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有人说,生活里除了吃饭,再无大事。无论是在饭局上还是温馨小家里,对每一个人来说,餐桌代表的不只是简单的充饥满足,而是疲惫人生最好的治愈。
无论在外我们多么雷厉风行,又或者多么忍辱负重,只要坐在家人面前,你就是这里的一份子,彼此之间传递着幸福。
餐桌,最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温度。
01
上大学的时候,和一位朋友一起吃饭,我随口一说:好怀念家里的饭菜呀!朋友却说:我们家很少团聚全部做在一块吃饭。
接着她说:“因为我弟和我爸妈关系一直不好,所以他很少在家吃饭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叫他,但都无人回应,后来次数多了就不叫了。他醒来就出门,时间一长爸妈对他的态度冷淡很多。最后这条隔阂越来越深,到现在已经完全解不开了。”
听完朋友的故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问题?如果要追踪那就是:不再一个餐桌吃饭,餐桌最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温度。
如果朋友的弟弟选择和他们在一块吃饭,即使有矛盾、不理解,摊开在餐桌上,所有的误解都会慢慢消失,也会增加和家人的感情。一个对吃饭重视的家庭,必定也会对家人也重视。
以前妈妈经常给我说:“无论在外面玩的在晚,也要记得回来吃饭”。当时不会在意,也不懂为啥要这样,我在外面吃饭正好省的她做呀,为什么要催我回来呢?
慢慢长大后才理解她的用意,一家人在一起可以了解下彼此的状况,交流下遇到的困难。平时再有矛盾,一顿家常绝对可以化解。
我们说无论做什么都讲究一个仪式感,而餐桌就是吃饭的一种仪式感,说笑哭都可以在这上面体现。一个爱自己家的人,要注重和家人吃饭,这才能让这个家有温度。
02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心都快碎了。
十几个不同的家庭接受了同一个采访。采访里,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选谁。
家长们的选项纷繁各异,从玛丽莲梦露到贾斯汀比伯。但孩子们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爸爸和妈妈、整个大家庭、家人吧......
听到答案的父母目瞪口呆。父母永远不会懂,孩子想要的竟然这么少。他们也不知道,比起玩具,孩子更想好好和爸妈吃顿饭。
因为孩子们知道在餐桌上他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更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爱。
富豪李嘉诚就定下规矩:星期一晚上,一家人要一起吃饭。在餐桌上李嘉诚和两个儿子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谈笑风生。
通过这个细节我看到了一种范儿。什么是酷?懂得尊重家人、关爱家人的男人才是真的酷。对待家人的态度,显示一个人真实的人品。
中国人大多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联络感情,一个人的吃相,反映了这个家庭的家教。李嘉诚在餐桌上对佣人都很尊重,这也影响着他的儿子们。
虽然忙碌,但是他更明白热气腾腾的饭菜里藏着的是一个家的温度。
03
以前有个同事很奇怪,他很少参加同事们组织的聚餐,除非是工作应酬需要,他才偶尔参加。并且每次吃完饭也绝不逗留,急匆匆地赶回家去。
大家问他,怎么不和大家一起吃饭玩会,他总是回答说:“我回家吃,老婆做好了,在家等着呢! ”听到这样的答案,同事们总是一阵羡慕的感叹:“有家的人真幸福! ”
对很多人来言,有家人等待的餐桌,是回家的全部意义。全家人围坐餐桌、享用一顿简单可口的晚餐,幸福才从虚无缥缈变成了具体而清晰。
老一辈人都好酒、也能喝酒。每次去姥爷家,爸爸都会陪老爷子喝上一杯酒。男人们一喝起酒,就有说不完的话,而我总在一旁听他们的故事,听多了也就明白了很多道理。
长大后自己不顺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每次和姥爷一起吃饭,说着他年轻时的艰苦岁月,瞬间你会觉得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餐桌上的一菜一饭一酒,让平凡的日子都能闪着光。
一个幸福的家,可能有很多种面貌,但总少不了有一张热闹餐桌。餐桌上的美食日日变换,餐桌上的面孔各不相同,唯有热闹是它的标配。
04
李安说“餐桌上的样子,就是一个家的样子。”
我们用碗筷的碰撞,争论、交流关于这个家的一切,认真对待一顿家常饭,是一个家庭幸福的起点。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段话语: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餐桌上的除了饭菜的热气腾腾之外,更重要的是吃饭的人心里的热闹、激动、开心。一家人团圆,欢声笑语,杯酒言欢,成为我们心中所想的最简单也最靠得住的幸福。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所有人最为简单、朴素的愿望。餐桌, 承载着一个家的温度,与家人好好吃饭、好好相处。
来源:今日头条 原作者:中国孕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