在他眼中,NBA联盟就是一件必须在细节上尽善尽美的产品。在他近乎苛刻的规整之下,一切决策,都围绕着给NBA增加绝对价值而服务。

奥布莱恩就任十年期间,最大的功劳是促成了NBA与ABA两个联盟的合并,但除此之外,他留给小弟斯特恩的可谓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NBA球员们吸毒、酗酒的负面事件又层出不穷,即便有贾巴尔、J博士欧文等巨星压阵,但CBS电视台从没有给过NBA好脸色,往往只有总决赛,才能享受到直播的待遇。

如此的恶性循坏,让NBA的商业价值降到了低谷。当时的NBA寒酸到了什么地步?1979年,联盟年薪最高的贾巴尔和J博士,也不过65万。而穷一些的球员们甚至潦倒于,经常在一天内化名串几个球场打球,以多赚几份零工钱糊口。在球鞋合同诞生后,至有人还想出了左右脚穿不同牌子的球鞋,企图多捞一笔赞助费的“屌丝”赚钱法。

一地鸡毛,百废待兴的NBA联盟,如何在斯特恩治下产生了翻天入地的变化,从三十年前全联盟收入仅1.18亿美元的窘境下,到如今三十支球队每支市场均值达到12.5亿的盛况?

正如我们刚刚所说的,NBA联盟就是体育产业市场里的一件商品,想要吸引顾客的目光,首先卖相要够好。而斯特恩的第一张牌,正是从整治球员形象开始。

他上任之后便雷厉风行地推行“扫毒”政策,球员们只要跟毒品沾上了边,轻则罚数场,重则终生驱逐。此外,当年为了对付“答案”艾弗森等一干性格球员,斯特恩出台了场下观赛球员必须着正装的「Dress Code」,而奥本山打架事件“大将军”阿伦纳斯与队友的持枪门等都被严惩。数年后,斯特恩更是出台了“零容忍”条例,给予了裁判绝对的权威。

而斯特恩最值得称赞的,则是在NBA“复兴”了工资帽政策。所谓工资帽,是每支NBA球队每个赛季可以用来支付球员的工资总和。

在NBA没有工资帽的年代,的确打造出了不少超级球队,造就了诸如拉塞尔十一枚总冠军戒指的传奇。但繁荣之下,也让一干弱小球队丧失了与强队掰手腕的可能性,使得贫富悬殊不断被拉大。

在斯特恩上任的1984年就推出了工资帽政策,而与NFL“硬性”工资帽不同的是,NBA的工资帽相对“软性”,限制总额每年都会以往年NBA整体的情况作出调整,给了球队更多的操作空间。

工资帽的回归,让更多球队重新具备了竞争力,联盟的整体素质也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了整体的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另一方面,非巨星球员收入也得到了保障,NBA成为了大学体育生们的优秀出路之一,吸引了更多的篮球天才,加入到联盟中效力。

斯特恩开始的造星运动。

斯特恩上任当年,正是“上帝”化身乔丹进入NBA的1984年。回首往昔,这也是NBA开启超级巨星模式的开端。

熟悉篮球运动的球迷当然知道,在乔丹横空出世之前,NBA还曾出现拉塞尔、张伯伦、约翰逊、伯德等著名球员。但是对于普通球迷和并不关注篮球运动的人们来说,正是乔丹打开了他们关注篮球的通道。这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绝大多数球迷。

执掌NBA后,斯特恩开始了造星运动。他将体育运动员的个性与比赛的戏剧性充分进行了包装。80年代魔术师约翰逊与大鸟伯德的黑白大战;90年代乔丹的笑傲联盟;2000年伊始的湖人王朝。这些至今为球迷津津乐道的NBA传奇都深深印刻上了斯特恩留下的印记。

尽管NBA从不缺少明星,但是没有传播媒介,这些篮球巨星又如何能够变现?正如同所有人都知道张伯伦曾经一场比赛独得100分,却说不出张伯伦那场比赛的详细信息。

斯特恩锁定了电视媒体。80年代,美国的经济正处于腾飞过程中,电视逐渐成为媒体革命的新阵营。大量优质内容逐渐从纸媒向电视媒体转移。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印证了电视传媒的成功。

斯特恩很快同TBS签订了一份2年2000万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这正是NBA进入千家万户的开端。

随后,斯特恩的造星计划令一个个篮球明星通过电视转播变现。1988年,斯特恩同TBS和TNT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价值5000万美元的转播合同。2年后,合同金额已经开始以亿为单位,他们同TNT签订了一份4年2.75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并同NBC签订了一份4年6.01亿美元的合同。

1994年,斯特恩同TNT/TBS签下了一份4年3.97亿美元的合同,同时他还跟NBCA签订了一份4年8.92亿美元的合同。到2008年,NBA同TNT、ABC/ESPN达成续约协议,新合同为期8年,总价值为创纪录的74.4亿美元。

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旷世传奇,打造出了一对又一对的宿命对决。他让迈阿密,奥兰多,孟菲斯,篮球荒漠明尼苏达,甚至是加拿大多伦多都拥有了专属于自己的NBA球队。

而梦之队与诸多国际球员的成功,更是让斯特恩与他的NBA走向了世界,目前NBA在美国国外拥有11处办公点,在212个国家以42种语言被报道评述,女子国家篮球协会WNBA以及NBA发展联盟也在风潮之下应运而生。

斯特恩退休时,NBA的全球化可谓盛极一时。

有些忠实的篮球迷认为斯特恩治下的NBA已经失去了篮球最为纯粹的乐趣。但正是在斯特恩的包装下,NBA才将体育娱乐与竞技体育完美的结合,并且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斯特恩深知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因此早在80年代,他就离开美国,开始了“毛遂自荐”。斯特恩最重要的一站当然是中国。

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已经开始录播NBA的比赛,但由于群众基础太弱,因此这一段回忆只是残存在极少数人的记忆当中。斯特恩的造访则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情况。

据央视体育记者孙正平回忆:“1989年,刚刚上任不久的NBA总裁斯特恩先生来到北京,第一次敲开了中央电视台的大门。但在1989年的时候,按照中央电视台的规矩,外国人要进台,必须经过外事部门和领导的批准,办理证件才行。于是在中央电视台东门的传达室里,斯特恩干等了40分钟,终于见到了当时总编室负责购买节目的李壮。当时双方也没有签任何协议,斯特恩希望免费向CCTV按期提供NBA录像带,如果我们觉得好,就按期播出。至于以后的事情再说,等于这是一笔不要钱的买卖。”

就这样,斯特恩正式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随后,斯特恩开始运作中国球员登录NBA赛场。王治郅、姚明、孙悦等球员纷纷进驻NBA。其中,姚明在火箭队的大获成功,更是令中国市场爆发式增长。随后在中国本土开展的NBA季前赛更是令球迷的热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斯特恩退休时,NBA的全球化可谓盛极一时。不仅全球拥有十多处办公点,总决赛的现场直播也已经覆盖了超过30亿人次。

著名作家张佳玮对此有过一段动人的描述:

“大卫·斯特恩治下的三十年,NBA就像一个浮华的美国梦:华丽、喧腾、明星闪烁、急功近利、市场化到极致、略带暴发户气质,但依然不失恢弘。他无意制造清澈的小桥流水,只想一再重现泥沙俱下的大河滔滔。”

始终将联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斯特恩,对此得罪了不少人。多次让联盟深陷停摆风波,以及强行插手球员交易的举措,也让斯特恩屡受质疑。但老奸巨猾的他,总是用更丰厚的市场回报,让质疑他的人闭上嘴巴。代表资方利益的斯特恩,用强硬的手腕,让球队老板们始终与自己站在了统一战线。

“作为NBA总裁,我的责任就是让球队老板们赚到钱。”

来源:篮球斯基学院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Richard

Richard

擅长 美食•养生 文章的撰写

美好而适当的沉默是智慧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