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奇老头
蓝平君满载而去,今明两天广交会。月底去大洋彼岸。第一步已经举起,何时放下,要等“鬼子进村”了。
除抓紧继续研发探索,要对下一步有所筹谋了。真正的艰巨还在后面,还唯愿有艰巨到来,早日到来,越艰巨越好。
挑战与机遇同在。同时,更要做好自强自立的充分准备。
无巧不成书。正在求解下步难题,来了一个老头,一个正欲寻找的奇老头。68岁了,49岁开始偷人丢到废纸篓里的字稿自练书法3年,油画5年。为练腕力膂力,长期锻炼,可以同时轮番往墙上击打3个乒乓球50多回合,可以几小时不停歇;篮球投蓝比赛,进一个球可得奖品一砣香皂,他能一连获得70多砣。一个小小的折叠手拖车跟他18年,焊接得几乎认不出本来面目,轮子不知换了多少茬,拖着三,四百斤重的画卷上车下车不气喘。
以特低价购得其亲笔行画佳品10多幅,皆大欢喜。实乃又一不可多得之资源也。改日一定专程登门拜访。极可能获得一个可靠的基地。
终于找到那个奇老头的地址和电话,原来就在茶山一个朋友的不远处。正好一便去看望朋友。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奇老头,第二次握手,相见甚欢。一天的忙碌,午餐都忘了吃。挑选了一批货,通过考察,对成本,价格,品种,规格,质量,产量,速度,基本队伍和实力以及运输方式和费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为新的任务,背着好几十斤油画,连夜赶回。
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不虚此行,满载而归。对两个省的内销,尤其是本人所联络的省,已有实质性的策划。
奇老头姓林,68岁了,现在还坚持每天跑步,打球。从事这个行业已经18年了,除了带出两个儿子,还带出了数百个徒弟。一天的接触,令人肃然起敬。
林老头其实只读了6年小学,当了6年兵,原本既不会写也不会画。18年前,50岁的人了,开始创业,致学,一步一步自学成才,勤劳致富。
林老师创业,成材,是从办画厂起步的。无论绘画还是书法,都是靠的偷学,瞟学,自学。
当画厂老板,自然有许多画工,他仔细观察,认真揣摩,然后偷偷的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年勤奋自学,终于大器晚成,取得广州市业余画家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林老师学书法的经历更传奇,更令人钦佩。他一个员工的女儿给岭南8怪之一,以行草见长的大书法家董八振打工,他就通过该员工的女儿将董书法家练笔扔掉的废稿从废纸篓里检回来,每天5个小时的偷学偷练,也是5年的功夫,参加广州市书法比赛,获得第三名,董八振称赞他学到了百分之九十几的功力。比赛考试的情景也很有趣,要求做到“无声胜有声,无色但有色,无画带有画”,他现场比赛的作品是写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诗,有声,有色,有画。并兴致勃勃地当场在街上的水泥地面上用碎砖头表演给我看。
可惜的是他两个儿子未能继承他的品质。
林老师对两个儿子有些遗憾,他们技术很好,但不上进,月收入不如他十分之一,本想投巨资建新房的也作罢了。对我他很赞赏,向他儿子推崇,要儿子们向我学习,与我交谈,受些启发。有趣的是他要他还只有10来岁的孙子女们喊“叔叔”,有些忍不住笑。
确实,与林老师,胡老师们交往,很愉快,良师益友,受益匪浅。
这两天继续深入了解调查,增加第一手资料。并慎重思考搬新居后的运作。力争无论如何也要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