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长安街上,接连关了长安、赛特两个老牌商场。两家商场闭店之时大减价,都是门庭若市。
这两个在长安街上坐落了将近30年的传统商场,都曾有辉煌的时刻,对附近的居民来说也是回忆满满。
“燕莎蓝岛、赛特长安,完了再到城乡转个弯儿。”这是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宋丹丹饰演的和平为了抽奖券,逛遍了当时北京所有知名的购物场所。
上世纪90年代,要想找点啥名特优新商品,这几个地方没有的话,整个北京都不会有。
29年前的5月18日,当时北京西城最大的商场——长安商场正式开业了。
长安商场:为亚运会服务而开业
1990年5月18日,长安商场正式开业。商场坐落在复兴门外大街,总建筑面积有3.2万平方米。
1989年长安商场建设施工现场
长安商场的开业广告
长安商场开业那年恰逢亚运会,是为亚运服务的配套商业设施,当天首先开始营业的是百货厅及食品厅。
遥想当年,长安商场风光无限。曾创造过诸多“第一”和“首次”。
比如是北京市第一家安装自动扶梯和中央空调的现代化商场;
首次实行“敞开式柜台”经营方式、首个设立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办理外汇存储;
国内第一家引入市内免税店,首家举办羊毛衫大世界展销、化妆节、家电节等,当时很多时尚爱美的市民争相购买。
1994年长安商场首届化妆品节开幕式
长安商场北京市内首家免税店开业典礼现场
刘晓庆为化妆节开幕仪式剪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到长安消费成为品位生活的象征。可以说,长安就是今天北京的大悦城、荟聚、太古里等,是最前卫、最时尚的综合商场。
开业之初,长安以其大胆的尝试和新潮的理念,着实大火了一段时间。1993年,仅8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里,长安商场就创造了5.3亿的销售额,利润2484万元。
然而,与之相对的,2017年,长安商场的利润为-2000多万,紧跟着的2018年也是接连的亏损。
电商崛起 传统商场没落
究其原因,还要说到2009年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
2009年是淘宝“双十一”元年,0.52亿元的交易额,超出了很多人包括马云本人的预想。次年,数额就翻了整整18倍,9.36亿元;到2018年,天猫双十一单日交易额已经激增至2135亿元。
反观长安商场,开业十年的销售额58亿元,利润1.81亿元,要完成如今天猫双十一这一天的销售额,差不多要360年左右才能实现吧……而“足不出户”的电商则只用了24小时!
2012年,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指出当年上榜的500家企业中,平均收入利润率(2011年)不足2%的行业有33个。传统百货所处的商业零售排在倒数第五,平均收入利润率仅0.65%。
在电商和自身体制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长安等老牌商场的经营模式未跟上市场环境的变化,连续多年陷于增长乏力、营收惨淡的境地中难以自拔。
要知道,长安可是曾获得过“全国百家最佳零售商店”,“全国百家最大规模,最佳效益零售商店”,“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的优质商场。
如今,长安商场面对连年的亏损,作出的选择是,闭店调整定位,由内而外地进行革新。
期待蜕变后的长安商场,陪北京看下一个29年的风风雨雨。