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奥运会纪事

壹:走进奥运大厦

披着早晨的阳光,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向往已久的北京奥运大厦。从今天起,我就正式成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了。奥运大厦位于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是一座具有现代风格、气势雄伟、银灰色的办公大楼。仰视大厦雄姿,心情颇为激动:两年之后将要盛装亮相、隆重开幕的奥运会,指挥中心即在此楼。虽然门前车水马龙,又有多少人能够直入其中?在中国日报工作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即将退休时,被“特聘”到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忝在“专家”之列,深感荣幸。

新闻宣传部设在7层,类似报社的编辑大厅:开放,透明,几十位工作人员共享一个大的空间,每人只占一个“小格子”。感谢综合处,特别是热情、干练的李方惠处长,很快为我装上电脑、电话,半小时内开始工作。新闻宣传部有5位领导:肖培,王惠,徐达,邵世伟和孙伟德,分别来自北京市政府、国家体委和外交部。根据《新闻宣传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本人主要负责编审各类奥运宣传品、宣传片和展览的英文内容,并参与《北京2008》双语杂志的策划和编审。

中国日报社已先后有三名同事调来奥组委,干得都很出色,口碑很好。作为“后来者”,我要向他们看齐。整个上午,我都在翻阅新闻宣传部编辑出版的几份英文刊物,“挑剔”文字和版面设计上的毛病。总的说来,这几份刊物办得挺好,但仍需打磨。图片缺少视觉冲击力,设计缺乏美感,英文翻译也存在问题。在中国日报当记者多年,已经习惯了直接用英文写作,偶尔搞点“中译英”,也坚持灵活翻译。诚然,翻译要忠于原文,但绝不意味着一个词对应一个词地“死译”。要在吃透中文原文的前提下,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原文实质的内容和独特的神韵。

中午11点30分,乘电梯到2层就餐。食堂格局有点像三星级饭店的自助餐厅,宽敞,明亮,整洁,有几十种家常饭菜可供选择。吃毕,到一楼的纪念品销售部转了转,有关奥运的专利纪念品琳琅满目,内部人员购买可以八折优惠。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有的同事在自己的“小格子”打个盹儿,有的到19层健身房去“充电”,我选择在奥运大厦周边散步。坐在附近社区花园的长椅上,先给老伴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情况。接着,又同几位老友通了电话,他们向我表示祝贺,希望有机会来奥组委当志愿者。

下午,从1点30分到6点,一直在阅读有关奥组委的中英文资料。宣传处负责人张成刚和丁巧对我说:这几天先熟悉一下情况,工作任务马上就会下来。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组委各个部门会越来越忙。本想“下班就回家”,突然天降大雨,路面堵塞,车流缓慢,只好在新闻宣传部大厅里稍等。透过大玻璃窗,欣赏窗外流动的风景:远近的建筑物在灰色天幕的衬托下,轮廓分明,灯光闪烁。四环路的辅路上,行人在雨中急走,骑车人在顶风前行,乘公共汽车的“工薪族”们在翘首等待;主路上,一辆辆大小汽车首尾相连,缓缓挪动。暗红色的尾灯,亮黄色的前灯,汇成两条美妙的“抛物线”,宛如城市裸露的动脉和静脉。啊,北京,美丽的北京,拥挤的北京,古老的北京,年轻的北京,充满活力的北京,难题不断的北京,我爱你!    

    (2006年8月1日)

贰:奥运村之夜

欢乐祥和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正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我和两位同事在《奥运村报》编辑部一边看电视,一边构思着本期预留的三个版面。自8月1日创刊,村报已经出了24期,反馈挺好。今晚编排的是最后一期:聚焦闭幕式。忙了一天,略感疲倦,但精神依然抖擞,要给这份小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每天,村报编辑部都在紧张地采访,编辑,累并快乐着。编辑部设在村内,能近距离地接触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为他们健美的体型而赞叹,为他们顽强的拼搏而感动。偶尔还能遇到美国的菲尔普斯、牙买加的博尔特、古巴的罗伯斯、中国的姚明等世界顶尖体育明星,身后追着一群“粉丝”。

在奥运村,我的心潮一直澎湃着。中国办奥运,确实是集全国之力,甚至是集全球华人之力。我能为此盛事尽力,深感自豪。闲暇时在村里散步,陶醉于“天然大氧吧”之中。五环红门,福娃绿地,奥运花屏,和平石墙,村长大院,商业小街,升旗广场,宗教中心。此八景,乃游览、拍照首选之地。

百年梦圆。这次在自家门口举办奥运会,体育健儿真是争气,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开幕式恢宏壮观,各媒体赞不绝口。中国人一言九鼎,完全兑现了申奥时关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北京奥运会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并不忙着庆功,立刻转入残奥会吧。

一阵轰鸣将我从意识流中唤出……“鸟巢”的闭幕式已经进入尾声,焰火表演开始。我们三人急忙跑上楼顶花园,和其他团队的同事一起欣赏灿烂的夜空。整个奥运村灯火通明,犹如仙境。北侧的森林公园上空,礼花怒放,争妍斗奇,似飞龙,似彩凤,似祥云,似花雨……啊,美丽的奥运之夜,难忘的2008!

2008年8月24日深夜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转载者本人,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1

发表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
于文涛

于文涛

擅长 文学 文章的撰写

这个用户还没有留下个性签名

TA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